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本书概括了作者近年来关于长江中游湿地生态区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最主要成果。本书的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中游生态区的自然地理背景,并对各主要湖迫群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利用历史时期的土地利用资料和遥感数据,研究了主要湖泊群在过去数十年中的变化、可能的成因以及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三部分讨论了若干水生生物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变化,并通过案例研究,提出了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初步方案。 本书作为我国湿地生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一个案例,可供类似研究参考,也可作为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环境保护、农林水利等专业的高年级大学生、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本书概括了作者近年来关于长江中游湿地生态区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最主要成果。本书的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中游生态区的自然地理背景,并对各主要湖迫群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利用历史时期的土地利用资料和遥感数据,研究了主要湖泊群在过去数十年中的变化、可能的成因以及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三部分讨论了若干水生生物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变化,并通过案例研究,提出了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初步方案。作为生物多样性的基本资料,本书还给出了长江中游湿地植物以及脊椎动物名录。
本书作为我国湿地生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一个案例,可供类似研究参考,也可作为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环境保护、农林水利等专业的高年级大学生、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作译者
目录
1.1 长江中游湿地生态区的界定及基本特征
1.2 自然地理特征
1.3 社会经济因素
第2章 主要湖区的界定
2.1 洞庭湖区
2.2 鄱阳湖区
2.3 江汉平原区
2.4 洪湖湖区
2.5 龙感湖区
2.6 高强度利用的城市湖泊——东湖流域的界定
第3章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及其变化
3.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3.3 长江中游湿地生态区土地覆盖的分布格局
3.4 江汉平原近50年来土地利用的变化
3.5 围湖造田和退田还湖对洞庭湖区土地覆盖变化的影响
3.6 1988—1998年间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3.7 1988—1998年问龙感湖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3.8 退田还湖对洪湖湖区土地覆盖和景观特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