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蔡述庭、陈平、棠潮、吴泽雄
- 丛书名: 电子设计与嵌入式开发实践丛书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72110
- 上架时间:2014-10-15
- 出版日期:2014 年10月
- 开本:16开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计算机控制与仿真 > 电路设计 > 综合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描述了从电路到系统的FPGA设计方法、流程、技巧以及工具使用,内容涵盖了FPGA设计流程、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基础电路设计、逻辑综合、Synplify与DC工具使用、测试平台的撰写以及ModelSim的使用; 并对CORDIC算法、CPRI协议及数字直放站的FPGA实现进行了阐述; 随后通过一个电机控制实例来描述FPGA系统级的设计过程; 接着介绍了DO254标准在FPGA设计中的应用。为了便于读者实践操作,书中给出了丰富的FPGA设计实验,包括基础实验和基于Qsys、SOPC的综合实验,同时介绍了Vivado HLS工具的使用。本书实例丰富,且贴近实际开发,书中给出的源代码都经过了实际项目的检验,读者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下载相关的源代码。
本书可作为电子、通信、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FPGA设计工作的工程师的参考图书。
目录
1.1FPGA芯片结构与特点
1.2FPGA工作原理
1.3FPGA主要器件
1.3.1Xilinx
1.3.2Altera
1.4FPGA设计流程
1.5FPGA开发工具
1.6FPGA应用
第2章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
2.1Verilog HDL的基本规范
2.1.1标识符
2.1.2转义标识符
2.1.3空白符
2.1.4注释
2.2数据类型
2.2.1逻辑值
2.2.2线网
2.2.3寄存器
2.2.4数字的表示
前言
针对FPGA器件的使用和开发离不开EDA工具的支持,因此,一般FPGA器件厂商也会提供相应的EDA开发工具,比如Altera公司的Quartus Ⅱ/Qsys开发平台、Xilinx公司的ISE/Vivado开发平台。其他公司器件都有自己的开发工具,但开发流程基本保持一致。熟悉这些工具对FPGA的开发无疑是基础和重要的,因此本书的结尾部分主要侧重于通过一些实验来让大家了解和熟悉Quartus与Vivado工具的使用。
一般而言,使用FPGA有两个层次: 电路级和系统级。简单来说,电路级侧重于在FPGA上实现某些功能电路,或者实现信号处理算法,如FFT、CORDIC、OFDM,或者实现通信系统中部分通信协议,如基站与射频覆盖设备中用得最广泛的通用公众无线接口协议(CPRI)。系统级这里主要是指FPGA中使用CPU,如Nios Ⅱ、MicroBlaze、ARM、PowerPC等软核、硬核,构成一个比较大的SoC系统,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进行软件应用开发。
因此,本书的编写也主要遵从这个思路,系统描述了从电路到系统的FPGA设计方法、流程、技巧以及工具使用。
第1章简要介绍了FPGA设计概论。
第2章对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进行了简单介绍。
第3章对使用Verilog HDL对包括加法器在内的基础电路设计进行了概述。
第4章主要介绍了逻辑综合的概念以及Synplify、DC工具。
第5章主要介绍了测试平台的撰写以及行为级仿真工具ModelSim的使用。
第6章描述了在通信调制中使用较多的CORDIC算法。
第7章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CPRI等协议进行了阐述,并详述了其FPGA实现。
第8章描述了通信系统直放站中数字接口电路部分的FPGA设计。
第9章通过一个电机控制实例来描述FPGA系统级的设计过程,以Nios Ⅱ为核心处理
器来搭建一个SoC系统。
由于FPGA器件的广泛应用,对于FPGA器件组成的系统的测试与认证也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故第10章介绍了航空航天领域的一个硬件系统设计标准DO254,侧重介绍其适应于FPGA器件的流程与准则。
为了便于读者实践操作,第11章给出了丰富的FPGA设计实验,包括基础实验和基于Qsys、SOPC的综合实验,如μClinux在Nios Ⅱ上的移植; 还特别介绍了Vivado HLS工具的使用。HLS作为一种目前商业化的高层次综合工具,对系统级设计人员及算法设计人员都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书中给出的源代码都经过了实际项目的检验,读者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下载相关的源代码。
本书可作为电子、通信、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FPGA设计工作的工程师的参考图书。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引用了大量参考文献,对此表示感谢。书中不少资料来自Altera和Xilinx公司,Altera大学计划负责人陈卫中博士和Xilinx大学计划负责人谢凯年博士均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资料与帮助,对两位致以谢意。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为本书顺利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本科生张骏盛对Vivado HLS实验进行了验证,研究生李静园、林卓胜为本书提供了相关协助,谢志才、林燕云同学对本书亦有贡献,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纰漏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有兴趣的读者可发送邮件到liux@tup.tsinghua.edu.cn。
蔡述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