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余文泉
- 丛书名: 高等学校消防指挥专业规划教材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54854
- 上架时间:2014-3-3
- 出版日期:2014 年2月
- 开本:16开
- 页码:316
- 版次:1-1
- 所属分类:法律 > 法律考试 > 法学教材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文法类 > 法律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法理学
第一节 法的概念
第二节 法的运行
第三节 法的发展
第四节 法的作用
第五节 法的价值
第二章 宪法
第一节 宪法概述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制度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 国家机构
第五节 国旗 国歌 国徽 首都
第三章 民法
第一节 民法概述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
第四节 人身权
第五节 物权
第六节 知识产权
书摘
著作权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著作权权利主体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作者以外的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根据合同、继承关系等成为的著作权人。
著作权法律关系主体有以下几类:①公民。②法人和非法人单位,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意志进行创作,并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③外国人,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享有著作权。④国家,一般情况下,国家不作为著作权人,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国家接受已故作家遗赠作品,或将某些作品依法收归国有,或古籍作品无作者或作者不明等,由国家享有著作权。国家享有的著作权,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代表国家行使。
著作权法律关系内容包括著作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方面,著作人身权利由作者终生享有,不可转让、剥夺和限制,主要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持作品内容完整权。著作财产权利与作者人身可分离,且可转让,作者死亡后,其继承人可依法继承。著作财产权利主要有:复制权、出租权、发行权、表演权、播放权、展览权、演绎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著作权法律关系客体是作品,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可充当著作权法律关系客体的作品必须具备以下要件:①具有一定的独创性;②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侵害著作权行为主要表现为:①剽窃;②擅自发表;③侵占他人作品;④强行署名;⑤歪曲篡改他人的作品;⑥擅自使用;⑦擅自复制;⑧擅自制作、传播;⑨拒付报酬;⑩其他侵害著作权行为。
侵害著作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可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的形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行政责任主要有警告,责令停止制作和发行侵权复制品,没收非法所得,没收侵权复制品及制作设备和罚款。侵害著作权行为情节严重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并应处罚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侵权人或侵权单位就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二百一十八条对此作了规定。
三、专利权
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对该专利制造、使用或者销售的专有权和专用权。专利权的法律特征是:①专利权具有独占性。②专利权具有公开性。③专利权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法授予。
我国专利权法律关系主体可分为:①自然人。②法人。③共同发明人。④合法受让人。⑤外国人。专利权法律关系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外观设计要取得专利只要具备新颖性。
专利权人的权利中,人身权利主要是署名权和获得奖励权。财产权利主要有专有实施权、转让权、放弃权、标记权。专利权人的义务是缴纳专利年费和不得滥用专利权。
侵害专利权的行为有:①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②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③擅自向外国申请专利,泄露国家重要机密的行为。④侵夺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法规定的其他权益。⑤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及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的行为。根据不同的侵权行为,我国专利法规定了不同的保护方式。
四、商标权
商标权又称商标使用权,是指商标所有人在法定期限内,对其经核准注册的商标所享有的独占地使用和处分的权利。我国商标专用权的取得采取注册原则,非注册商标不能享受专有性和排他性,不受法律保护。
商标权具有以下特征:①商标权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②商标权的专有程度较专利权低。③商标权具有时间性。④商标权具有地域性。
商标权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就是商标权人,包括申请商标注册并经主管部门依法核准,取得商标专用权的人和经合法转让而取得商标专用权的人。根据《商标法》的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业者、外国人和外国企业、个人合伙依法可申请商标注册,成为商标权人。商标权人的权利有商标专用权、注册商标转让权、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权利;商标权人的义务是对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法定注册商标的商品,未经注册不得销售,缴纳规定的各种费用。商标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注册商标,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用文字、图形或二者组合的一种用以区别商品的标记。商标使用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使用注册商标的,应当标明“注册商标”或者注册标记。
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有:①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③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④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商标注册人的专用权受到侵害时,可以依行政程序请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依诉讼程序请求司法机关予以法律保护。
五、发明权、发现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
发明是经发明人创造的前人所没有的、先进的、经过实践证明可以应用的重大科学技术新成就。发明权是发明人对其发明创造的科学技术成果依法所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发现是指发现人对自然现象、特性或规律提出的前所未有的阐述。发现权是发现人对其发现依法所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同类热销商品
理论犯罪学(原书第5版)
- ¥30.00
- ¥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