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t
内容简介
《风电场工程》内容全面,通俗易懂,集专业理论性、系统完备性、工程实用性于一体,期望为我国风电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风电场工程》可作为高等院校风电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和风电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1
1.1 国内外风电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
1.1.1 国外风电概况1
1.1.2 国内风电概况3
1.2 变速恒频风电技术5
1.2.1 异步发电机变速恒频风电系统6
1.2.2 交流励磁双馈式发电机变速恒频风电系统7
1.2.3 无刷双馈式发电机变速恒频风电系统7
1.2.4 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机变速恒频风电系统8
1.2.5 开关磁阻发电机变速恒频风电系统9
1.3 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9
1.3.1 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概况10
1.3.2 国外风电设备制造业概况14
1.4 海上风电场简介17
1.4.1 海上风能的优点18
1.4.2 国内海上风电发展概况18
1.4.3 国外海上风电发展概况21
1.4.4 海上风电设备制造业概况22
前言
我国幅员辽阔,陆疆总长达2万多千米,山峦起伏,还有18000多千米的海岸线,海岛密布,风能资源非常富集。大型风电基本上以集中并网风电场为主,这些风电场大多分布在电网薄弱的边远地区,已成为制约风电大规模有序开发利用的一个瓶颈和挑战。变速恒频风电技术代表当今最先进的风电技术,应用也最广泛,其中以双馈式交流励磁风电机组和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机组最具代表性。
风电场建设首先要进行风资源评估和宏观选址,然后在机型比选、年上网电量计算、机组容量选择和排列布置方面做科学论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最佳的风电场微观选址方案。已经建成的风电场,运行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比如各种类型的风电机组并网运行对电网的电压、无功、频率、稳定性影响,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问题、风电场电能质量问题,以及风电场的运行管理和风电机组的常见故障维护等,这些技术问题都需要从专业理论和工程实践两方面不断深入研究。本书梳理了上述技术问题,力求内容系统、完整,从多角度进行工程实.例研究和文献资料汇总,以拙见飨读者,期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本书选题来源于风电生产、运行、维护、测试的工程实践一线,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较系统地阐述了风电系统工程产业链各环节实用技术,具有一定普遍性和代表性。书中涉及的内容均进行了严格核对,算例都通过了仿真或工程测试验证,力争做到准确无误并方便读者查阅。
本书作者不仅理论基础扎实,而且大多来自风电生产、运行、开发领域的一线,将多年的科研积累和现场实践经验融入本书中。因此,本书不仅适于作为高等院校风电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研究生作为参考,同时适合从事风电场工程领域的科研、设计、运行、维护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第1章、第4章和第7章的大部分内容由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任永峰教授编写,第2章、第3章、第5章由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胡宏彬高工编写,第6章、第7章的一部分由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调度中心单广忠高工和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刘海涛高工编写,第8章由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薛宇工程师编写,第9章由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华北区
域运维中心贾轶军高工编写。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的多位研究生参与了前期文字、插图录入和后期的校对工作,分别是牛海伟、刘峰、徐少华、鞠天广、布赫、陈建、韩洲、陈明轩、孙伟、柳福、孟志宏,他们为本书的付梓出版奉献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本书撰写过程中,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陶军高工,华能呼和浩特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王立武高工对本书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在此谨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本书的完成也得益于前人所做的工作,在此对本书所参考的有关书籍、期刊、标准、技术文件等内容的原作者表示感谢。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6701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EET-11-1018)、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10037)、内蒙古自然科学博士基金项目(2011BS0903)、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风力机流固耦合及控制创新团队的大力资助,作者在此深表谢意。
本书得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付承桂编辑为本书的成稿和顺利出版倾注了大量精力,特此致谢。
限于作者的业务水平和学识经验,书中疏漏、谬误与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殷切希望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