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李永华
- 丛书名: 建筑业“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实用技术精讲丛书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47078
- 上架时间:2013-12-25
- 出版日期:2014 年1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48
- 版次:1-1
- 所属分类:工业技术 > 汽车/交通 > 交通运输 > 综合
机械工业出版社分类专区 > 机工建筑分社 > 市政道桥与轨道交通
编辑推荐
本套丛书突出以下特点
技术先进、致力实用
概念准确、简明扼要
高屋建瓴、讲解清晰
内容简介
《轨道交通施工20讲》内容简明扼要,实用性强,可作为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人员的学习辅导用书。
目录
前言
第1讲 轨道交通工程概述
1.1 车站分类及施工简介
1.2 区间隧道施工简介
1.3 区间高架桥施工简介
1.4 轨道结构与施工简介
第2讲 区间高架墩台与基础工程施工
2.1 桩基础施工
2.2 沉井基础施工
2.3 明挖基础施工
2.4 墩、台、柱施工
第3讲 区间高架简支梁制造与架设
3.1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制造
3.2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制造
3.3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架设
第4讲 区间高架桥位制梁
4.1 支架法施工
4.2 移动模架法施工
4.3 悬臂浇筑法施工
书摘
在城市区域、交通要道及地上地下构筑物复杂地区,区间隧道采用喷锚暗挖法施工是一种较好的选择。隧道施工时,一般采用拱形结构,其基本断面形式为单拱、双拱和多跨连拱。前者多用于单线或双线的区间隧道或联络通道,后两者多用在停车线、折返线或喇叭口岔线上。采用喷锚暗挖法隧道衬砌又称为支护结构,其作用是加固围岩并与围岩一起组成一个有足够安全度的隧道结构体系,共同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保持隧道断面的使用净空,防止地表下沉,提供空气流通的光滑表面,堵截或引排地下水。
喷锚暗挖法隧道衬砌的基本结构类型为复合式衬砌。这种衬砌结构由初期支护、防水隔离层和二次衬砌组成。复合式衬砌外层为初期支护,.其作用是加固围岩,控制围岩变形,防止围岩松动失稳,是衬砌结构中的主要承载单元。一般应在开挖后立即施作,并应与围岩密贴。所以,最适宜采用喷锚支护,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锚杆、喷混凝土、钢筋网和钢支撑等单一或并用而成。
在干燥无水的坚硬围岩中,区间隧道衬砌也可采用单层的喷锚支护,不做防水隔离层和二次衬砌,但此时对喷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抗风化性能都有较高的要求。衬砌表面要平整,不允许出现大量裂缝。
在防水要求不高,围岩有一定的自稳能力时,区间隧道也可采用单层的模注混凝土衬砌,不做初期支护和防水隔离层。施工时如有需要可设置用木料、钢材或喷锚做成的临时支撑,在浇筑衬砌混凝土时将临时支撑拆除,以供下次使用。单层模注衬砌又称整体式衬砌,为适应不同的围岩条件,整体式衬砌可做成等截面直墙式和等截面或变截面曲墙式,前者适用于坚硬围岩,后者适用于软弱围岩。
根据区间隧道埋置深度及围岩特点,喷锚暗挖法又可分为新奥法和浅埋暗挖法。
(1)新奥法施工隧道:适用于稳定地层,应根据地质、施工机具条件,尽量采用对围岩扰动少的支护方法。岩石地层当采用钻爆法开挖时,应采用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技术,尽量减少欠挖、超挖。围岩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必要的支护,并使支护与围岩尽量密贴,以稳定围岩。围岩条件比较好时可简单支护或不支护。采用喷混凝土和锚杆作为初期支护时,一般先喷混凝土后打锚杆。
(2)浅埋暗挖法:主要是针对埋置深度较浅、松散不稳定的土层或软弱破碎岩层施工面而形成的。与新奥法相比,更强调对地层的预支护和预加固。因为地铁工程基本是在城镇施工,对地表沉降的控制要求比较严格。浅埋暗挖法支护衬砌的结构刚度比较大,初期支护允许变形量比较小。这样对保护周围地层的自承作用和减少对地层的扰动是必要的。
1.2.3 盾构法
在松软含水地层、地面构筑物不允许拆迁,施工条件困难地段,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隧道能显示其优越性:振动小、噪声低、衬砌精度高,衬砌质量可靠,防水性能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