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平面构成与应用》结构合理、内容翔实、案例经典、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突出实用性,并且采用新颖统一的格式化体例设计,突出设计画法步骤、知识技能的应用组合训练。因此,本书既适用于高校本科生、专升本及高职高专院校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可以作为设计从业者的职业教育岗位培训教材,对于社会广大自学者也是一本有益的读物。
目录
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述
第一节 平面构成概论
一、平面构成的起源与发展
二、平面构成的概念
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态类别
一、平面构成“形态”的概念
二、平面构成“形态”的分类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元素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点”形态元素
一、“点”的概念
二、“点”的形态和类别
三、“点”的特征
四、“点”的功能
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线”形态元素
一、“线”的概念
二、“线”的形态和类别
三、“线”的特征
四、“线”的功能
第三节 平面构成的“面”形态元素
前言
平面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所有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设计基础课程,对于设计创作思维的提升、造型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思潮百花齐放、设计表达手段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掌握好平面构成设计知识技能已成为从事设计行业的必经之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广告设计业的激烈市场竞争,加强平面构成设计创作的不断创新、加速平面构成设计制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广告设计市场需求、培养社会急需的广告设计专业技能型应用人才,我们组织多年从事平面构成及应用教学与创作实践活动的专家、教授,共同精心编撰了此教材,旨在迅速提高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及平面构成设计制作从业者的专业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广告设计事业。
本书共五章,在吸收国内外平面构成设计界权威专家丰硕成果的基础上,精选风格鲜明和具有典型意义的平面构成设计制作的作品为案例; 并结合中外平面构成设计制作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针对高等院校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系统介绍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元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平面构成的类型及平面构成与实践应用等基本知识技能,并注重体现时代精神,挖掘人文内涵,力求教学内容和教材结构的创新。
本书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广告和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教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要求,强调将平面构成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互融合,注重启迪和开发学生设计思维的创造性、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设计制作与表现的动手能力; 此教材的出版,对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平面构成设计制作与应用操作规程、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具有特殊意义。
由于本书融入了平面构成设计应用最新的实践教学理念,力求严谨,注重与时俱进,具有结构合理、内容新颖、叙述简洁、案例经典、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示范性、可读性、操作性和实用性等特点,且采用新颖统一的格式化体例设计; 因此,本书既适用于高校本科、专升本及高职高专与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广告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也可以作为广告和艺术设计企业从业者的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教材,对于广大社会自学者也是一本非常有益的参考读物。
本教材由李大军进行总体方案策划并具体组织,温丽华和朱磊主编,温丽华统改稿,吴晓慧、孟红霞、吴琳为副主编,由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田卫平教授审订。作者编写分工: 牟惟仲(序言),朱磊(第一章),温丽华(第二章),吴晓慧、于亮(第三章),温丽华、吴琳(第四章),孟红霞(第五章),李卓、刘剑、赵妍(附录); 华燕萍(全书文字修改和版式整理),李晓新(制作教学课件)。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大量有关平面构成的最新书刊和相关网站资料,精选收录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外优秀作品,并得到编委会及业界专家教授的具体指导,在此一并致谢。为配合本书使用,我们提供配套电子课件,读者可以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http://www.tup.com.cn)免费下载。因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修订和完善。
编者2014年1月
同类热销商品
数码单反摄影从入门到精通(精华大全版)(第2版)
- ¥109.00
- ¥74.12
- 微电影大导演:微电影拍摄..
- 高手剪辑:手机短视频剪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