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The TCP/IP Guide: A Comprehensive, Illustrated Internet Protocols Reference
- 原出版社: No Starch Press
编辑推荐
“我们读过的有关TCP/IP协议最全面的指南……极具可读性……强烈推荐。”
——Netowrk Worlk杂志
“TCP/TP新圣经,文笔流畅生动,妙趣横生。”
——Slashdot网站
“对于我们理解TCP/IP协议并将其应用于网络管理,本书将发挥令人难以置信的作用……真是一部令人赞叹的杰作……包罗万象而且通俗易懂。”
——JavaRanch网站
本书是TCP/IP领域难得一见的鸿篇巨制、新一代的权威著作,以内容全面深入、叙述透彻清晰,文笔幽默生动、图文并茂、富于人性化而享有盛誉。堪称TCP/IP和网络技术的百科全书。
书中不仅涵盖TTCP/IP经典主题和许多高级主题,还深入探讨了其他图书中难以找到的技术细节。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处处为读者着想,善于化繁为简,力求让各种层次的读者都能非常容易地理解书中讲述的主题。因此,本书无论对初学者还是专业技术人员。都是不可或缺的学习指南和参考著作。
中译本分为两卷出版,本书是第一卷,主要讲述网络技术基础,OSI参考模型和TCP/IP底层核心协议(包括PPP、ARP、IPv4、IPv6、IPNAT、IPSec、Mobile IP、ICMP、RIP、BGP、TCP、UDP等)。第二卷则主要讲述丁CP/IP应用层协议。IPv6的影响已经融入全书。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The TCP/IP Guide是TCP/IP领域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著作,书中对TCP/IP协议的原理和实现做了全面的介绍,涉及因特网中使用的各种最新的协议和技术。本书是其中译本的第一卷,分为“TCP/IP概述与背景知识”和“TCP/IP较低层的核心协议”两篇,共11部分49章,分别介绍了联网基础、OSI模型、TCP/IP协议族和体系结构、TCP/IP网络接口层协议、TCP/IP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连接协议、IP/IPv4、IPv6、与IP相关的特色协议、IP支持协议、TCP/IP选路协议(网关协议)、TCP/IP运输层协议等。本书层次结构清晰,配有大量的插图和表格来辅助文字表述,同时还辅以大量的“注解”、“要点”等,可读性极强。
本书内容广泛,易于理解,理论联系实践,是不可多得的TCP/IP方面的权威指南。
作译者
在少年时代我就对计算机产生了兴趣,14岁那年父母送给我一台苹果II型计算机作为礼物,这是我的第一台计算机。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没离开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领域。1989年,我获得了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铁卢市滑铁卢大学的应用科学学士学位。1993年我从麻省理工学院取得双硕士学位,分别是管理学和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EECS)专业。
做了短暂的“常规。技术工作后,我创作并在线出版了《PC指南》,这是一本内容广泛的PC技术参考书。1998年,我决定专职进行写作。《TCP/IP指南》是我更大的网络丛书项目的一部分,近10年来我一直在从事这个项目。我目前继续在为我自己和其他公司的各种项目从事技术写作和编辑工作。
你也许已经注意到这里缺少了些什么——没有显赫的证书。我不是《纽约时报》畅销书的作者,也不是在某所享有盛誉的长青藤大学呆够了25年的教授,更不是硅谷大公司的头儿。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只是个学习技术的学生,就像你一样。根据我这些年的经验,技术水平极高的人不在少数,却很少有人能成功地把自己的知识讲解清楚,让我能够理解。我的兴趣(以及我的技能)不在于成为一名专家,而是做一名教育工作者,把复杂的信息用合乎情理、易于理解和趣味盎然的方式展现出来。
当我不工作时(一直以来这种时候太少了),我会与家人呆在一起,共享佛蒙特州宁静而优美的自然风光。我还是一名摄影发烧友,对自然风景具有特别浓厚的兴趣。
目录
第一部分 联网基础
第1章 联网概述、特性和类型
1.1 联网简介
1.1.1 什么是联网
1.1.2 联网的优点和益处
1.1.3 联网的缺点和成本
1.2 基本的网络特性
1.2.1 联网的层、模型和体系结构
1.2.2 协议:到底是什么
1.2.3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网络
1.2.4 面向连接协议和无连接协议
1.3 报文:分组、帧、数据报和信元
1.3.1 报文格式:首部、有效载荷和尾部
1.3.2 报文寻址和传输方法:单播、广播和多播
1.4 网络结构模型以及客户机/服务器联网和对等联网
1.5 网络的类型和大小
1.6 段、网络、子网和互联网络
1.7 因特网、内联网和外联网
第2章 网络性能问题和概念
译者序
《TP/IP指南》是一本优秀的TCP/IP技术工具书和参考书,它的最大特点是内容全面、可读性强。称其“内容全面”,是指它既覆盖了TCP/IP的许多经典主题又包括了一高级主题,甚至包括了很多其他书籍中难以找到的TCP/IP的细节内容;称其“可读性强”,是指作者对读者有着深入的了解,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主题,并为读者理解复杂主题捉供了简单的解释和形象的类比。我们相信,无沦是初出茅庐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特别是那些想成为专家的技术人员,都将从中获益。..
