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德)Jehuda Greener Reinhold Wimberger-Friedl
- 译者: 谢鹏程 李琳 杨卫民 焦志伟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41823
- 上架时间:2013-12-10
- 出版日期:2014 年1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69
- 版次:1-1
- 所属分类: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
机械工业出版社分类专区 > 机工机械分社 > 国际先进技术引进图书
内容简介
《精密注射成型工艺、材料和应用》适合精密注射成型专业人员参考,也可为相关专业职业院校师生学习提供帮助。
目录
1 精密注射成型1
1.1 引言1
1.2 精密成型的M-链1
1.3 尺寸完整性3
1.3.1 压力历程4
1.3.2 冷却应力6
1.3.3 收缩7
1.3.4 翘曲7
1.4 尺寸稳定性8
1.5 数值模拟10
1.6 小结11
2 制品尺寸与形状的不稳定性14
2.1 引言14
2.2 蠕变-回复:等温14
2.3 蠕变-回复:非等温15
2.4 伴随物理老化的非等温蠕变回复18
2.5 成型过程中复杂的载荷方式20
2.6 由快速测试预测长期尺寸不稳定性20
2.7 讨论21
书摘
目前,精密注射和注射一压缩成型技术可用于生产精密光学产品,如CD、DVD以及各种光学部件,具有的重要的技术意义。对于这些产品来说,翘曲和收缩是决定注射产品最终几何精度的关键,而双折射则影响光学产品的光学性能。在光学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控制影响翘曲的残余应力并使影响注射光学产品质量的双折射效应最小化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由于对聚合物在整个注射过程中涉及的复杂变化缺乏完全了解,预测残余应力以及双折射率难度很大。这些复杂变化过程包括充填阶段的非线性粘弹性变化、保压阶段的收缩、快速冷却阶段的非平衡热力学变化和体积松弛、凝固阶段的光弹性影响以及脱模后的线性粘弹性变化等。为了准确地估计残余应力和双折射率,需要一整套适当且严格的物理模型和相应的数值分析系统,用于消除高聚物所具有的这些复杂物理特性变化在整个注射过程中的传递现象。
本章将残余应力和双折射现象简单地划分为两类:流动诱导和热应力诱导。流动诱导的残余应力和双折射通常是由充填和保压阶段长链聚合物分子的形变,及后续冷却过程中的形变聚合物分子的不完全松弛所产生的。而众所周知的热残余应力,是指在材料某部分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应力。对于注射制品来说,热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是,制品在脱模后不均匀地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注射制品内部因受热不均引起的非均匀收缩。热双折射通常是指由于热残余应力引起的双折射。本文中大多是将这两种应力和双折射分开考虑和计算。充填和保压阶段的熔体流动和冷却在同一模具中同时发生,冷却阶段的冷却过程紧随其后,所以实际过程中流动应力双折射和热应力双折射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因此,通常建议系统地考虑聚合物在生产过程中的物理和热变化过程。但在整个注射周期中,如何综合考虑注射件中的应力和双折射现象目前并无定论。
为了对整个工艺进行综合分析,应该采用把在不流动温度以上的聚合物作为非线性粘弹性流体,不流动温度以下的聚合物作为线性粘弹性流体的方式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实现应力和双折射的连续计算。在流动状态下采用合适的非线性粘弹性模型和应力一光学法。相应地,在非流动状态下则应采用与密度松弛现象有关的线性粘弹性模型、光弹性模型以及体积理论来考虑聚合物的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