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本书时,我们有两个主要目标:
■密切关注当前的宏观经济事件。
宏观经济学之所以激动人心,就在于它能够让我们明白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件: 从2008年以来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到美国预算赤字、欧元区问题、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等。这些事件,以及其他更多的事件,本书均对此有所描述,不是在脚注中,而是放在正文或“要点解析”中。每个要点解析均显示出宏观经济学如何能被用来理解所发生的事情。我们希望这些要点解析不仅能传递出宏观经济学的生命力,而且也能巩固读者从模型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并使之具体化,使之更容易掌握。
■提供一种宏观经济学的整体观。
整本书都围绕一个基本模型来架构。这个模型集中于阐明三组市场中的均衡条件。这三组市场是: 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依据所讨论问题的不同,我们对模型中与该问题相关的部分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展开,其余的部分则被简化或者作为背景,而基本的模型始终保持不变。我们希望这样一来,本书读者可以把宏观经济学看作一个前后一致的整体,而不是模型的集合。你能够理解的不仅仅是过去已经发生的宏观经济事件,而且也包括那些未来将要发生的经济事件。
本版本更新之处
■第1章从本次经济危机的历史展开,给出了关于本次经济危机的一幅全景描绘以及如何解决本次经济危机产生的问题将会贯穿在整本书当中。
■在短期和中期章节之后,我们新加了第9章,以专门分析本次经济危机。从金融系统的作用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等多个方面,此章节向读者展示了如何扩展利用短期和中期的相关分析方法去理解本次经济危机。
■有关经济大萧条的相关材料已从上一版的章节移动到第9章。高通货膨胀的相关内容被适当缩减并且包含在第23章当中。
■关于财政政策的第23章被重新改写,主要关注美国当前的债务问题。
■第23、24、25章讨论了本次经济危机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操作,以及整个宏观经济学带来的启示。
■本版本新加了许多要点解析,以讨论本次经济危机的各个方面。它们包括第3章的“雷曼破产,对于另一个大萧条的恐惧和消费函数的变动”; 第4章的“银行挤兑、存款保险和批发融资”; 第17章的“流动性陷阱、量化宽松和预期的作用”; 第19章的“G20与2009年的财政刺激”; 第23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是如何降低债务比率的”; 以及第24章的“LTV比率和2000—2007年间的房价上涨”。
■书中的图和表均利用最新的数据进行了更新。
本书结构
本书有两个中心部分——核心内容和两个主要的扩展部分。核心内容以导论作为开始。扩展部分之后有一个对政策作用的回顾。全书以一篇后记结束。卷首的流程图使全书结构一目了然,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章节安排。
■第1章、第2章引出基本事实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第1章关注经济危机并带你游览全世界: 从美国到欧洲,再到中国。有的教师可能更想把它放到后面去讲,比如放在第2章之后。第2章介绍基本概念,阐述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含义,并带你迅速浏览本书。
虽然在第2章中讲述了国民收入账户的基本知识,但我们把国民收入账户的详细介绍移到了书末的附录1。这样既减轻了初学者的阅读负担,同时也能在附录中对此进行更为详尽的介绍。
■第3~13章为本书的核心内容。
第3~5章集中在短期问题,描述了商品和金融市场的均衡特征,并推导了用于研究短期产出变动的基本模型,即ISLM模型。
第6~8章集中在中期问题。第6章集中在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引入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第7章和第8章建立了一个基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模型,并说明了如何用这个模型来理解短期和中期的经济活动变化以及通货膨胀。
. 当前的这次经济危机是一件十分重要而且相当复杂的经济事件,因此我们使其独立成章。第9章是第6~8章的延伸,并以它们为基础重点关注了此次经济危机的起源、金融系统的作用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局限性,例如流动性陷阱和高负债。
第10~13章集中在长期问题。第10章讲述了一些实例,说明不同国家之间在较长时期的产出变化。第11~12章建立了一个增长模型,刻画了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第13章关注的是技术进步的效应,不仅关注长期效应,也关注短期和中期效应。这一论题在一般的教科书中都没有出现,但非常重要。本章还说明了如何将短期、中期和长期进行整合——借以举例说明了宏观经济学中方法整合的好处。
■第14~21章包括两个主要的扩展部分。
第14~17章集中讨论预期在短期和中期的作用。预期在大多数经济决策,乃至在产出的决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第18~21章集中讨论现代经济开放的含义。第21章关注不同的汇率制度的含义,从浮动汇率制度到固定利率制度、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制度。
■第22~24章分析宏观经济政策。
前面的21章大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讨论了宏观经济政策,第22~24章则是要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第22章讨论一般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及其局限性。第23章和第24章集中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某些教师可能想更早地使用这些章节中的部分内容。例如,第23章中关于政府预算约束或第24章中关于通货膨胀的讨论就很容易移到前面来讲。
■第25章是一个后记。它将宏观经济学放到一个历史的范畴中,展现其在近70年的演变过程,并讨论了当前的研究方向及本次经济危机为宏观经济学带来的教训和启示。
第5版到第6版的变化
