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系列图书不仅是一套科技普及书,更是一套产业发展参考书,必须既要介绍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又要阐述相关政策、法规、扶植措施等内容。因此,这套图书的组编单位、编写负责人和编写工作人员必须要有相关积累和优势。
这本《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农业机械)》(作者李树君)是其中一册。
内容简介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农业机械》系统研究了国际、国内农机产业链的形态和发展趋势,从战略高度为我国农机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建议。全书包含4篇共21章内容:第1篇行业综合(第1~5章),系统分析了国际国内农机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了行业发展规划日标、方向与措施;第2篇产品专题(第6~12章),重点分析了大功率拖拉机、收获机械、田问作业机具、精量植保机械、节水灌溉机械、育种机械、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加工机械等典型农机产品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第3篇先进制造技术(第13~16章),重点分析了我国农机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了我国农机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第4篇国际化发展(第17~21章),分析了国际化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国外政策经验和典型企业国际化发展策略,提出了我国农机行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农业机械》将普及性、科学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具有浅显易懂、实用的特点,既适合各级政府和行业决策机构制定政策法规、学术研究机构规划研究方向时参考,也适合企业决策者,技术、管理和市场人员以及投资、证券行业和咨询机构的人员在规划、投资、研究、项目实施中使用。
作译者
李树君,1962年7月出生,现任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十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目录
前言
编写说明
第1篇 行业综合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农业机械的地位与作用
第3章 国外农机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4章 我国农机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5章 我国农机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2篇 产品专题
第6章 大功率拖拉机
第7章 收获机械
第8章 田间作业机具
第9章 精量植保机械
第10章 节水灌溉机械
第11章 育种机械
第12章 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加工机械
第3篇 先进制造技术
第13章 先进制造技术概述
第14章 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15章 我国农机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16章 我国农机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发展战略
第4篇 国际化发展
第17章 我国农机产业的国际化
第18章 发达国家支持农机国际化发展的政策经验
第19章 著名跨国农机企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第20章 我国农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第21章 我国农机行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对策措施和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书摘
1.走绿色化产业道路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走绿色化产业道路,融合高新技术,发展节约型农业机械,力争达到低能耗、零排放的标准。从政策方面讲,发展节能农机,是“十一五”的重点领域。发展节能型拖拉机,注重技术投入、开发新型产品、减少能耗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由于燃油价格的不断提高,用户对节能产品的要求更加迫切。从市场可以看出,用户对节能型的农业机械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农业机械达到环保要求和具有节约能源的性能。这一要求将直接主导我国未来的农机发展方向。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的节能型农机正逐步推向市场,同时受到用户的高度关注。我国农业机械制造企业将重点发展满足水田机械化、旱地保护作业等方面要求的产品,重点发展节能、节水、节肥和降低农业成本、保护环境、增加产量的农业机械产品,达到与国家政策、市场走向、用户需求、自身发展同步。2.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国外农业机械制造企业多年的发展经验表明,采用智能化、自动化的作业方式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展高效节本农业的有效途径。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在采用了高度自动化的作业机械后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数量和价格的相对优势。我国农机业要想在国际上立足,就必须缩小我国与农业发达国家在农业机械方面的差距。这样国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很高的农机装备才不会占领我国市场,也不会使我国农机行业陷入困境。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国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打下了基础。
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在研发产品时应使产品和高科技兼容,在农机智能化上下功夫。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将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优化设计驾驶室、驾驶座、方向动力控制、空调装置等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加大操作的舒适性,实现农机系统内按钮操作。同时,应加大控制系统的科技含量,使驾驶员通过仪表装置就可以随时了解农机的生产、安全等技术指标和使用状态,从而使农机产品发挥出最大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