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1.1信息系统开发概念及特点1
1.1.1信息系统的概念1
1.1.2信息系统的应用2
1.1.3信息系统开发7
1.1.4信息系统生命周期8
1.2信息系统开发方法10
1.2.1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分类10
1.2.2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11
1.2.3原型法13
1.2.4面向对象开发方法16
1.2.5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18
1.2.6各种开发方法比较18
1.3信息系统开发环境20
1.3.1网络开发环境20
1.3.2网络信息系统体系结构21
1.3.3C/S结构与B/S结构的分析比较22
1.3.4实例——学生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分析24
1.4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25
1.4.1诺兰模型25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完善,原有教材体系已与实际应用有所脱节,部分内容不再适应新的教学需要。为此,教材编写组成员对教材的框架与内容做了修改,形成第2版。
在第2版中,对结构化设计中数据库设计的范式应用部分加入了新的习题。对越来越受欢迎的面向对象方法进行了扩充,把方法论与建模分解成两章,并加入了更多的实例进一步说明每种模型的构建过程和使用环境,也对各种图的作用及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为详尽的阐述。在程序设计部分加入了目前比较流行的C#的介绍和例题,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设计工作。在第9章中删除了信息系统开发中不常使用的有关CASE方法逻辑阐述的全部内容。第10章加入了近几年应用较为广泛的商品化软件功能的介绍,为信息系统操作与开发提供了参考。删除了原第11章的全部内容。在原有结构化方法示例的基础上,又引入了面向对象方法开发示例,便于对两种方法的建模过程进行比较,为学生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提供了范本。
王洪英、赵晶晶、屈春艳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并为第2版的撰写提供了素材,在此表示由衷的谢意。
清华大学出版社对该书的改版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责任编辑袁勤勇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本书的编辑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信息管理领域知识包含的内容丰富、覆盖面宽,又是一门综合的交叉学科,因此本书在体系结构、内容取舍和轻重把握上一定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另外,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