本书的翻译工作主要由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教授陈鸣博士(第1章至第30章、前言、索引等)、指挥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宋丽华博士(第31章至第64章)、理学院副教授贾永兴博士(第65章至第88章)承担,并由陈鸣对全部译稿进行审校。硕士研究生白华利、吉梁、陈妍妍、梁文和邹鸣等人也为本书的翻译做了大量工作。同时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杨海玲等编辑,正是他们的有效工作和精心编辑,才使得本译著得以高质量地与读者见面。.
限于译者水平和时间,书中错漏难免,望读者不吝指教。我们的联系邮件是cm@plaust.edu.cn。...
前言
每位作者在开始写书写文章时,都有一些想要达到的目标。正因为这个原因,你在图书馆或书店拿起几本相同题材的书时,会发现它们差异极大,不仅内容选择上不尽相同,而且处理素材的方法也大相径庭。
我开始写这本书时,也曾设定了一些目标。单为阅读和欣赏本书内容,你大可不必去了解这些目标。然而,明白我在写作时的所思所想,可以有助于你的阅读。假定你现在还没有买这本书,了解我写这本书所追求的目标,也有助于你判断这是否是你需要的书。
我写这本书的总体目标是,创造一种能使任何人深刻理解TCP/IP技术工作原理的资源。为了实现这一点,还有以下一些指导我写作的具体目标。
内容全面。像大多数撰写大题目作品的作者一样,我希望《TCP/IP指南》内容全面。当然,一本书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必须限制题材的范围。然而,我觉得这本书比任何其他书或资源涉及了更多的TCP/IP内容。
易于理解。创造内容全面的资源固然重要,但我觉得让本书易于理解更为重要。在过去几年中,我有机会仔细察看了数以百计的与网络有关的书籍、指南、网站和论文。我发现虽然它们总体上质量很高,但却多使用令人费解的技术术语,或预先假定读者具有丰富的网络知识。我竭尽全力使得我的描述能被每一个学习网络的学生所理解,哪怕是在讲最复杂的概念。
注重原理。知道每个TCP/IP协议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要真正理解复杂的技术,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写作中,我总是力图做到不但解释“是什么”,还要解释“为什么”。我已经预想了一些问题并做出了回答,这些问题是学习者经常会遇到的。
图文并茂。俗话说,一幅图胜过万语千言。有许多概念难以用文字说清楚,而用一幅简单的插图就够了。因此,我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制作了300多幅插图(有些简单,有些则不那么简单!),以辅助本书的文字叙述。
用户友好。我力图打破传统书籍作者所遵循的清规戒律,创作一种交谈式的文字风格,并在适当场合使用了不少幽默的语言。意在使你阅读这种具有相当技术难度的内容时感到轻松。我希望你将我当成坐在你计算机旁边、向你解释TCP/IP工作原理的朋友,而不是在讲台上照本宣科的教授。
组织结构。许多网络书把几十个主题一一罗列,平铺直叙,读者则不知道来龙去脉。我最初开始写这本书时,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来组织内容,目前这个结构可以清晰地说明主题间的相互关系。我还仔细推敲每一节的位置,确保它符合陈述问题的逻辑。多种层次。我认识到有些读者可能只想总体了解一下TCP/IP各个协议的运行,而有些读者则想深究每一个细节。我已经为大多数读者提供了所需细节,同时也在每章加上了综述内容,可供快速了解每种技术。因此,你既可以走马观花,也可以细细品味。平台无关。我尽最大努力不根据特定硬件或软件平台去描述TCP/IP。虽然我自己多数时候使用PC,有时使用UNIX,但书的绝大部分内容不是特定于硬件和操作系统的(虽然我主要在谈较小型的计算机而不是大型机的网络技术)。我是否达到了这些目标?自认为做得还不错,但你才是最终的法官!