第6版的结构与第5版基本上是相同的,都包含一个核心部分与两个扩展部分。然而,新的版本在很多章节都新加了与本次经济危机相关的内容。例如,我们在第1章首先就讨论了本次经济危机,并且许多有关的要点解析专栏和讨论贯穿全书,同时我们新加入第9章重点讨论本次经济危机。
同时,我们删去了第5版当中的两章。原因很简单,从某些方面来看甚至是可笑的。尽管我们认为像大萧条和日本经济长期低迷这类经济事件对于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可是我们并不希望这个世界在短时间内面临许多相同的问题。虽然没有像大萧条那样严重,但是本次经济危机却引发了与大萧条相似的经济问题。因此,我们将第五版中有关此部分的章节和资料移动到核心部分和两个扩展部分。
我们也将第5版当中的第9章删掉了,这一章搭建起了一个分析经济增长、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框架。因为许多教师反应,这一分析框架对学生来说较为难以理解; 同时,此章节当中的部分内容被整合到本书其他章节,特别是第8章。
可供选择的教学大纲
因为本书涵盖面广,所以有足够的余地来选择不同的教学计划。本书的章节比标准教科书的章节短。根据我们的经验,大部分章节可以在一个半小时内讲完。某些章节(如第5章和第7章)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充分展开。
■短课程(15课时以下)
短课程可以围绕两章导论和核心部分来组织(在不影响连续性的情况下,第13章可以被省略)。然后再简单地讲授一到两个扩展内容,例如第17章的预期(可作为独立章节进行教学)和第18章的开放经济,这样一共是14课时。
短课程也可以略去增长(长期)。如果这样的话,课程可以围绕导论的两章,核心内容的第3~9章,共9课时。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来讨论诸如预期(第17章)和开放经济(第18~20章),加起来是13课时。
■长课程(20~25课时)
一学期完整的课程足以覆盖整个核心内容,再加上一个或两个扩展部分,以及政策回顾部分。
学习扩展部分要求先掌握核心部分的知识。除此之外,大多是相对独立的。在内容选择的基础上,讲授的最好顺序可能就是本书的写作顺序。例如,先学习预期的作用,对理解利率平价条件和汇率危机的本质会有所帮助。
本书特点
本书力戒空谈理论,而不联系现实。为此,除了在正文本身讨论事实外,我们还加入了大量的专栏——“要点解析”,特别讨论了美国和全世界的宏观经济事件和事实。
我们通过使用页边注释(跟正文内容并行)使学生和老师在教室里能够互动,这是一个创新。它们的作用是建立与读者的对话,化解课文中的难点,加深对课文展开过程中的概念和推导结果的理解。
对于想进一步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学生,向你们介绍以下两种方法:
■“短附录”。某些章节的短附录是为了说明如何对正文中的某个命题进行扩展或推导。
■“延伸阅读”。这一部分在每章末尾出现,讲述如何找到更多的信息,包括一些重要的网址。
每章的最后部分都包括以下三类内容,这些内容有助于你确信是否透彻地理解了每章的材料。
■“本章提要”,它是每章要点的总结。
■“关键术语”列表。
■“本章习题”。“快速测试”习题很简单,“深入挖掘”习题有一些难,“进一步探讨”习题需要借助于互联网或者电子表格软件。
本书后面的符号表使得回忆起正文中所使用符号的含义更加容易。
教学和学习组件
本书还有其他一系列的补充材料,对学生和教师均有益处。
针对教师的
■教师手册(Instructors Manual)。本教师手册内容包括: 教学的选择、各种讲述材料和强化学生理解的方法。针对书中的每一章,手册设计了6个部分: 教学目的,以一个激发思考的形式呈现; 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为什么是重要的; 关键的工具、概念和假设; 总结; 以及教学方法。许多章还包括了关注扩展和观察的部分。教师手册也包括每章课后习题的答案。
■测验题集(Test Item File)。本习题集进行了完全修订,每章新增了多项选择题。
■TestGen软件: 测验题集由TestGen软件生成,通过这种计算机软件包,教师可以定制设计、存储、生成班级测试题。测试程序允许教师从测验题集中编辑、添加或者删除问题,编辑既有的图标,或者绘制新图标,分析考试成绩,并且还可以为考试和学生的成绩建立数据库。这种软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易操作性,查找和分类功能使教师能很快编制一份试题并安排考试。软件和测试题集均可以在教学资源中心(www.pearsonhighered.com/blanchard)下载。
■数字化图像图书馆(Digital Image Library)。我们已经把本书中的图形、图表数字化了。这些文件可以从教学资源中心(www.pearsonhighered.com/blanchard)下载。
■讲稿幻灯片(Powerpoint Lecture Slides)。这些电子版的幻灯片可以演示每章的概要、总结、公式和图表。可以从教学资源中心(www.pearsonhighered.com/blanchard)下载。
个人经济学实验室(MyEconLab)
MyEconLab系统能够传递丰富的网络内容,是课堂学习的新工具。MyEconLab系统对教师来说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沟通与评价工具。学生能够从本系统的使用中获得以下额外学习资源。
■学生与MyEconLab。在线作业与课程辅导系统使得学生能够通过一套与互联网相连接的学习与练习工具来掌控自己的学习,实现课本与其他多媒体工具相交互。在MyEconLab系统中,学生能够做练习并进行测试,同时系统会根据他们练习测试的表现情况为他们制订学习计划。
■教师与MyEconLab。MyEconLab系统提供灵活的工具,使得教师能够简便有效地根据个人需求定制网络课程素材。教师能够增加测验、考试或者布置作业。MyEconLab系统通过自动批阅相关问题并将结果记录在排序册当中以节约时间。MyEconLab系统甚至能够识别学生绘制的图像。
■实时数据。实时数据是一项新的功能,能够下载来自FRED的最新数据。FRED是由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提供的一个及时更新的综合性数据集。与静态数据相同,这些问题也采用反馈的方式进行精确分级。
登录MyEconLab系统后,教师能够下载相关补充材料,例如: 教师手册、讲稿幻灯片注释、测验题集等。测验题集也能够在MyEconLab上使用,为教师布置作业提供相关素材。
MyEconLab在Pearon的MyLab Mastering系统上运行,该系统提供了先进的交流与定制功能。教师可以上传授课文件以及作业并且使用先进的课程管理功能。想了解更多关于MyEconLab系统的信息或者索取教师使用密码,请登录网站www.myeconlab.com。
致谢
这本书的完成归功于很多人。我们感谢Adam Ashcraft,Peter Berger,Peter Benczur,Efe Cakarel,Harry Gakidis,David Hwang,Kevin Nazemi,David Reichsfeld,Jianlong Tan,Stacy Tevlin,Gaurav Tewari,Corissa Thompson,John Simon,and Jeromin Zettelmeyer 所提供的帮助。感谢MIT 14.02的学生在过去几年中为本书提供的体验感受。
