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兰建军 伦向敏 关硕
- 丛书名: 高等院校规划教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列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52225
- 上架时间:2014-3-6
- 出版日期:2014 年2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61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 > 单片计算机
编辑推荐
《单片机原理应用与Proteus仿真》由兰建军、伦向敏和关硕编著,单片机作为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发展分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的自动检测和控制等领域。单片机的发展非常迅速,在短短几十年中,已经发展到上百个系列近千个机种。MCS一51系列单片机作为单片机的典型代表,以其功能强大、结构简单等优点,在单片机市场中仍占有很大的份额。为了以简单的单片机来说明复杂的单片机系统设计,本书以Intel 8051单片机为例,从单片机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明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单片机原理应用与Proteus仿真》由兰建军、伦向敏和关硕编著,全书以Intel 8051单片机为例,介绍了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串行通信)、指令系统以及单片机和外围器件的硬件扩展和接口程序设计。随着EDA技术和C语言在单片机系统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为了增强本书的应用性和实用性,还特别介绍了Keil C51程序设计方法和基于Proteus软件的单片机虚拟仿真技术,并给出了大量的应用实例。本书内容精练、实例丰富,所有的应用实例都配有详细的硬件电路原理图和软件源程序。
《单片机原理应用与Proteus仿真》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可作为各类工科院校自动化、计算机、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单片机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与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用书。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第1章单片机技术基础
1.1单片机概述
1.1.1单片机定义
1.1.2单片机特点和应用
1.1.3单片机技术的发展
1.1.4MCS-51单片机系列
1.1.5单片机选型
1.2单片机内部结构
1.2.1CPU
1.2.2存储器结构
1.2.3I/O接口
1.38051引脚及其功能
1.3.1电源与时钟引脚
1.3.2控制引脚
1.3.3I/O接口引脚
1.4并行口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1.4.1P0口
前言
在内容编排方面,全书共11章。第l章介绍单片机基础知识,包括单片机发展概述,单片机内部结构和功能引脚,并行口工作原理和单片机开发与调试等基本知识。第2章介绍单片机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包括寻址方式,指令介绍,指令执行过程和汇编语言程序结构等。第3章介绍KeilC51程序设计,包括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概述,C51程序设计基础,以及单片机资源C51访问。第4章介绍Proteus虚拟仿真技术,包括noteus中的原理图设计、电子设计与仿真以及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第5章介绍中断系统,包括中断的处理和中断程序设计,Proteus中的外部中断设计与仿真。第6章介绍定时/计数器,包括定时/计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及其设置,最后在Proteus中进行了实例设计与仿真。第7章介绍串行通信技术,包括串行通信的暴本概念,串行口的结构、控制和工作方式,并给出了双机通信应用实例。第8章介绍单片机的存储器扩展,包括存储器扩展和I/O端口的基本应用与扩展。第9章介绍单片机系统接口扩展及应用,包括人机接口的键盘和显示接口扩展,以及模拟量输入/输出接口扩展。第10章介绍单片机串行扩展和功率接口技术,主要包括单总线、SPI总线接口技术以及常用的功率接口技术等,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实例。第11章主要介绍.Proteus中进行综合应用实例的设计和仿真。
为了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本书第5-第7章介绍了单片机内部主要功能部件的应用实例,同时给出了汇编语言和C语言源程序,因此可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同时为了兼顾篇幅和实际应用需求,第8-第11章的应用实例只给出了C语言源程序。本书中给出的所有源程序都在Proteus和实际硬件电路中仿真和运行通过,读者可以直接参考和借鉴。
本书部分图中的元器件符号为Proteus自带符号,表示方法与国标有所不同。读者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本书的第1章、第4章、第6章、第8章、第9章和第10章由兰建军编写,第2章、第3章和第11章由伦向敏编写,第5章和第7章由关硕编写,全书由兰建军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兄弟院校部分教材的内容,得到了相关院校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妥和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和指正。
编者
书摘
单片机均配有丰富的指令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要求,特别近年来随着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的控制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4.低功耗
随着单片机嵌入式应用的不断普及,在手持设备场合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因为采用电池供电,所以要求单片机的功耗和供电电压朝着更低的方向发展,目前部分单片机的供电电压已经降到0.9V以下,休眠模式下的电流消耗低于50uA,大大降低了电能的消耗,延长了电池的更换或充电周期。
由于单片机具有上述的诸多特点,使其在家用电器、自动测控系统、智能仪器、机器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单片机应用的几个主要领域如下。
1.工业自动化领域
单片机因I/O线多、指令丰富、逻辑操作能力强等优点,在工业自动化行业,无论是检测还是控制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既可进行单机控制,还可作多级控制的前端处理机,应用领域相当广泛。
2.智能仪器仪表领域
这是国内目前应用单片机最多、最活跃的领域。在各类仪器仪表中(包括温度、湿度、流量、流速、电压、频率、功率、厚度、角度和长度测定等),引入单片机,使仪器仪表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功能大大提高。
3.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
该领域主要以家电方向应用最为普遍,因为家电产品的智能化是必然的趋势,因此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子秤、便携式心率监护仪、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磁炉、微波炉、空调、家用防盗报警器等产品也是层出不穷。
4。通信领域
现有许多的单片机都具有相应的通信接口(如串行通信接口、CAN总线接口和以太网接口等),为单片机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设备中的应用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如通信过程的调制解调器、程控交换技术、电话自动分路器等方面。
1.1.3单片机技术的发展
白20世纪70年代单片机诞生以来,以8位单片机作为起点,单片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6-1978年)
该阶段是低性能的8位单片机发展阶段,以Inte|公司的MCS-48系列单片机为典型代表,这一阶段的单片机主要以8位单片机为主。
2.第二阶段(1978-1982年)
该阶段是高性能8位单片机发展阶段,以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单片机为典型代表,在48系列单片机基础上,完善了外部总线,改善了内部结构,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