本书选材范围
想要解决问题,先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我必须向你坦白,我有一个问题:沉溺于细节。每次开始写一个协议、技术或概念时,我都有个适度篇幅的目标。一开始我总是在提醒自己一定要控制好,免得我的项目没有尽头。可是,当深入到每个主题时,我了解得越来越多,就会对自己说“这个很重要,我必须写到”,或者“如果写了主题1,也应当写主题2,因为它们是相关的”。这样,我将原定6个月的项目变成了好几年的痛苦经历。
然而,就算我这样写书缺乏自控力,我还是认识到不可能在这本书中写尽TCP/IP的一切。考虑到TCP/IP协议族包含了几十种协议和技术,每一种都可以写成一本厚书,我心甘情愿在这项工作卜花上几年时间(但不是几十年)。因此,我得限定一下本书的题材范围,一方面让我自己保持理智,另一方面使你免于在过大的篇幅中寻寻觅觅。
下面是几个要点,可以说明我是如何取舍内容的。
理论与实践。本书提供的主要是TCP/IP协议族的参考资源,因此选择的素材要让学生学懂TCP/IP的工作原理。我虽然也讨论了现实中TCP/IP互联网络运行的不少实践问题,但这不是我的重点。如果你想真正理解TCP/IP及其工作原理的话,就应该选择本书。如果你只是想掌握几条指令,好把家中的几台PC通过TCP/IP协议连接起来,那么本书不适合你。
现在与将来。本书重点放在TCP/IP当前现状上。该协议族总是在变化中,新的协议不断地增加,现有协议的修改也一直在发布。我没有过多谈论仍在开发中的技术,为使本书篇幅不致太厚,也避免它摆上书架之前就已经过时。唯一的例外是网际协议的版本6(IPv6),它代表了TCP/IP运行核心的重大变化。虽然还没有广泛部署,但IPv6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我认为每个学习TCP/IP的学生都需要知道IPv6是什么,知道它的工作原理并理解其重要性。因此,本书有几章详细介绍IPv6,也提及它如何影响几个其他关键协议的运行,如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域名系统(DNS)和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介绍应用。成千上万的各种应用程序运行在TCP/IP网络上,我不可能一一去描述。本书选取最为重要的、“经典的”TCP/IP应用及应用协议,如电子邮件、通用文件传送和万维网。
TCP/IP与因特网。TCP/IP协议族和因特网在许多方面是紧密相关的,你读了本书也会发现这一点。事实上,它们经常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很难做到讨论一个而不涉及另一个。然而,因特网是一个巨大的主题,泛泛而论会大大增加本书的篇幅。因此,我只是在解释TCP/IP技术必要时才会讨论到因特网问题。例如,书中涉及万维网时,我仅简要地讨论了它的一般性。技术性讨论主要针对实现Web的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的工作原理。我不去讲如何设立网站、如何选择Web浏览器等此类细节,这些主题的讨论已经充斥在五花八门的书籍、论文和网站中。有限涉及TCP/IP安全性。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内涵丰富的主题,特别是在现代网络技术中。本书有一节详细介绍了IP安全性协议(IPSec),在描述几个其他协议和技术时也触及了安全性问题。但是,本书并不准备详细地讨论所有安全性问题。面向较小型的计算机。一般而言,TCP/IP技术能够用于连接具有相应硬件和软件的任何设备。然而,在解释有些问题时需要我关注一些具体的网络和设备是如何工作的,遇到有些插图时尤其如此。在这些场合,我偏向于展示TCP/IP如何将大家常用的较小型计算机如PC、Macintosh和UNIX工作站连接起来。
本书特色
我创作的宗旨是为你提供最广泛、最深入的TCP/IP知识。这意味着在本书中包括了大量的内容:它有88章,几百个小节和1600多页。然而,我在写作这个大部头时又认识到,真正的目的不仅是提供大量的详细信息,而且还要以读者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这远不像写出大量的文字并拼成一个大文件那么简单。
媒体评论
——Network World杂志
“TCP/IP新单纤,文笔流畅生动,妙趣横生。”..
——Slashdot网站
“对于我们理解TCP/IP协议并将其应用于网络管理,本书将发挥令人难以置们的作用……真是一部令人赞叹的杰作……包罗万象而且通俗易懂。” ...
——Java Ranch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