我们从同事和朋友的评论中收获颇多。他们是: John Abell,Daron Acemoglu,Tobias Adrian,Chuangxin An,Roland Binabou,Samuel Bentolila还有Juan Jimeno(他们把本书翻译成了西班牙语); Francois Blanchard,Roger Brinner,Ricardo Caballero,Wendy Carlin,Martina Copelman,Henry Chappell,Ludwig Chincarini,Daniel Cohen(他们把本书翻译成了法语); Larry Chritiano,Bud Collier,Andres Conesa,Peter Diamond,Martin Eichenbaum,Gary Fethke,David Findlay,Francesco Giavazzi和Alessia Amighini(他们把本书翻译成了意大利语); Andrew Healy,Steinar Holden,Gerhard Illing(他们把本书翻译成了德语); Yannis Ioannides,Angele Melino(他们把本书改编成加拿大版本); P.N. Junankar,Sam Keeley,Bernd Kuemmel,Paul Krugman,Antoine Magnier,Perter Montiel,Bill Nordhaus,Tom Michl,Dick Opperman,Athanasios Orphanides,Daniel Pirez Enri(他们把本书改编成拉丁美洲版本); Micheal Plouffe,Zoran Popoic,Jim Poterba,Jeff Sheen(他们把本书改编成了澳大利亚版本); Ronald Schettkat,Watanabe Shinichi(他们把本书改编成了日本版本); Francesco Sisci,Brian Simboli,Changyong Rhee,Julio Rotemberg,Robert Solow,Andre Watteyne,还有Michael Woodford。
我还从许多读者、评论者和课堂测试者的评论中获益良多,他们分别是:
John Abell,Randolph,Macon Womans College
Carol Adams,Cabrillo College
Gilad Aharonovitz,School of Economic Sciences
Terence Alexander,Iowa State University
Roger AliagaDiaz,Drexel University
Robert Archibald,College of William & Mary
Jon Baffoe Bonnie,La Salle University
Fatolla Bagheri,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
Stephen Baker,Capital University
Erol Balkan,Hamilton College
Jennifer Ball,Washburn University
Richard Ballman,Auguatana College
King Banaian,St.Cloud State University
Charles Bean,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Scott Benson,Idaho State University
Gerald Bialka,University of North Florida
Robert Blecker,American University
Scott Bloom,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Pim Borren,University of Canterbury,New Zealand
LaTanya,BrownRoberston,Bowis State University
James Butkiewicz,University of Delaware
Colleen Callahan,American University
Bruce Carpenter,Mansfield University
Kyongwood Choi,Ohio University College
Micheal Cook,William Jewell College
Nicole Crain,Lafeyette College
Rosemary Cunningham,Agnes Scott College
Evren Damar,Pacific Lutheran University
Dale DeBoer,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Colorado Springs
Adrian de LeonArias,Universidad de Guadalajara
Brad Delong,UC Berkeley
Firat Demir,University of Oklahoma
Wouter Denhaan,UC San Diego
John Dodge,King College
F.Trenery Dolbear,Brandeis University
Patrick Dolenc,Keene State College
Brian Donhauser,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icheal Donihue,Colby College
Vincent Dropsy,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Justin Dubas,St.Norbert College
Amitava Dutt,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John Edgren,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Eric Elder,Northwestern College
Sharon J.Erenburg,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Antonina Espiritu,Hawaii Pacific University
J.Peter Federer,Clark University
Rendigs Fels,Vanderbilt University
John Flanders,Central Methodist University
Marc Fox,Brooklyn College
YeeTien (Ted) Fu,Stanford University
YeeTien Fu,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Taiwan
