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闲话中医“补液”
“秘方”不秘
从中医后继乏人说起
吃药与“吃药”
小炷焚膏
“只将食粥致神仙”
“不服药为中医”
救救传统丸散膏丹
从韩剧《大长今》中“倒仓法”谈起
中医心理疗法杂说
两块废弃了的石碑
肥瘦之间
淡食千秋
就诊笔记
伏暑进补论
酷暑易着凉
话说“肾亏”
秋湿与秋燥
再谈秋湿与秋燥
谈谈中医的除病与养正
读“姜”联想
两种思路一样情怀
膏方治病记
吃的学问
“治未病”与“倒仓法”
心态与治病
“与狼共舞”
我为附子呼号
春夏养阳
郑板桥书法与中医流派
脉下说真
谈谈中医体质分型
说说人参
鲜药消亡的悲哀
信医不信巫
流派与源头
岁暮养心
中医与书法
曾经的路
茶能“清头目”
“开掘宜深”
养生在心
秋天吃生梨
向兰州佛慈药厂致敬
一张五十五年前的旧药方
台北医事琐记
膏方问对
吸烟与coPD(慢阻肺)
南“膏”北移
说说中医“调理”
中医不只是“调理、调理”
从中药计量改制说起
张聋聱与淡豆豉
落寞的唐代医学
淡定养生
治病与治体
搭脉知多少
中药忌绿豆?
饭量与药量
被遗忘了的名医汪成孚
“南山小筑”的尘封往事
“但愿人长久”
旧梦客京华
临池颐养
远足长精神
国人体质辨
养生琐说
体形与健康
我是附子迷
阴虚只能生内热?
“允执厥中”与中医
被蒙冤了的《局方》
漫话大黄
“上工治未病”
“活到一百岁”
医生的字
中医治“体”
酷暑清心记
在严苍山临床传承基地启动时
中医传承与“三驾马车”
地黄杂说
两个框架两种思维
灵兰琐说
附录
行医缘结陆俨少
断肠忆恩师——严苍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与裘沛然先生三十年相聚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