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中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共包括9章内容,首先介绍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职业与职业发展、职业核心能力及相关知识,然后介绍了如何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最后介绍了职业核心能力评价机制。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每章里插入了大量案例学习和参考资料。
《中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有志了解和掌握职业核心能力的人士的参考用书。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职业与职业发展 1
第一节 职业及其相关知识 1
第二节 职业的分类及其相关知识 4
第三节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知识 8
第四节 择业观及其相关知识 12
第二章 职业核心能力 19
第一节 职业核心能力概述 19
第二节 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意义 20
第三章 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前提及模式 24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4
第二节 职业核心能力养成的规律及形成的阶段 35
第三节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 37
第四章 在理论教学中培养职业方法能力 40
第一节 自我学习能力 40
第二节 数字应用能力 43
第三节 信息处理能力 51
第五章 在理论教学中培养职业社会能力 69
第一节 与人交流能力 69
书摘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各种现象和事物总的看法,其中包括社会观、自然观以及伦理观、审美观等。也许有人说,我没有世界观。但这是不可能,只要有思想与意识,没有世界观的人是不存在的。只不过人的世界观有的是系统的,有的是零散的或某一方面的罢了。不管你是否承认,你的思想、言语、行动都受到你的世界观的支配,也就是你的世界观的反映。
1.世界观的形成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从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再到走向工作岗位,受到了各种思想的影响。人的思想认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有一个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列宁提出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充分反映了“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反映了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不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熏陶、感召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和建设者。
2.世界观的种类
世界观的形成受到社会制度、社会环境的制约,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心主义世界观。这两种世界观是截然不同、根本对立的。
(1)唯物主义世界观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客观性,承认人的精神、意识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
(2)唯心主义世界观否认世界的物质性,主张用精神的、意识的活动解释世界,宣扬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3.世界观的作用
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目的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两项任务都必须以世界观为基础,都必须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才能进行,不同的世界观对人们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是成功者,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骄傲自满;同样是失败者,有的人积极进取,有的人悲观消沉。
(1)世界观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一旦形成了某种世界观之后,就会用这些观点去指导自己的行动,从而使它成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方法论。
(2)世界观决定着人的人生观。怎样做人?人生道路怎么走?面对这些问题,世界观提供了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看法,为确定人生目的和态度提供了根本观点。
(3)世界观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好恶,体现了在价值问题上的选择和倾向性。世界观为人们在认知事物和现象中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原则,价值观是世界观的体现。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