Scott Fullwiler,Wartburg College
Julie Gallaway,University of MissouriRolla
Bodhi Ganguli,Rutgers,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J
Fabio Ghironi,Boston College
Alberto GomezRivas,University of HoustonDowntown
Fidel Gonzalez,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
Harvey Gram,Queen College,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Randy Grant,Linfield College
Alan Gummerson,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Reza Hamzaee,Missouri Western State College
Michael Hannan,Edinboro University
Kenneth Harrison,Richard Stockton College
Mark Hayford,Loyola University
Thomas Havrilesky,Duke University
George Heitmann,Muhlenberg College
Ana Maria Herrera,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eter Hess,Davidson College
Eric Hilt,Wellesley College
John Holland,Monmouth College
Mark Hopkins,Gettysburg College
Takeo Hoshi,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Ralph Husby,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Yannis Ioannides,Tufts University
Aaron Jackson,Bentley College
Bonnie Johnson,California Lutheran University
Louis Johnston,College of St. Benedict
Barry Jones,SUNY Binghamton
Fred Joutz,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Cem Karayalcin,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kan Kavuncu,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iles Kimball,University of Michigan
Paul King,Denison University
Michael Klein,Tufts University
Mark Klinedinst,University of Southern Mississippi
Shawn Knabb,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Todd Knoop,Cornell College
Paul Koch,Olivet Nazarene University
Ng Beoy Kui,Nanyang Technical University,Singapore
Leonard Lardaro,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
James Leady,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Charles Leathers,University of Alabama
HsienFeng Lee,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Jim Lee,Texas A&M University—Corpus Christi
John Levendis,Loyola University New Orleans
Frank Lichtenberg,Columbia University
Mark Lieberman,Princeton University
Shu Lin,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Maria LuengoPrado,Northeastern University
Mathias Lutz,University of Sussex
Bernard Malamud,University of Nevada,Las Vegas
Ken McCormick,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
William McLean,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B. Starr McMullen,Oregon State University
Mikhail Melnik,Niagara University
O. Mikhail,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Fabio Milani,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
Rose Milbourne,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Roger Morefield,University of Saint Thomas
Shahriar Mostashari,Campbell University
Eshragh Motahar,Union College
Nick Noble,Miami University
Ilan Noy,University of Hawaii
John Olson,College of St. Benedict
Brian ORoark,Robert Morris University
Jack Osman,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Emiliano Pagnotta,Northwestern University
Biru Paksha Paul,SUNY Cortland
Andrew Parkes,Mesa State College
Allen Parkman,University of Mexico
Jim Peach,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
