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Third Edition
- 原出版社: Wiley
- 作者: (美)Alan Dennis Barbara Haley Wixom Roberta M. Roth
- 译者: 千红华 张志猛 毛淑飞
- 丛书名: 图灵计算机科学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186966
- 上架时间:2008-12-17
- 出版日期:2009 年1月
- 开本:16开
- 页码:540
- 版次:3-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计算机控制与仿真 > 系统分析与设计(控制)
编辑推荐
本书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经典著作,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高校教材之一。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度大学、伊利诺伊大学(UIUC)、华盛顿大学等众多名校采用。
与一般同类图书不同的是,本书的作者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有着丰富的阅历,全书的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在实际开发和分析系统时的经验心得,而且特别强调通过动手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精髓。这种实战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从主题的安排来看,作者通过一个典型项目逐一阐述计划、分析、设计和实现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面临的关键问题,面向对象的概念与技术贯穿全书始终,专用一章讲述UML核心知识。并涵盖了UML2.0新版本、敏捷开发方法等最新内容;从小专题的设置来看,文中给出了来自业界一线的多个“实战场景”,既讲述成功故事,也揭示失败教训,又给出了许多贴近实际的案例、模板和小练习。
本书配套网站(http://www.tinyurl.com/dennisSAD)提供更多小测验题、项目文档模板、教学用PPT和相关的资源链接。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经典教材,讲授了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同时强调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以及其中的核心技能。全书共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解释了SDLC的计划阶段。主要讲述了项目启动和项目管理。第二部分介绍了分析阶段用到的技术。主要包含了确定需求的技术、用例技术、过程模型和数据建模。第三部分介绍了在设计阶段的3种系统获取策略、架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存储和程序设计。第四部分介绍了实现阶段的系统构建,以及如何转换到新系统。此外,书中还涵盖了项目团队中需要的各种角色和技能,以及面向对象技术,并介绍了UML的主要元素。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一些软件开发人员尤其是系统分析师阅读。
作译者
目录
1.1 引言
1.2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1.2.1 计划
1.2.2 分析
1.2.3 设计
1.2.4 实现
1.3 系统开发方法论
1.3.1 结构化设计
1.3.2 快速应用开发(RAD)
1.3.3 敏捷开发
1.3.4 选择合适的开发方法论
1.4 项目团队技能和角色
1.4.1 业务分析员
1.4.2 系统分析员
1.4.3 基础设施分析员
1.4.4 变更管理分析员
1.4.5 项目经理
小结
关键术语
译者序
本书的翻译工作由干红华组织、主持和统稿。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的张志猛、毛淑飞、程学林等老师参与了本书的翻译工作,孙莉文、胡仁飞、桂立业、王明、孔明等研究生也承担了部分辅助工作。翻译本书最初的动力是想能让大家多一本提高自己软件开发水平的书,对有志于在软件开发有所提升的朋友能有所帮助。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对本书的进一步理解,更让我们坚定了这份信心。但是由于译者技术水平有限,疏漏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指正。..
人民邮电出版社和图灵公司的领导和编辑们为本书的翻译做了大量繁琐的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译者
2008年8月...
前言
系统分析与设计(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SAD)是一个活跃的、激动人心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系统分析员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技术和更实用、更高效的系统开发方法论。然而,不管使用什么方法或方法论,所有系统分析员都必须掌握一系列核心技能。所有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都要经过计划、分析、设计和实现这4个阶段。所有的项目都需要分析员收集需求,为业务需求建模,以及为系统的实现设计蓝图。所有的项目都需要理解像变更管理和团队建设那样的组织行为概念。
本书描述了这个领域不断变化的方方面面,在给学生介绍一系列每位系统分析员在现在和将来都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的同时,让学生专注于做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工作。本书的写作素材都是基于系统分析员的职业经验和教师在教授SAD过程中的教学经验。
本书对于那些需要学生在课程中完成一个主要项目的教师而言非常有用。书中每一章都描述了软件开发过程的一部分,清楚解释了每一部分如何做,并给出了详细的例子,在每章末尾还捉供了相应的练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此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这种经验为学生将来成为一名系统分析员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本书特点
专注于做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本书的目标致力于让学生学会做系统分析与设计——不只是学习有关SAD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知识以使他们能在实际环境中分析与设计系统。本书介绍了每一项重要的专业技术,解释了它是什么,如何实现,并介绍了相应的例子,为学生在做实际项目前提供了实践机会。阅读过每章之后,学生将能执行在系统开发生命周期(SDLC)过程中相对应的步骤。
丰富的成功和失败案例
本书提供了一个称作CD Selections的虚拟公司的可运行案例。每章都展示了如何将方案应用到CD Selections公司的项目中去。不像其他书上的可运行案例那样,注重虚构人物之间详细的对话,我们注重用这些案例来说明SAD中的计划、管理和执行每章所描述的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把这个可运行案例作为模板运用于自己的工作中。每章的“实战场景”框中也包括许多概念,描述了公司在真实环境中执行本章的活动是如何成功或失败的。这些例子中许多都来源于我们自己作为一名系统分析员的实际经验。
结合面向对象概念和技术
SAD领域正在向面向对象概念和技术靠拢,不仅是通过UML——新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标准,还逐渐把面向对象概念和传统的技术结合起来。在本书中我们把两种方法都结合进面
向对象分析与设计。首先,我们把几个面向对象概念集成到对传统技术的介绍中。虽然学生可能没有注意到,因为这些概念没有一个是明显地贴着面向对象概念的标签。例如,在第6章过程建模中包括—了用例开发(即绘制数据流图)的第一步,在第10章中使用了标准界面模板和用于界面设计的场景。
其次,对学生来说更明显的是,把最后一章UML的主要内容作为对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初步介绍,可以在课程结束时使用(那时学生正忙于做项目),也可以在第6章和第7章后面介绍,或是替代第6章和第7章。
强调真实
学生在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学习的技能,应该映射他们最终将在现实组织中所做的工作。通过提炼在IBM公司、美国国防部和澳大利亚军队等组织中做系统分析员的经验,我们将本书写得尽可能“真实”。我们也协同各行业咨询委员会的信息系统专家和顾问来撰写此书,书中贯穿了他们的故事、反馈和建议。学习这本书的许多学生将最终在实际的业务工作环境中用到这些技能,我们也确信他们将更容易理解成功的分析员在相关真实世界的感受。
项目开发方法
在本书中我们按照SDLC的顺序叙述系统分析员在典型的项目中会遇到的主题。尽管叙述是线性的(因为学生必须学会在这些主题中的相关概念),但正像书中所展示的那样,我们强调SAD本质上是迭代的、复杂的。内容的讲解应该和学生所做的项目同步,以利于他们应用于实践。
图组织
本书体现了通过做一个项目来比拟如何做SAD。全书都尽力通过图来强调,这使得学生能更好地理解SDLC中的主要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方式。首先,在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每个主要阶段的初期,都有一个图示说明在这个阶段将要开发并要添加到“项目包”中的主要可交付物,然后,在每章的开始,列举了在生产和此章相关的可交付物过程中要执行的关键任务和活动。这些图形元素——包括与每个阶段相关的各项可交付物和与每章相关的任务列表——有助干学生更好地理解任务、可交付物和阶段是如何关联在一起的,以及如何从一个转化到另一个。
最后,在全书中我们通过文本加框和插图的方式突出了重要的实践方面。这些主题在系统分析员日复一日的工作实践中尤其重要,初级分析员应该从这本书中摘取出来,贴在自己办公室的公告牌上,以帮助自己避免错误,造成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