基本信息
- 作者: 张真继 邵丽萍
- 丛书名: “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系列丛书之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列教材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33722
- 上架时间:2014-12-23
- 出版日期:2014 年11月
- 开本:16开
- 页码:424
- 版次:2-1
-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 教材 > 管理学 > 图书档案学(系) >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
教材 > 经济管理教材 > 管理学 > 图书档案学(系) >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本书从企业信息化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企业资源计划(ERP)理论和国内外实践,系统介绍ERP的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实施方法和实践平台。全书分为四篇:概论篇,介绍企业、企业管理、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与ERP的关系,ERP的发展过程,ERP体现的管理思想,ERP依托的信息技术:原理篇,主要介绍ERP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与基本功能:实施篇,采用管理、组织和技术三个方面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企业实施和运用ERP的方法,来分析实施和运用ERP的经验和教训;实践篇,以企业经营模拟活动为平台,找出没有集成信息系统支持下的企业经营管理运行方式及存在的问题,给出使用ERP软件企业经营活动电子化的解决方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本书不仅介绍ERP的基本理论,更注重ERP软件功能的分析和实验,既可作为信息管理、工商管理、企业管理、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硕士生、MBA研究生,以及从事企业管理、信息管理、企业信息化等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用书。
作译者
目录
第1章 企业资源计划(ERP)概述 3
1.1 基本概念 4
1.1.1 企业 4
1.1.2 资源与企业资源 5
1.1.3 计划 7
1.1.4 管理与企业管理 10
1.1.5 企业资源计划与ERP 13
1.2 企业信息化与ERP 17
1.2.1 企业信息化的定义 17
1.2.2 企业信息化不同阶段的内容与表现形式 17
1.2.3 企业信息化与ERP的关系 19
1.3 管理信息系统与ERP 20
1.3.1 信息与数据 20
1.3.2 系统与信息系统 22
1.3.3 管理信息系统与ERP 24
1.4 电子商务与ERP 25
1.4.1 电子商务的概念 26
1.4.2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运作方式 26
1.4.3 电子商务与ERP的关系 27
前言
在移动计算、物联网、云计算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支撑下,网络生活、社交媒体、协同创造、虚拟服务等新型应用模式持续拓展着人类创造和利用信息的范围和形式。这些日新月异的新兴技术与应用模式的涌现,使得全球数据量呈现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态势。同时,数据复杂性也急剧增加,其多样性(多源、异构、多模态和富媒体等)、低价值密度(信息不相关性和高“提纯”难度等)、实时性(流信息和连续商务等)特征日益显著。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领域,成为国家宏观调控和治理,以及社会各行各业管理和技术应用的基础和要素。
大数据时代的管理喻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即“三个融合”和“三新”。“三个融合”指IT融合(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业务的密不可分性)、内外融合(企业外部数据与内部数据整合的重要性)和价值融合(企业“造”与“用”价值创造的模式创新性)。这三个融合意味着:①越来越多的传统管理和决策成为了基于数据分析的管理和决策(如数字化生存、数据运营、深度业务分析(Business Analytics,BA)核心能力等);②用户/公众创造内容(UGC/PGC)(如评论、口碑、商誉、舆情和社会网络等)成为了企业活动的重要关注点;③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日益体现出“无形围绕有形”的互动(如“服务围绕产品”的业务拓展方式等)。而“三新”则指大数据时代催生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人群。这意味着:①现有企业需要升级转型(如数据驱动的精益管理和模式创新等);②新兴业态在诞生和发展(如赛博空间生活和众包等);③信息社会中“移民”和“原住民”的多样化生存(如新型客户关系、新式企业文化和新颖行为特点等)。大数据时代管理喻意的上述两个方面反映了大数据时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变化特征,其中前者主要体现管理领域和视角上的变化,后者则主要体现管理主体和方式上的变化。
在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背景下,展望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未来,信息技术应用将持续呈现出在物联网和智慧城市建设、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新兴电子商务应用、企业信息化新拓展、绿色信息化路径等领域的主流现象和发展趋势,也为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在新形势下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快速更迭、动态演进的学科专业,必须以综合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不断对自身进行调整和丰富,以适应新时代前进的步伐。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列教材的第2版修订,就是希望通过更为系统化的逻辑体系和更具前瞻性的内容组织,帮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关领域的学生以及实践者更好地理解现代信息系统在“造”(技术)和“用”(管理)维度上的分野和统一,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特别包括企业进行数据运营、利用深度业务分析(BA)构建核心竞争能力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本次对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列教材的修订,在基本保留第1版主要内容的框架基础上,仍然强调把握领域知识的“基础、主流与发展”的关系,并体现“管理与技术并重”的领域特征。同时,在整个系列和相关教材内容中,从领域发展与知识点的角度,以不同程度和形式反映新技术时代的特点(如云计算和大数据这一新型计算模式)、IT应用特征(如移动性、虚拟性、个性化、社会性和极端数据)、信息化拓展(如两化深度融合和企业外部数据分析)、新兴电子商务应用(如移动商务、社会化商务和O2O)、搜索方法与服务(如关键词搜索与营销、信息检索与匹配)、IT战略与管理(如服务管理、伙伴管理、业务安全管理和连续商务管理)等。我们希望通过系列教材专业编委会的共同努力,第2版系列教材能够成为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相关专业学生循序渐进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材料,成为大数据环境下从业人员及管理者的有益参考资料。