Gavin Peebles,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Michael Quinn,Bentley College
Charles Revier,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Jack Richards,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
Raymond Ring,University of South Dakota
Monica Robayo,University of North Florida
Malcolm Robinson,Thomas Moore College
Brian Rosari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Kehar Sangha,Old Dominion University
Ahmad Saranjam,Bridgewater State College
Carol Scotese,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John Seater,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Peter Sephton,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
Ruth Shen,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Kwanho Shin,University of Kansas
Tara Sinclair,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Aaron Smallwood,University of Texas,Arlington
David Sollars,Auburn University
Liliana Stern,Auburn University
Edward Stuart,Northeastern Illinois University
Abdulhanid Sukaar,Cameron University
Peter Summers,Texas Tech University
Mark Thomas,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County
Brian Trinque,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Marie Truesdell,Marian College
David Tufte,Southern Utah University
Abdul Turay,Radford University
Frederick Tyler,Fordham University
Pinar Uysal,Boston College
Evert Van Der Heide,Calvin College
Kristin Van Gaasbeck,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Sacramento
Lee Van Scyoc,University of Wisconsin,Oshkosh
Paul Wachtel,New York University Stem Business School
Susheng Wang,Hong Kong University
Donald Westerfield,Webster University
Christopher Westley,Jacksonville State University
David Wharton,Washington College
Jonathan Willner,Oklahoma City University
Mark Wohar,University of Nebraska,Omaha
Steven Woo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Michael Woodford,Princeton University
Ip Wing Yu,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iWa Yuen,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ristian Zimmermann,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Liping Zheng,Drake University
他们的帮助超出了自身义务,每个人都对这本书有重要的贡献。
还要感谢Prentice Hall中的很多人: David Alexander——执行编辑、Lindsey Sloan——策划编辑、Emily Brodeur——助理编辑、Nancy Freihofer——生产编辑、Lori DeShazo——执行市场经理、Lauren Foster——艺术总监。
来自奥利维尔的感谢
特别感谢Steve Rigolosi——第1版的编辑、Michael Elia——第2版和第3版的编辑、Amy Ray——第4版的编辑和Chris Rogers——第5版的编辑。Steve让我讲得更清楚一些,Michael让我做得简洁一些,Amy让我做得更简洁一些。他们对写作过程和本书都有重要贡献,深深地感谢他们。
在MIT,我还要感谢John Arditi,因为他是一位无比可靠的人。
我还经常从我女儿赛莉娜、居里雅和玛瑞所给出的新鲜建议中获益: 尽管我没有完全听从她们。在家庭中,我还要感谢娜莉,她让我保持理智。
奥利维尔·布兰查德
剑桥,MIT
2012年6月
来自大卫的感谢
我必须要感谢奥利维尔在过去的十年当中一直鼓励我编写此书的加拿大版本。我热爱这份工作并且我也喜欢用加拿大版本上课。我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本书美国第6版的写作中来感到十分荣幸。
我非常感谢那些过去在劳里埃大学上过我所讲授的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同学们。我十分幸运,在研究生学习阶段遇到了四位优秀的宏观经济学教师,他们是: 戴维·莱德勒(David Laidler)、迈克尔·帕金(Michael Parkin)、本杰明·弗里德曼(Benjamin Friedman)和奥利维尔·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这些教授的授课方式使我们对宏观经济学充满兴趣。
Alastair Robertson是我在劳里埃大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一名非常杰出的同事,他教会了我许多关于教学的方式。
最后,我非常感谢我的妻子——苏珊。我从她的爱与支持当中受益良多。
大卫·约翰逊
劳里埃大学
安大略省沃特卢市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