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刘德寰、傅杰、崔凯等著的《没有极限的未来(手机人全面解构产业)》采用了全产业链扫描的视点,为读者呈现了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全景画卷,同时也加入了全球最新的学术思想作为参照。让人从有限、具象的现实工作体验中抽身出来,俯瞰整个行业的发展,犹如仰望星空时,感知到自我的存在和意义。
该研究中对中国消费者的聚类分析尤其具有参考价值。在影响中高端人群的核心人群研究中,本书发现了“技术红颜”族群的信息扩散能量,进而令我们举一反三地在实战中发现了“技术草根”的巨大引爆力。小米手机正是聚焦了他们的需求,才迅速获得了令人垂涎的规模市场。
内容简介
作译者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会长,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市场研究分会会长,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副主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社会学博士,著名市场研究专家,28年市场研究经验。研究领域主要有:大数据挖掘,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研究(手机人、电子商务、网络游戏、数字阅读、社会化媒体、LBS、互联网生活形态研究等),品牌研究,满意度研究,商业地产、汽车、媒介、时尚研究,市场与媒介分析,市场研究方法等。
2007年被选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百人工程”学者,2010年著作《年龄论》获得教育部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主要著作有《年龄论》、国家重点教材《现代市场研究》(主编)、《市场调查教程》(合著)、《市场调查》、《社会调查的理论基础与实用方法》(合著)、《中国人读书生活透视》(合著)、《希望工程调查》(合著)、《正在发生的未来:手机人的族群与趋势》、《银行业的互联网之路》、《透视电商:网络购物消费者研究》、《颠覆与重整:手机人的群落与游牧》及《湖南与阅读》等:自1990年以来,共从事各种科研项目30多个,市场研究项目100多个,处理各种类型数据,260多种。
傅杰
九易广告创始人兼总经理,中国传媒大学MBA营销管理课程客座教授。硕士学历,曾游学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西北大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品牌、移动互联网及营销管理。一告从业二十年,其中致力于服务移动通信及互联网行业十八年,拥有丰富的整合营销传播实战经验。曾担任中国移动客户专刊《世纪虹》主编5年,并带领团队完成“沟通从心开始“:中国移动企业形象、“动感地带”:年轻人的第一通信品牌、“沟通100”:消费者接触点整合、“G3”:引领3G生活、“MM”:手机上的商场等案例,其中,“沟通从心开始”和“天涯若比邻”荣获美国奠比金奖及纽约《广告时代》颁发的全球年度最佳创意大奖,开创了中国本土创意公司获得国际创意大奖的先河。
崔凯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师从刘德寰教授。研究方向为传播学研究方法、互联网用户研究。2010年中国市场研究宝洁论文奖学生组—等奖,201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目录
推荐序2:没有极限的未来
自序:昨天之前的世界
绪论
一、 什么是“手机人”
二、 手机和它代表的时代
三、 族群和正在发生的未来
四、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第一章手机人时代大趋势
第一节手机人产业大趋势
一、 手机进入“无所谓品牌”时代
二、 移动互联网入口环岛化
三、 移动互联网入口之争
第二节社会大趋势:聚焦与分化并行
一、超级APP诞生
二、 社会化媒体名人过剩
三、 空间解构待完成
第二章手机与系统那些事
第一节手机人的品牌样板
第二节手机的智能化运动
序言
电视在开始进入民众生活的时候,人们对它的焦虑和今天的手机(或者说移动互联网)是类似的,同时作为电视观众和社会学家的波兹曼,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娱乐至死》。
我,同时作为一个手机人和移动互联网的从业者,来为刘德寰博士的《没有极限的未来:手机人全面解构产业》狗尾续貂地写上这几行字,是想说:正是对社会、对生活的观察和反思,成为了技术的镜子,让技术最后沉淀为文明。手机到底会变成什么样?2003年时,我相信邓裕强所说的:手机会超越电脑,成为人们最主要的联网终端。我们联手创业,用了十年时间,向全世界的互联网创业者、手机公司、逐步加入的用户证明了这件事,久邦数码也成为了全球第一家移动互联网上市公司。而我、刘博士、你……都变成了手机人。
手机还在变。NIKE的每一双球鞋都可以接入互联网,你安装一个它的APP就可以用手机看到自己的运动状态,并且学习到更好的、更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我打算给NIKE一个价值10亿美元的点子:把球鞋的记录、联网技术集成为一个小贴片,那样即使是Adidas的用户,一样变成了NIKE的用户。商业成功的背后,是全世界的运动者都可以用移动互联网帮助自己改善锻炼方式。
手机就是那个魔术师。它是信息世界的KEY,它会是你和信息世界的映射。
张小龙不让微信有电脑版、PAD版(网页版只是为临时电脑前的操作而设立),因为他希望信息是实时的,电脑和PAD无法保证实时。我认同这样的产品设计思路,因为信息技术的趋势是:人和信息越来越实时同步,在未来,某一个孩子最近几月长个儿的速度,会直接影响到他选择的服装供应商的服装款式大小。
手机让这些事情发生。会带来更大的变化吗?我想,会的。比如说:会不会再造国籍?手机把社交网络塑造为信息世界的基础设施,就像自来水管道,没有极限的未来———手机人全面解构产业交网络又把人们凝聚成一个个部落,这些部落交错散落,跨越民族和国家……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用来自哪个国家来区分人群呢?未来到底会怎样,没有人知道。我唯一知道的是,当未来变成现实,就会有更远的未来在前方等待。
张向东久邦数码(3G门户&Go桌面)总裁
作者其它作品
银行业的互联网之路
- ¥59.00
- ¥41.30
- 正在发生的未来:手机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