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本书立足于职业岗位对经济法知识与应用能力的需要,以经济类职业岗位群工作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法律事务为主线,吸收最新经济法的立法信息,整合民法、劳动合同法、经济法相关教学内容,重构经济法课程内容体系。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结合经济类的职业资格标准,重点阐述了我国经济法体系中与职业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法,包括民法、个人独资企业法与合伙企业法、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合同法、市场管理法、知识产权法、金融法、票据法、证券法等。
本书内容新颖,吸纳了截至2014年5月1日的最新立法信息。基于经济法教学“应用性”的要求,书中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编排理论内容,在编写体例上突出了“互动性”和“应用性”,每章前设有“章前测试”、“案情导入”,章中设有“思考”、“解析”、“案例分析”等栏目,结构简洁,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法律与案例的有机结合。为强化学生的经济法应用能力,每章后均附有强化训练题,有单选、多选、判断、案例分析等形式,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职教特色。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类及其他专业的经济法教材,也可作为各类成人院校及企业职工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在职工作人员迅速提高经济法知识与应用能力的自学用书。
目录
第一单元 经济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1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2
一、经济法的演变历史 2
二、经济法的概念 3
三、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3
四、经济法的特征与渊源 4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6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6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 6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6
四、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9
第三节 经济法律责任 11
一、经济法律责任的概念 11
二、承担经济法律责任的形式 11
复习思考题 12
强化训练 12
第二章 相关法律知识 15
第一节 民法相关知识 16
前言
本书主要特点如下。
(1) 内容新。依据国家最新立法信息,精心编写了各章内容,充分吸纳了截止到2014年5月1日的最新经济法规信息。
(2) 实用性强。本书以实际职业岗位对工作人员经济法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为依据,精心选择与经济管理岗位关系最为密切的主要法律,同时,将工作中常用的劳动法及相关民法知识编入本书,所用资料均为近几年职业活动中实际发生的典型案例,使本书内容更具实用性。
(3) 应用性强。以经济法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每章后均附有大量的强化训练题和案例分析题,以促成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形成。
(4) 体例新。本书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编写体例上突出了“互动性”和“应用性”,每章前均有“章前测试”、“案情导入”,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各章中设有“思考”、“解析”、“案例分析”等栏目,突出重点、难点,解析透彻,深入浅出,打破了传统经济法教材“法条罗列”的模式,增强了可读性。
(5) 体现职业标准。本书从职业岗位人才规格需求分析入手,结合经济类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求,为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助理会计师、助理营销师等资格证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书所用案例中的当事人均作了“化名”处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敬请谅解。
为便于教师教学,本书提供了配套的电子教案、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技能测试库与试题库,需要者可从www.wenyuan.com.cn 网站下载。
本书由吉文丽任主编,并负责全书的整体结构设计、总纂及定稿工作;由吕玉林、张泰三、朱维魁、李玉梅任副主编,并负责修改初稿和定稿。朱敏莉、孟杨、张武刚、毛德敏、王昀、常化滨、殷铁兵、杨昕杰、冷晓海、孙宝升、施子良、刘庭江等教师也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具体编写分工为:吉文丽编写第二、三、五章;吕玉林编写第五章;张泰三编写第一、四章;朱维魁编写第六章;李玉梅编写第二章;孟杨编写第三、九章;张武刚编写第十二章;毛德敏编写第三、十一章;王昀编写第八章;常化滨编写第四、六章;朱敏莉编写第五章;殷铁兵编写第六章;杨昕杰编写第七章;冷晓海编写第八章;孙宝升编写第十、十一章;施子良编写第十二章;刘庭江参编第一、四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位编写人员所在院校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相关企业、律师事务所的热情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望广大读者和同行大力斧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