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国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教程
- 定价:¥168.00
- 校园优惠价:¥147.84 (88折) (马上了解)
- 评分:




(已有0条评价)
- 促销活动:
- 此商品暂时缺货(可留下联系方式,到货将第一时间通知您)
-
如果您急需团购,可点击“团购急调”按钮将此书加入购物车,由客服人员为您协调调货!
>> 查看详细说明
信息提示
关闭
如果您急需团购,可点击“团购急调”按钮将此书加入购物车,由我们的客服人员为您协调调货!
- 团购订单标准如下:
- 单品满30册可选择团购服务。
- 提交团购订单后,服务人员会主动和您联系,并根据您的会员等级、购买数量、金额、时间、配送要求等情况和您协商,以促成最终的成交。
- 有关团体购书的任何问题请随时联系:(010)63970506
编辑推荐
为了指导参加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系统地复习有关专业知识和标准规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依据《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大纲》组织编写了《全国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教程(2014)》(主编宋玉普)。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将考试要求的最新标准规范与例题相结合,重点介绍标准规范内容,例题多选用历年考试的类似试题,通过例题解析,使考生加深对标准规范的理解和运用,以巩固考生的专业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书中例题既标明本书的节号,同时标明相应规范的节号,以便对照理解现行的最新规范。复习中应以标准规范为重点,同时注意掌握解题的关键思路。
内容简介
《2014全国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教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组织,由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承担具体的编写任务。
《2014全国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教程》在编写过程中,按照2013年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大纲的要求,紧密结合最新版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突出了考试的基本要求和考试导向,并按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大纲要求的深度和广度,结合历年的考试真题对考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便考生熟练掌握考点的同时熟悉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实际的应考能力。全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为荷载和地震作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和木结构,地基与基础,高层建筑结构和高耸结构,桥梁结构。
《2014全国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教程》是参加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人员的必备考试用书。同时由于内容的全面性和实用性,本书也可供土木工程方面的设计、施工和监理人员在工作中参考使用。
目录
《2014全国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教程》
前言
第1章 荷载和地震作用
1.1 荷载分类和荷载效应组合
1.1.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
1.1.2 荷载组合
1.2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
1.2.1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
1.2.2 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
1.2.3 屋面活荷载
1.2.4 屋面积灰荷载
1.2.5 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荷载
1.2.6 动力系数
1.3 吊车荷载
1.3.1 吊车竖向和水平荷载
1.3.2 多台吊车的组合
1.3.3 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
1.3.4 吊车荷载的组合值、频遇值及准永久值
1.4 雪荷载
1.4.1 雪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雪压
1.4.2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1.5 风荷载
1.5.1 风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风压
1.5.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1.5.3 风荷载体型系数
1.5.4 顺风向风振和风振系数
1.5.5 横风向和扭转风振
1.5.6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经验公式
1.5.7 阵风系数
1.6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1.6.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没防标准
1.6.2 地震影响
1.6.3 场地和地基
1.6.4 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规则性
1.6.5 结构体系
1.6.6 结构分析
1.6.7 非结构构件
1.6.8 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1.6.9 结构材料与施工
1.6.10 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
1.6.11 建筑物地震反应观测系统
1.7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1.7.1 般规定
1.7.2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1.7.3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1.7.4 截面抗震验算
1.7.5 抗震变形验算
1.8 内力分析方法
1.8.1 力法
1.8.2 力矩分配法
1.8.3 静定桁架的计算方法
1.9 温度作用
1.9.1 般规定
1.9.2 基本气温
1.9.3 均匀温度作用
1.10 偶然荷载
1.10.1 般规定
1.10.2 爆炸
1.10.3 撞击
参考文献
第2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
2.1 基本设计规定
2.1.1 般规定
2.1.2 结构方案
2.1.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2.1.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2.1.5 耐久性设计
2.1.6 防连续倒塌设计原则
2.1.7 既有结构设计原则
2.2 材料
2.2.1 混凝土
2.2.2 钢筋
2.3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3.1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
2.3.2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3.3 双筋矩形截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3.4 t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4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4.1 概述
2.4.2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4.3 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4.4 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正截哂承载力计算
2.5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5.1 概述
2.5.2 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
2.5.3 大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5.4 小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5.5 对称配筋双向偏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
