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李斌、薛刚、牛建刚 主编
- 丛书名: 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69806
- 上架时间:2014-8-21
- 出版日期:2014 年8月
- 开本:16开
- 版次:1-1
- 所属分类:建筑 > 建筑结构与岩土工程 > 钢筋、钢结构、混凝土
教材 > 高职高专教材 > 建筑工程
内容简介
本书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教材,介绍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以及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本书是依据我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 绪论,材料的基本性能,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受扭构件性能分析、设计计算和构造措施,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及变形验算,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受弯构件的力学性能及设计方法。
本书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性能及分析有充分的论述,概念清楚; 有明确的计算方法和详细的设计步骤,以及相当数量的计算例题,有利于理解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和具体的设计计算方法。每章有内容提要、思考题或习题等内容; 文字通俗易懂,论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便于自学理解,巩固深入。编排了近年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真题的相关内容,便于读者学习。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的设计、施工和科研人员使用。
目录
1.1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
1.2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1.2.1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况
1.2.2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应用
1.2.3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发展概况
1.3混凝土结构发展展望
1.3.1材料方面
1.3.2结构方面
1.3.3施工技术
1.3.4试验技术
1.4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4.1主要内容
1.4.2课程特点及学习方法
第2章钢筋和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2.1钢筋的基本性能
2.1.1钢筋的品种和级别
2.1.2钢筋的力学性能
2.1.3钢筋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
2.1.4钢筋的松弛和疲劳
前言
混凝土结构是由一些基本构件所组成,例如受弯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受扭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等。本书主要讲述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和设计计算方法,包括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的性能分析、设计计算和构造措施等。鉴于目前我国土木工程各领域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尚未统一,本书主要介绍房屋建筑工程的有关规范内容。读者在掌握了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和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之后,通过自学不难掌握其他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首先使学生从原理和问题的本质上去认识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性能,对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性能有一个正确理解,然后引导学生掌握现行设计实践所用的主要方法,特别是现行设计规范所推荐的方法。
本书按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和特点划分章节,各章相对独立,以便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对内容进行取舍。在叙述方法上,注意到学生从数学、力学等基础课到学习学科基础课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力求对基本概念论述清楚,使读者能较容易地掌握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及理论分析方法; 有明确的计算方法和实用设计步骤,力求做到能具体应用。书中有相当数量的计算例题,有利于理解和掌握设计原理。为了便于自学,每章结尾有思考题或习题等内容。
为让读者了解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题型和解题思路,本书在主要章节设立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考题的内容,该专题中都是近年的注册结构师的考试真题及详解,题目和解题过程均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编写,书中提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均指最新版规范。
本书主编为李斌、薛刚、牛建刚,副主编为郝润霞、高春彦、李云云。具体编写分工如下: 第1章由李斌执笔,第2、3、9章由郝润霞执笔,第4、5章由李云云执笔,第6、7章由高春彦执笔,9.5.2节、第10章由牛建刚执笔; 第8章、各章的注册结构工程师考题及教材附录由薛刚执笔; 全书最后由李斌、薛刚、牛建刚修改定稿。本教材出版得到内蒙古科技大学的专项资助。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参考文献,引用了一些学者的资料,这在本书末的参考文献中已予以列出。
希望本书能为读者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鉴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及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