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紧密结合流行的Microsoft Access 2003软件,全面介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控制功能和数据查询功能。此外,本书还重点介绍了数据库技术中的数据组织原理,并从数据关联性分析、业务数据汇总、数据多维分析以及报表编制等实用性角度介绍了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具体应用。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技术概述、数据定义功能(创建表)、数据操纵功能、数据控制功能和表间关系、数据查询功能(创建和使用查询)、数据展示和输出功能(创建和使用报表)、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数据输入功能(创建和使用窗体)等。
本书力求主题的鲜明性和技术的实用性,以“数据库技术的数据分析与展示作用”为主线组织各章内容,并使各章节内容前后呼应。此外,本书还特别注重技术原理与上机操作的结合,各章节都配有相应的练习,不仅对其中的技术原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而且对其中的上机操作步骤有详细的讲解和简明的图解。本书还配备有专门的教学网站,以方便使用者下载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练习数据、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模板以及实验数据等多种电子资料。
本书结构合理,内容新颖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特别适合作为财经类普通高校以及其他高校财经类专业《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培训班教材或教学参考用书,对于从事业务数据分析的工作人员也非常适用。
目录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1.1 人工管理阶段
1.1.2 文件系统阶段
1.1.3 数据库系统阶段
1.2 数据模型
1.2.1 数据模型的概念及要素
1.2.2 常用的数据模型
1.3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3.1 数据和数据处理
1.3.2 数据库
1.3.3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基本功能
1.3.4 数据库应用系统及其组成
1.4 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方式
1.5 Access数据库
1.5.1 Microsoft Access简介
1.5.2 建立Access空数据库
1.5.3 Access工作界面的组成
1.5.4 Access数据库及数据库对象
1.5.5 打开已经存在的数据库
书摘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已成为一项理论成熟、应用广泛的数据管理技术。各种组织不仅借助数据库技术开发了信息系统,而且在其中存储并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为管理决策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是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输入、存储、检索、维护和输出的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是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3个阶段。
1.1.1 人工管理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的人工管理阶段,计算机技术尚处于初步发展和推广阶段。在硬件方面,存在着价格昂贵、CPU速度慢、存储空间有限、输入输出设备原始等问题;在软件方面,存在着缺少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低级、编码困难等问题。所以,此时的计算机技术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等重要领域。该阶段具有如下一些缺点。
(1)无法有效地保存数据。外部存储设备只有纸带、卡片和磁带。
(2)由应用程序管理数据。编程人员要想在程序中处理数据,必须对数据在计算机中复杂的表示和存储方式十分熟悉。数据管理效率也十分低。
(3)不能共享数据。一个应用程序需要专门的数据及数据存储方式,类似或同样的数据难以在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共享。
(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一个应用程序不仅需要专门的数据及数据存储方式,而且计算机处理命令与所需处理的数据都在同一个程序中,处理命令与数据难以分开。
1.1.2 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计算机技术慢慢有了一定的发展。在硬件方面,出现了大容量的磁盘、磁鼓等数据存储设备,CPU速度以及CPU与外部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数据交通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