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本书有两种封面,随机发放:
内容简介
本书编写按照实际操作的线性顺序安排,对于电视摄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构图、灯光、录音等内容分别以独立章节做了专门介绍。附录包含了相关词汇的翻译与解释,读者通过简单检索就可以理解一些貌似复杂的专业术语。
本书在保持叙述严谨的前提下,做到文字直自易懂,使读者将有限精力集中于电视摄像的操作实践,避免过多纠缠于一些生僻的专有名词、行业术语和不清晰的表述。
本书既可以作为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电视从业者的参考用书。
作译者
王瀚东,哲学博士,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电视研究会副会长;曾先后在澳大利亚、德国、美国、新西兰、英国等地访学:著有《亚洲电视新景观》、《美国受众成长记》(译)、《狐狸也疯狂:福克斯新闻与CNN竞争内幕》(译),《电视摄像的理论与实务》等。
目录
第一节 摄像之前的影像
第二节 摄像与时间
第三节 学习摄像的条件
第四节 学习摄像的方法
第二章 走近摄像机
第一节 摄像机的构造与分类
第二节 摄像机镜头及其特性
第三节 摄像机的支撑工具
第四节 摄像机的记录介质
第三章 摄像机的使用
第一节 电视摄像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电视摄像的方法与技巧
第三节 不同语境下电视摄像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 固定镜头及运动镜头的拍摄
第一节 固定镜头
第二节 电视摄像中的运动形式
第三节 综合运动镜头
第五章 灯光照明与话筒录音
第一节认识照明光线
书摘
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同样适合于摄像活动。摄像离不开体力的付出,不仅需要携带足够的摄像设备、道具等器材,更需要在长途跋涉中拍摄不同的场景。这些都要求我们具有良好的体魄。
新闻采访的线索不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有很多是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摄像师随时投入工作,有时甚至连续作战,这对身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完成一部完整的摄像作品,不管这部作品是纪录片、电视新闻还是访谈录等,都需要我们拍摄足够多的场景和镜头,需要在很多地方进行拍摄。如果有些场景第一次拍摄不令人满意,还需要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拍摄,直至达到最好的效果。一次次的重复拍摄对摄像师来说也是巨大的体力考验。
三、充分的准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关键。摄像师在拍摄前需要有各种物质上的准备和心理上的准备。
业内人士说过,电视节目的创作无法“空手套白狼”,必须“五子登科”,要有“班子”、“票子”、“机子”、“本子”、“车子”,也就是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摄制队伍,基本的经费保证,性能良好的摄像机,优秀的剧本或拍摄提纲,以及提供机动拍摄条件的交通工具或者移动轨等专业设备。现在媒介生态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基本的物质保障还是不可缺少的。
(一)资金准备
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小型的新闻节目拍摄使用电视台的摄像机、编辑设备、交通工具等,一般无需刻意申请拍摄经费,但各类的大型纪录片、电视剧、专题片等拍摄之前必须做好预算,避免拍摄中出现资金缺口。
做预算时必须对电视节目拍摄制作全过程涉及的所有经费进行仔细估算,同时还必须预留部分机动资金应对意外情况。可以按照制作人员薪酬费用、差旅费、通信费、食宿费、后期制作费、办公杂费、保险费、资料费、不可预计的意外费用等项分别核算。预算经费必须科学合理,根据作品本身的情况、规模、拍摄时间等综合考虑,太少可能会影响节目的顺利完成,但狮子大开口式的巨额预算将极大地增加申请经费的难度,导致无钱开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