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王国祥,马向东,常青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20916
- 上架时间:2014-12-22
- 出版日期:2015 年1月
- 开本:16开
- 页码:188
- 版次:1-2
- 所属分类:工业技术 > 环境科学 > 环境管理
内容简介
《洪泽湖湿地——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详细介绍了洪泽湖湿地保护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动植物资源、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演变等,分析了水位调控、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以及其他人类活动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及洪泽湖生态安全的影响。对于全面了解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及洪泽湖生态系统、加强保护区建设、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研究探讨和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书可供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科学、渔业、水利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研究与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保护区概况
第一章 自然概况
1.1地理位置
1.2保护区区划
1.3洪泽湖演变历史
1.4洪泽湖地貌
1.5 气候
1.6水文与水资源
1.7湿地土壤
第二章 社会环境概况
2.1保护区行政概况
2.2 人口
2.3经济和产业
2.4旅游资源
第三章 下草湾标准地层剖面
3.1下草湾标准地层剖面概况
3.2下草湾标准地层剖面的化石生物
3.3下草湾标准地层剖面的科学意义
书摘
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洪泽湖湿地”或“保护区”)位于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泊——洪泽湖的西北部,淮河入湖口及其下游的泗洪县所辖滩地水域,范围在北纬33°10′48′′~33°23′34′′,东经118°12′14′′~118°37′09′′,距南京约210km。
保护区总面积49365hm2,约占洪泽湖水域面积的30.9%。主要保护对象为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和其他野生动植物、鱼类产卵场所、下草湾标准地层剖面。泗洪湿地保护区不仅是洪泽湖演变的见证,也是淮河、黄河流域水系演变的产物,承载着自然和历史变迁的痕迹。
洪泽湖发育于黄淮冲积平原,湖底浅平,天然岸坡低缓,岗洼交错起伏,水位季节性涨落明显,湿地类型丰富,拥有浩瀚无垠的湖泊湿地、绵延如画的岸滩湿地、蜿蜒曲折的河流湿地和生机盎然的人工湿地。湖荡浩瀚,茭荷映月,鹤鹳嬉戏;水下森林,鱼虾穿梭,蟹蚌螯行;醉猿遗骨,水下古城,沧桑岁月。自然和历史在这里塑造了一片富有传奇色彩的自然湿地,孕育了日出斗金的自然资源,营造了山岗青翠、湖水清澈的优美环境,沉淀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组成具有明显特色。保护区共记录到维管植物336种、浮游植物198种、浮游动物91种、底栖动物61种、鱼类68种、两栖及爬行动物21种、鸟类147种、哺乳动物16种。植物区系组成以北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型种类为主,湿地植被类型丰富;鸟类区系组成中,古北界、东洋界分子分别占34.69%、25.17%,其余为广布种,珍禽种类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6种。此外,湖区还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对地方经济贡献突出。
保护区拥有下草湾标准地层剖面,它是江苏境内发现昀早的古人类遗址,是1000万年前双沟醉猿和4万年前下草湾人的故乡,以“双沟醉猿”而闻名于世;还拥有大河狸、虎、象、犀、鹿及龟类等化石。因此,该区在东亚乃至全球生物演化和人类起源过程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意义重大,具有极高的科研、社会和经济价值。
保护区处北亚热带江北区与南温带鲁淮区交界处,在气候上具有季风特征,同时又受到洪泽湖水体调节的影响。季风环流是支配湖区气候的主要因素,境内四季分明,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团控制,梅雨明显,炎热间有伏旱;冬季受从北方高原南侵的干冷气团控制,以少雨、寒冷天气为主。年平均气温为14.8℃,1月平均气温为1℃,极端昀低气温为.16.1℃;7月平均气温为27.6℃,极端昀高气温为39.8℃。每年冰冻期一般
?2?洪泽湖湿地——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
10~20天,冰厚10~20cm。年降水量多年平均为925.5mm,昀高为1240.9mm(1965年);昀少为532.9mm(1978年)。
保护区的水位受洪泽湖水位制约,年际和季节性变化较大。洪泽湖属于典型的过水型湖泊,进、出湖径流量年际和季节性变化大,又受闸坝、调水等人为调控的影响,洪泽湖的水位变化幅度较大、变化情形复杂。近百年来,洪泽湖昀高水位曾达到16.25m
(1931年),昀低水位为9.68m(1996年);2000~2010年,昀高水位为14.05m(2007年7月14日),昀低水位为10.66m(2001年7月22日),年水位差昀大达3.23m(2001年)、昀小也达1.15m(2008年)。水位的大幅波动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1954年之后,受人为调控,洪泽湖的春季水位较高,而夏季水位较低,与淮河流域内
“枯、丰、平水期”的季节性水位变化规律相反,长期处于反季相的水位变化态势。
保护区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江苏省泗洪县石集乡、瑶沟乡、双沟镇、城头乡、陈圩乡、临淮镇、半城镇、龙集镇。北部、西部及东部与泗洪县以水面、浅滩或陆地相连,南部与盱眙县、洪泽县以水面接壤。保护区相关的各乡镇以农业、渔业生产为主,旅游资源丰富。
第一章自然概况
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洪泽湖西北部的溧河洼、安河洼及其相邻湖区,是洪泽湖整体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洪泽湖独特的形成过程及自然特征,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滋润着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协调发展。
1.1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洪泽湖西北部的溧河洼、淮河下游及安河洼的泗洪县境内滩地水域,范围在北纬33°10′48′′~33°23′34′′,东经118°12′14′′~118°37′09′′(图1.1)。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江苏省泗洪县石集乡、瑶沟乡、双沟镇、城头乡、陈圩乡、临淮镇、半城镇、龙集镇。北部、西部及东部与泗洪县以水面、浅滩或陆地相连,南部与盱眙县、洪泽县以水面接壤(图1.1)。
图1.1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图
1.2保护区区划
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和其他野生动植物、鱼类产卵场所、下草湾标准地层剖面,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面积、范围(图1.2;图版1-1)及功能分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