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吕云翔 杨颖 朱涛 张禄
- 丛书名: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软件工程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60469
- 上架时间:2014-6-16
- 出版日期:2014 年6月
- 开本:16开
- 页码:427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软件工程及软件方法学 > 软件方法/软件工程
编辑推荐
·教学标明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学方法灵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先进,加强对毕业设计的指导作用
·教学模式完善,提供配套的教学资源解决方案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软件测试是一种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程序错误,衡量软件质量,并对其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进行评估的过程。本书针对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软件测试课程的需要而编写,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软件测试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
本书在内容上较为全面、系统地涵盖了当前软件测试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反映了当前最新的软件测试理论、标准、技术和工具。全书共17章,包括软件测试概述、软件测试生命周期、测试过程相关模型、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软件测试自动化、单元测试工具JUnit、负载测试工具LoadRunner、聚合文件管理工具测试、网上书店系统测试和手机视频播放软件测试。每章内容均有实际案例做补充,以加深读者对软件测试技术和过程的理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软件测试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的各类技术人员参考,或用做全国计算机软件测评师考试、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培训资料。
目录
第一部分基础篇
第1章软件测试概述
1.1软件测试背景
1.1.1著名软件错误案例
1.1.2软件的定义及分类方法
1.1.3软件工程
1.1.4软件质量
1.2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1.2.1软件缺陷的定义
1.2.2软件缺陷出现的原因
1.2.3软件测试的定义
1.3软件测试的目的和原则
1.3.1软件测试的目的
1.3.2软件测试的原则
1.4软件测试的分类
1.4.1按测试阶段划分
1.4.2按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试软件划分
1.4.3按是否需要查看代码划分
1.4.4按测试执行时是否需要人工干预划分
前言
软件中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只能根据需要尽可能地减少软件中的错误。软件测试是发现软件缺陷,提高软件可信度的重要手段。目前,软件测试已受到许多软件开发公司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人员投入到软件测试的行业中。如何保证软件测试的质量,如何适应软件测试行业的技术需求,软件开发人员如何快速加入到软件测试行业,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本书结合实际案例,讲述了软件测试的相关概念、方法和技能。全书分为5个部分: 基础篇、方法篇、过程篇、工具篇和实战篇。基础篇介绍了软件测试的基础知识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方法篇结合实例对软件测试中所涉及的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等方法进行介绍; 过程篇对软件测试过程中的主要测试阶段进行介绍,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的方法与实施,以及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过程; 工具篇讲述了自动化测试的概念、方法以及常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并选取其中两款软件测试工具详述了它们的使用方法; 实战篇详细介绍了3个实际案例的测试过程,记录了测试结果,有助于读者结合实际项目掌握软件测试技能。每章的开始部分有本章要点,列出了该章节中的主要内容,方便读者自学和教学选择; 每章的结尾部分附有习题,供读者检验学习成果。
本书重视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基础方法的介绍中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在实战篇的案例讲述过程中穿插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介绍,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与应用相结合。
与软件测试的同类教材相比,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循序渐进。本书将内容分为基础篇、方法篇、过程篇、工具篇和实战篇5个部分,层次分明,通过循序渐进地讲述知识,便于读者学习与理解。
(2) 实用性强。本书介绍理论的时候均结合相关案例进行讲解,对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技术选用不同的案例,做到有所针对,这也使得基础知识更加具体形象,同时也更容易被理解和应用。
(3) 实时性强。本书所选案例均是近年来的真实案例,可以代表当代技术特征和需求环境,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重点介绍了“手机视频播放软件测试”。本书介绍的工具均是当前常见的软件测试工具; 测试方法也是时下流行的测试方法,其中,面向对象测试的内容更是符合软件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
本书作者一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担任教学工作,进行了大量教学探索和研究,在此感谢北航软件学院在成书过程中提供的各种宝贵资料和建议。
由于能力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同仁和广大读者朋友给予批评指正,也希望各位能将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与我们交流分享。
编者
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