2.6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2.6.1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2.6.2 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2.6.3 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2.7 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
2.7.1 受扭构件截面限制条件
2.7.2 不需进行构件受剪扭承载力计算的条件
2.7.3 受扭构件的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
2.7.4 纯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计算
2.7.5 在轴向压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扭承载力计算
2.7.6 在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构件受剪扭承载力计算
2.7.7 在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2.7.8 多项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的承载力计算
2.7.9 协调扭转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计算
2.8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2.8.1 不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的板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2.8.2 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的板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2.8.3 矩形截面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2.9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2.9.1 截面尺寸限制条件
2.9.2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2.10 疲劳验算
2.10.1 基本假定
2.10.2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疲劳验算
2.10.3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疲劳验算
2.11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2.11.1 裂缝控制等级
2.11.2 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2,11.3 混凝土压应力、钢筋拉应力和预应力筋的等效应力计算
2.11.4 抗裂验算
2.11.5 变形验算
2.12 构造规定
2.12.1 伸缩缝。
2.12.2 混凝土保护层
2.12.3 钢筋的锚固
2.12.4 钢筋的连接
2.12.5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2.13 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
2.13.1 板
2.13.2 粱
……
第3章 钢结构
第4章 砌体结构与木结构
第5章 地基与基础
第6章 高层建筑结构和高耸结构
第7章 桥梁结构
参考文献
前言
为了指导参加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系统地复习有关专业知识和标准规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依据《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大纲》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将考试要求的最新标准规范与例题相结合,重点介绍标准规范内容,例题多选用历年考试的类似试题,通过例题解析,使考生加深对标准规范的理解和运用,以巩固考生的专业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书中例题既标明本书的节号,同时标明相应规范的节号,以便对照理解现行的最新规范。复习中应以标准规范为重点,同时注意掌握解题的关键思路。
全书共7章,第l章荷载和地震作用,主要介绍荷载分类和荷载效应组合,楼面和屋面活荷载,吊车荷载,雪荷载,风荷载;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内力分析方法;温度作用;偶然荷载。第2章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介绍基本设计规定,材料,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疲劳验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构造规定,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梁板结构,单层厂房。第3章钢结构,主要介绍基本设计规定,受弯构件的强度及其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计算,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构件的连接计算、构造要求及其连接材料的选用,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组合板及混合结构设计,钢结构的疲劳计算及其构造要求,塑性设计的适用范围和计算方法,钢管结构计算,钢结构的防锈、隔热和防火措施,钢结构的制作、焊接、运输和安装,单层钢结构厂房抗震设计。第4章砌体结构与木结构,主要介绍砌体的分类及其力学性能,基本设计规定,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的设计方法,配筋砖砌体的设计方法,配筋砌块砌体的设计方法,砌体结构的构造要求,砌体结构构件抗震设计,常用木结构的构件、连接计算和构造要求。第5章地基与基础,主要介绍地基基础设计原则,土的工程性质指标和岩土的分类,土中应力计算,地基最终变形量计算,挡土墙土压力与稳定性分析,地基承载力计算,岩土工程勘察简介,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桩基础设计,软弱地基处理,场地、液化与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第6章高层建筑结构和高耸结构,主要介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高层结构计算分析,框架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设计,框架及板柱一剪力墙结构设计,简体结构设计,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混合结构设计,高耸结构设计,多层和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第7章桥梁结构,主要介绍桥梁结构的总体布置,桥梁结构设计荷载及荷载组合,钢桥基本构件的设计与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梁式桥的设计计算,桥梁墩台的设计,桥梁支座设计与计算,桥梁抗震设计。
本书作为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参考书,同时对从事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的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的师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土木工程中的基本规范也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大连理工大学宋玉普(前言,第l、2章)、王立成(第2章)、殷福新(第3、6章)、徐博瀚(第4章)、郭莹(第5章)、车轶(第6章)、李文武(第7章)。全书由宋玉普任主编,王清湘、张哲任副主编。
本书在编写和审校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马宝民、清华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王昌兴、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薄占秀、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李庆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杨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薛慧立、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贾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副处长王平以及机械工业出版社建筑分社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他们为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对于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热忱地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1月于大连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