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为了让自己的思考可以影响更多的人,作者尽量用“简白”的语言将道理说明白,并力求让文字变得生动、易读。这不是在宣讲某种教义,也不是在解释某些条文,甚至也不仅仅是在勾勒法治下的阴影,而是在竭力捍卫正义的底线。也正因如此,作者的文字中流淌着热血,也夹着悲鸣。
作者脚下有泥土,肩上有担当,心中有大爱……
作译者
主要研究领域:刑事诉讼法学、司法制度、律师制度。兼任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副所长、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纠纷解决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
已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学家》、《法制日报》、《检察日报》、《法学家茶座》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和学术随笔110余篇,主编和撰写法学著作、教材2赊部。
主要作品:《失灵——中国刑事程序的当代命运》、《[刑事诉讼法]法律法规精释》、《有一种力量——转型社会的法治细节》、《程序合法性研究——以刑事诉讼法为范例》等。
目录
法心
法律人需要泥土精神/2
“那一刻”,我们如何选择/7
法律兴亡,“我”的责任/13
裁判者靠什么认知事实——电影《罗生门》观后/20
腐败的社会根源/31
人们因何聘请律师/35
正义从哪里来/38
减弱刑事诉讼的“殃及效果”任重道远/43
法眼
大案走向“真辩”/52
公诉人的角色担当/60
平常心看待“否认指控”/65
落马贪官“只收不送”?/68
相互信任才能“有效辩护”/72
聂树斌案能不能认定为错案/77
比冤狱更可怕的是/82
没有发现真相也能实现正义/89
“死刑保证书案”的反思/99
同类热销商品
罗马法原论(全两册)
- ¥106.00
- ¥113.00
- 古代法
- 英国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