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杨风
- 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33262
- 上架时间:2014-6-26
- 出版日期:2014 年6月
- 开本:16开
- 页码:300
- 版次:2-1
- 所属分类: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电工技术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工学 > 电工电子
内容简介
全书共14章,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稳态分析、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电路的暂态分析、磁路与变压器、电动机、继电接触控制电路、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电工测量与非电量电测、安全用电、基于MATLAB的电工技术辅助分析、基于PSpice的电工技术辅助分析。
《电工技术(电工学Ⅰ)(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本科、高职高专及成人教育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学科工程技术人员的实用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 电路组成与电路模型的概念
1.1.1 电路与电路组成
1.1.2 电路模型
1.1.3 网络与系统
1.2 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1.2.1 变量与参数的概念和符号规定
1.2.2 电流、电压、电位
1.2.3 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1.3 电路的功与功率计算
1.3.1 电路的功与功率
1.3.2 功率的计算
1.4 基尔霍夫定律
1.4.1 电路基本术语的介绍
1.4.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4.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4.4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1.5电阻、电感、电容
书摘
1.1.1 电路与电路组成
简单来说,电路就是电流流通的路径,是由若干的电气设备按照一定的方式用导线连接起来,构成电流的通路,也可以称为电网络。电路是能够传输能量、转换能量或者是能够采集电信号、传递和处理电信号的有机整体。
电路的繁简、大小不等,有的电路相当庞大,如供应千家万户电能的电力系统,长达数百公里;有的电路体积很小,如密集在几平方毫米内的集成电路。然而不论是什么样的电路,其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
电源是供应能量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整流器,还有各种信号源,它们可以将非电能转换为电能,也可以把一种形式的电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电能。负载是取用电能的装置,如电灯、电动机、电感、电容等,它们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中间环节是传送、分配、控制电能的部分,中间环节可以就是几根导线、开关和熔断器等,也可以是比较复杂的网络或系统。
1.1.2 电路模型
在电路理论中,实际的电气设备或器件称为实际电路器件,一个实际电路器件通电后所表现出的电磁性能和能量转换过程往往比较复杂。如一个电感线圈通电后,电流周围有磁场,线匝间有电场,导线内也有电场和磁场,导线又有电阻。因此,直接分析由实际器件组成的电路比较困难,通常采用模型化的方法,把实际电路器件抽象为所谓的理想电路器件。它只显示一种主要的电磁现象或物理现象,这就引出了电路模型,就是将实际电路中的各种元件按其主要物理性质分别用一些理想电路元件来表示时所构成的电路图。所谓理想电路元件,是只反映某一种能量转换过程的元件,其他转换过程都可以忽略掉。照此逻辑,凡是能把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元件就抽象成一个电阻元件,用及来表示;凡是能把电能转换为磁场能的元件就抽象成一个电感元件,用L表示;凡是能把电能转换为电场能的元件就抽象成电容元件,用C表示;凡是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元件都抽象成电源,电源又有电压源和电流源两种。图1—1是它们的电路模型及图形符号。R、L、C是无源电路元件,电压源和电流源是有源电路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