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基础篇
第1章计算机网络入门/3
1.1Packet Tracer概述/3
1.1.1Packet Tracer界面介绍/3
1.1.2Packet Tracer基础操作/4
1.1.3检查设备配置/6
1.2建立简单的双机直连和交换网络/6
1.3网络连通性测试/9
1.4路由追踪程序的使用/15
1.5思考与练习/16
第2章常见网络设备、线缆及绘制网络拓扑图/17
2.1常见网络设备/17
2.2常见网络设备接口/17
2.3常见网络设备连接/20
2.4常见线缆概述/21
2.5常用双绞线的制作/24
2.6线缆测试/25
2.7利用Visio绘制网络拓扑图/27
2.8思考与练习/30
前言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其中实验学时约为10学时,实验学时普遍偏少,加之没有配套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程,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感到枯燥乏味,实验课收获小,学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佳。本书作为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配套的实践教程,在编写时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思想,着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本书既可以作为与理论教材配套的实践教材,也可以作为专门的实训、培训教材。作者建议配套实验学时为20学时以上,以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完成全部案例。若学时不足,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部分案例。本书的适用对象包括高等院校二本、三本及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以及广大的网络爱好者。
全书共分4篇共17章,第1篇为基础篇,包括第1章~第6章;第2篇为交换篇,包括第7章和第8章;第3篇为路由篇,包括第9章~第14章;第4篇为综合篇,包括第15章~第17章。涵盖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基本的硬件组网连接、IP地址的规划、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等内容。本书既有相关理论的简要介绍,也有详细的网络案例实施过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者通过精心设计的若干网络案例,让学生反复练习,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完本书的全部内容后,读者就能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胜任简单的网络组建和网络设备配置等工作,从而为独立设计和实施网络项目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书由郑州轻工业学院软件学院的张建伟、崔建涛任主编,邓璐娟、李健勇、毛艳芳任副主编,参与本书编写的还有王文冰、张彦、韩丽、马欢、王华东、殷知磊、胡春晖。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郑州轻工业学院教务处、软件学院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为了便于输入,有些配置命令和参数用了小写形式,而正文中为了美观,首字母采用了大写,特进行说明。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4年4月于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