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耿坤 冯勇
- 丛书名: 建筑设计与表现丛书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19518
- 上架时间:2013-7-19
- 出版日期:2013 年7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08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图形图像、多媒体、网页制作 > 3D Studio MAX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3ds Max 室内效果图设计与制作·家居篇(含1CD)》侧重室内效果图的讲解与制作,以通俗简洁的语言、循序渐进的结构,深入浅出地讲述了3ds Max这一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三维设计软件,并结合实例帮助读者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理解。
《3ds Max 室内效果图设计与制作·家居篇(含1CD)》共8章,第1章主要介绍软件界面、建模、材质、灯光、摄影机等基础知识;第2、3章主要讲述室内模型制作及模型材质的具体设置,并将材质赋予模型;第4、5章主要讲述室内常用家具和电器模型的表现技法,通过这两章讲述的知识,读者可以了解模型的创建方法;第6、7、8章把前面讲述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来讲述实例,分别讲述了浴室效果图、书房效果图、卧室效果图的制作方法。
《3ds Max 室内效果图设计与制作·家居篇(含1CD)》适用于初学建筑设计、三维效果图制作的读者群,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的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动漫设计制作和建筑设计等专业的教材。当然,还可作为建筑可视化以及动画设计制作人员的自学和参考用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3ds Max2011入门1
1.1 3ds Max2011的界面介绍1
1.2 3ds Max2011的基本操作7
1.2.1 自定义用户界面7
1.2.2 自定义工具栏10
1.2.3 调整视图布局11
1.2.4 对象的变换11
1.3 3ds Max2011常用菜单及功能12
1.4 基本几何体建模16
1.4.1 创建标准基本体16
1.4.2 创建扩展基本体17
1.4.3 创建建筑几何体18
1.5 摄影机19
1.5.1 摄影机的类型20
1.5.2 创建摄影机20
1.6 灯光20
1.6.1 灯光的类型21
1.6.2 创建灯光21
前言
本书全面讲解了3ds Max2011和VRay在进行室内效果图表现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采用理论+实践的结构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室内效果图的设计与制作过程。第1章介绍了3ds Max的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了室内空间模型及常见模型的制作方法;第3章介绍了材质在室内效果图表现中的制作方法;第4章、第5章介绍了常用家具及电器模型的制作方法;本书最后3章通过对三幅常见室内效果图的制作及优化过程的介绍,详细讲述了从模型的建立、摄影机的设置、灯光、材质的表现到最终渲染出图的每一个步骤。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不仅注意详细准确地描述每一个制作过程,在操作步骤上也尽量避免出现漏步和较大的跳步,而且在范例的制作过程中还有意识地渗透了设计中的创意理念。
本书在构思上力求做到指导性与循序渐进原则相结合,对3ds Max在效果图设计过程中每个重要知识点都进行了详细解析,并且设计了大量经典案例。本书特点是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结构清晰、可操作性强。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能够准确地掌握这些知识,快速地提高自身效果图制作的水平。
本书配有素材光盘,光盘里提供了本书所讲到的所有原始素材,包括三维模型、贴图等数据文件,以方便读者练习。
本书主要由耿坤、冯勇编著,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孟祥双、高文胜、张珊珊、段俊峰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予以指正。
编者
序言
本书全面讲解了3ds Max2011和VRay在进行室内效果图表现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采用理论+实践的结构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室内效果图的设计与制作过程。第1章介绍了3ds Max的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了室内空间模型及常见模型的制作方法;第3章介绍了材质在室内效果图表现中的制作方法;第4章、第5章介绍了常用家具及电器模型的制作方法;本书最后3章通过对三幅常见室内效果图的制作及优化过程的介绍,详细讲述了从模型的建立、摄影机的设置、灯光、材质的表现到最终渲染出图的每一个步骤。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不仅注意详细准确地描述每一个制作过程,在操作步骤上也尽量避免出现漏步和较大的跳步,而且在范例的制作过程中还有意识地渗透了设计中的创意理念。
本书在构思上力求做到指导性与循序渐进原则相结合,对3ds Max在效果图设计过程中每个重要知识点都进行了详细解析,并且设计了大量经典案例。本书特点是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结构清晰、可操作性强。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能够准确地掌握这些知识,快速地提高自身效果图制作的水平。
本书配有素材光盘,光盘里提供了本书所讲到的所有原始素材,包括三维模型、贴图等数据文件,以方便读者练习。
本书主要由耿坤、冯勇编著,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孟祥双、高文胜、张珊珊、段俊峰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深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