本系列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得到了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在此,我们感谢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及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列教材编委会专家们对教材体系设计的指导和建议,感谢教材编写者在时间和精力上的大量投入以及所在单位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参与本系列教材研讨和编审的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同时,我们对电子工业出版社在本系列教材整个出版过程中所做的努力深表谢意!
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第2版系列教材在内容上肯定存在不足和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系列教材编委会
2013年12月于北京
第2版前言
进入21世纪,由于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使得企业对管理软件的需求快速增长。
企业资源计划或称企业资源计划简称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由美国著名管理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 Inc.于1990年提出,最初被定义为应用软件,但迅速为全世界商业企业所接受,现已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之一。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资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目前,企业纷纷通过实施ERP软件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的企业都在使用ERP软件作为其决策的工具和管理日常工作流程。ERP不仅是一个计算机软件,更是一种管理理论和思想,它可以帮助管理者充分利用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市场资源,为企业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创造最优的解决方案,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并可以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完成企业管理的各种任务。ERP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是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可以合理调配与规划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企业利润。
随着ERP系统在中国企业的普及和应用,企业对ERP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ERP应用技能将成为企业选择人才的重要指标。掌握ERP知识及相关应用技能越来越成为信息时代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目前,ERP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企业为了实现管理信息化,急需ERP应用人才。
ERP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企业要想应用ERP并从中获得收益,将是一个复杂的信息技术应用与企业自我变革的过程。无论对企业管理者,还是对信息技术应用人员,这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掌握ERP技术,成为ERP应用人才,不是一日之功。面对信息化建设中对ERP应用人才的需求,面对企业管理者对ERP的兴趣,ERP理论与技术已经成为许多研究单位和大专院校的研究课题,ERP教学也成为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各层次学生教学的重要内容。撰写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读者真正理解ERP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掌握ERP的应用技术。
本书第1版受到读者的欢迎,在2010年被列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由于ERP在不断发展,为了体现ERP的新特点,答谢读者的喜爱,满足读者的需要,作者对本书重新进行了修订。作为一本教材,本书第2版有如下特色。
1.整体布局,分篇独立
本书秉承第1版的格局,继续将全书16章内容分为四篇,每篇分为四章。每篇各自为一个论述中心,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学习使用。概论篇,介绍企业、企业管理、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与ERP的关系,ERP的发展过程,ERP体现的管理思想,ERP依托的信息技术,是对ERP理论、原理、发展历程的全面概述,适合ERP概括的学习与教学;原理篇,主要介绍ERP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与基本功能,包括销售管理、生产管理、采购与库存管理、财务管理,是对ERP原理的介绍,通过对ERP的功能作用介绍其实现的技术原理,适合ERP原理的学习与教学;实施篇,从管理、组织和技术三方面结合的角度分析企业实施和应用ERP的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ERP实施的经验和教训,适合企业实施ERP系统的学习与教学;实践篇,以ERP沙盘模拟活动为平台,寻找没有集成信息系统支持下的企业经营管理运行方式及存在的问题,以ERP软件为平台,使用ERP软件进行企业经营活动实验,适合体验式的ERP实践教学与学习。
2.各有特色,前后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