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王丹
- 丛书名: 实践取向型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刘淼主编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89593
- 上架时间:2014-4-20
- 出版日期:2014 年3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33
- 版次:1-1
- 所属分类:教育 > 教师用书 > 教学论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文法类 > 教育学
内容简介
《幼儿音乐教育与活动指导》共八章,分别为:音乐与幼儿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活动计划与设计,幼儿歌唱活动的教学指导,幼儿律动活动的教学指导,幼儿节奏乐活动的教学指导,幼儿欣赏活动的教学指导,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评价,幼儿音乐教育流派。
《幼儿音乐教育与活动指导》适合学前教育专业本、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远程教育学员培训用书,还可供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音乐与幼儿音乐教育
第一节 音乐与幼儿音乐
一、音乐
二、幼儿音乐
第二节 幼儿音乐教育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
二、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
三、幼儿音乐教育的原则
四、幼儿音乐教育的途径
第二章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计划与设计
第一节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计划
一、活动计划的要求
二、活动计划的制订
三、活动计划的分类
第二节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的设计
二、活动结构的设计
三、活动方法的设计
书摘
一、活动目标的设计
(一)活动目标设计的原则
活动目标的设计是教育活动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一般来说,活动目标既是对活动结果的预示,也是结合活动内容的特点对幼儿提出的具体要求。设计活动目标要注意以下几点。
体现发展性。必须针对幼儿最近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向,如针对幼儿在歌唱时喜欢用嗓音大声吼唱或喜欢抢节奏唱的情况,教师在组织音乐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目标,纠正幼儿歌唱中的坏毛病和不良习惯,以向着音乐教育目标要求的方向发展。使目标既适应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能够促进幼儿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体现系统性。强调目标包括音乐知识、技能的获得与音乐感的发展,学习技能的获得与学习能力的发展,情感智能与积极的个体、社会性的发展等三方面的内容。要克服单一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目标的旧观念,努力做到在考虑审美情趣目标的同时,将音乐知识、技能获得的目标摆在一个适当的能够起积极配合作用的位置上。对于新教师而言,不失为一种快速有效地学习如何表述音乐教育活动目标的好办法。
体现系列化。具体的音乐教育活动目标是上一级目标的具体化和展开,必须与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保持一致。同时,它又是最具体的目标,具备可操作性。如中班的欣赏活动《秋》,活动目标是:(1)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2)知道乐曲分三个乐章,并能用语言、身体动作等表达对乐曲的感受;(3)增进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上述第三个目标,正是本单元的主题“秋天的故事(自然)”的具体化和展开;第一和第二个目标符合中班的总体目标“集体进行律动活动,体会美感,愉快地进行游戏”。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层层的具体化逐步落实到每个教育过程中的。因此,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必须依据教育目标,努力通过低层次目标的实现而最终达到高层次目标的实现,最终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体现行为化。必须将幼儿或教师作为行为发出的主体。陈述时主语可以不出现。如歌唱活动《咏鹅》的活动目标为:学习用不同的方式来演唱和表现歌曲《咏鹅》;迁移生活经验,并探索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体验歌曲的情境,愿意与同伴共同参与音乐活动。这三个目标均是以幼儿作为行为发出的主体,这样容易使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清楚地把握目标,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有利于目标的实施。
(二)活动目标的表述
1.表述的原则
第一,强调目标包括音乐知识、技能的获得与音乐感的发展,学习技能的获得与学习能力的发展,情感智能与积极的个体、社会性的发展三方面的内容。
第二,必须针对本班幼儿最近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向,如针对最近本班幼儿在歌唱时喜欢大声吼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目标,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以向着音乐教育目标要求的方向发展。
第三,必须恰到好处地发掘和利用原有音乐教材的教育潜力。符合2-6岁幼儿学习的音乐作品很多,由于各种原因,幼儿教师不可能作广泛的搜集和选择。因此,就要对手头现有的音乐教材进一步挖掘,选择适合该年龄班幼儿现阶段音乐活动需要的教材内容,并制定适宜的目标。
2.表述的要求
第一,必须固定将幼儿或教师作为行为发出的主体。陈述时主语可以不出现。如歌唱活动“大鞋和小鞋”(金潮词,汪玲曲)的活动目标为: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强弱,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节奏,初步认识节拍;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敲击椅子,以表现音乐节拍的强弱;乐于参加探索和表演并能按要求合作。这三个目标均是以幼儿作为行为发出的主体,这样容易使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清楚地把握目标,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有利于目标的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