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王鲁杨
- 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电气电子类工程应用型“十二五”规划教材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40161
- 上架时间:2013-11-25
- 出版日期:2013 年11月
- 开本:16开
- 页码:155
- 版次:1-1
- 所属分类: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发电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工学 > 机械类
内容简介
《电能计量技术》共分9章,主要包括电能计量基础知识、电能表、电能计量用互感器、电能计量方式、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检查及退补电量计算、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检验与检定、电能计量中的反窃电技术和电能计量自动化技术,每章后均附有相应的习题。
《电能计量技术》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高等职业院校供用电技术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供电企业从事电能计量、用电检查、用电营业、报装接电、电能表修校等人员的培训教材。
目录
前言
第1章电能计量基础知识1
1.1电能计量装置的组成及作用1
1.2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及技术要求2
1.2.1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2
1.2.2不同类型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要求3
1.3电力营销电能计量子系统4
1.3.1电能计量子系统的特点4
1.3.2电能计量子系统的目标5
习题1 5
第2章电能表7
2.1电能表基础知识7
2.2感应式电能表12
2.3电子式电能表16
2.3.1电子式电能表的基本结构和测量原理16
2.3.2电能计量芯片18
2.3.3电子式电能表的误差及误差调整18
2.4各种电子式电能表20
2.4.1分时电能表20
前言
自2009年开始,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了大量的智能电表和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和推广,旨在建设高级计量架构,推动电能计量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能计量自动化技术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书的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密切结合电能计量工作的实际;二是反映电能计量技术的发展前沿。
本书的各部分都依据电力行业有关电能计量的标准及规范,诸如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825-2002《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供电营业规则》等。第1章介绍了各类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原则、电力营销电能计量子系统等,使读者对电能计量的技术要求、电能计量工作的特点及重要性等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本书的第2章重点介绍了智能电能表。智能电能表是具有电能计量、信息存储和处理、网络通信、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以及信息交互等功能的电能表,是智能电网高级计量体系中的重要设备。我国智能电网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对智能电能表产生了巨大市场需求。预计到2015年全国累计需安装5.11亿只智能电能表,其中更换需求为0.59亿只。感应式电能表是电能表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本书对其做了简介,以期读者对电能表的工作原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本书的第3~8章,是电能计量技术的基本内容,包括电能计量用互感器、电能计量方式、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检查及退补电量计算、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检验及检定、电能计量中的反窃电技术等。
本书的第9章介绍了电能计量自动化技术与智能电网的关系、电能计量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高级计量架构以及现阶段电能计量自动化技术——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本书由上海电力学院的王鲁杨担任主编,其中第1章、第2章、第5~7章及第9章由王鲁杨编写;第3章、第4章、第8章由南京工程学院的陈丽娟编写;上海电力学院的王禾兴、张美霞分别编写了第1章、第9章的部分内容;安徽芜湖县供电公司的张晓光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王鲁杨负责全书的统稿工作。
上海电力公司蒋心泽先生任本书的主审。蒋心泽先生在审阅中提出了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在此谨致衷心的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海电力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在本书完稿之际,对书末所列各参考文献的作者也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学识有限,编写时间又很仓促,书中一定有很多疏漏和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