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于涌
- 丛书名: 软件测试丛书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178268
- 上架时间:2008-5-15
- 出版日期:2008 年6月
- 开本:16开
- 页码:311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软件工程及软件方法学 > 软件质量、软件测试及维护
编辑推荐
*全面阐述软件性能测试知识和LoadRunner工具应用的技术
*重点讲解LoadRunner应用技巧和实战技能,为测试人员答疑解惑
*典型实战案例剖析,涵盖性能测试的全过程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在介绍软件性能测试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测试案例的剖析,重点讲解了LoadRunner工具的使用技巧和实战技术。
全书分为4个部分。在“基础篇”中,介绍了使用LoadRunner工具进行软件性能测试的基本应用,如性能测试流程、性能测试场景和脚本的调试等技术。在“实战篇”中,分别对数据库、邮件协议以及LoadRunner .NET插件等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提高篇”中,讲解了一个完整的GIS测试案例,把前面的知识整体贯穿起来,培养读者具有大型项目测试的能力。附录部分,提供了性能测试中经常用到的非常重要的模板文件和规范化的软件测试相关文档。
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合性能测试设计人员、性能测试开发人员、性能测试分析人员、项目经理、测试组长参考学习。
作译者
目录
第1章 基本概念
1.1 性能测试的基本概念
1.1.1 性能测试的概念及其分类
1.1.2 典型的性能测试场景
1.1.3 性能测试工具的引入
1.2 LoadRunner及样例程序安装
1.2.1 Windows 版本的安装
1.2.2 许可协议的应用
1.2.3 LoadRunner工具样例程序的安装
1.2.4 其他样例程序的安装
1.3 运行机制和主要组成部分
1.4 LoadRunner相关概念解析
1.4.1 集合点
1.4.2 事务
1.4.3 检查点
1.4.4 思考时间
第2章 LoadRunner基本使用
2.1 协议的选择
2.1.1 Vuser类型
前言
本书是为从事软件性能测试和学习使用LoadRunner 工具的人员编写的。针对测试人员经常遇到的难题进行答疑解惑,并结合实际测试案例的剖析,重点讲解LoadRunner 工具在软件性能测试中的应用。
全书分为基础篇、实战篇、提高篇及附录4个部分。
“基础篇”包括本书的第1章至第3章的内容。
第1章介绍了典型的性能测试场景、性能测试的概念以及分类。详细介绍了LoadRunner及其样例程序的安装过程,重点介绍了LoadRunner的运行机制及其组成部分。同时结合案例场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LoadRunner中集合点、事务、检查点和思考时间等重要概念。
第2章介绍了协议的类型、协议理解误区和协议选择的方法,同时分别结合C/S和B/S两种构架的应用实例,详细讲解了协议的选择和脚本的录制,详细介绍了参数化的方法及其应用技巧,以及数据分配方式和更新方法。另外,以一个Web样例程序作为实例,将LoadRunner工具的VuGen 、Controller和Analysis 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讲解了脚本录制、负载(场景设计、执行)、结果分析等实战技巧,对脚本的断点设置、单步跟踪和日志输出等调试技术也进行了详细讲解。最后,剖析了LoadRunner内部结构,并对主要文件进行介绍。
第3章介绍了关联概念,结合两个实例详细讲解了简单和复杂关联的应用。实例讲解用户自定义动态链接库和系统动态链接库的应用,并对系统函数示例、自定义函数及其自定义函数复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对IP Wizard和多机联合负载测试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
“实战篇”包括本书的第4章至第5章的内容。
第4章详细讲解了测试人员最关心的数据库、邮件协议(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等脚本的开发。同时还为.NET开发和测试人员提供了另一种面向代码进行性能测试的手段,详细介绍了.NET插件的应用。
第5章结合作者工作经验,以及学员和网上论坛经常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关于LoadRunner设置、工具使用和结果分析等方面问题的解决方案,旨在起到举一反三和提高读者使用LoadRunner操作技巧的作用。
“提高篇”包括本书的第6章至第9章的内容。
第6章详细介绍了HTTP协议基础知识,AT命令和计划知识,HTTP状态代码含义以及内存、处理器、磁盘和数据库等计数器指标。这些知识对测试人员从事性能测试工作都是必备的知识,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能够加深读者理解性能测试的内涵,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第7章介绍了如何结合软件企业的特点量体裁衣定制性能测试策略,开发人员如何和测试人员协同做好基于.NET集成开发环境的性能测试。并详细介绍了有关性能测试场景、用例设计、执行策略和系统调优的内容。
第8章以实战测试一个完整的GIS项目为线索,全面介绍了LoadRunner在性能测试中的应用过程。具体包括模型建立、性能测试用例设计、工具的引入、脚本代码的编写、场景设计、性能结果分析等重要环节,培养读者独立进行项目测试的能力。
第9章通过剖析典型的测试面试题选,为软件测试从业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和面试策略。
附录部分,提供一些测试中经常用到的非常重要的模板文件,例如测试计划、测试总结、测试日志、功能测试用例及性能测试用例等模板样例文档。
阅读建议
本书按照循序渐进的思路安排内容,无论读者是有经验的性能测试人员、开发人员、系统管理人员还是刚参加工作的测试人员,建议最好按照目录顺序进行阅读。因为全书是按照概念解析、实践应用、问题解答的顺序来编写的,不仅仅在实践和问题解答部分提供了很多真实、详细的案例,在进行概念解析的同时也提供了很多非常重要的经验,这对于读者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和少走弯路都是不无裨益的。当然,读者也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关心的内容进行阅读。
作者提供了和本书对应的应用样例程序和脚本代码(下载网址:www.3atesting.com)供读者参考。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同时,能够边看代码边实践,深入理解脚本代码,这样可以缩短学习和掌握LoadRunner使用的周期,尽快将LoadRunner应用于实际性能测试工作中。
本书约定
媒体评论
本书的出现恰逢其时,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中,作者介绍了LoadRunner的基本使用,包括协议的选择、脚本的参数化、关联和脚本调试技术;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中,则突出了LoadRunner的高级应用,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作者独具匠心地提炼出了使用LoadRunner过程中遇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针对具体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思路和示例代码。因此,本书既可以作为读者进一步了解LoadRunner的学习教材,也可以被当成LoadRunner应用的速查手册,读者可以直接在书中找到自己想要解决问题的答案。
另外,贯穿在本书中的还有不少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的真知灼见,和处理具体问题的技巧,这些都会帮助读者提高测试技能。
——段念 Google(谷歌)TestLeader
本书是一本LoadRunner实践和技巧性很强的作品,为软件测试人员快速掌握并运用LoadRunner提供了所需要的知识。作者于涌是一位从事软件测试和培训多年的资深测试人员,本书是作者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向读者提供了使用LoadRunner解决性能测试问题的宝贵经验。
——朴春龙 北京51Testing软件测试社区 总经理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和发展,系统的性能评价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性能测试技术是个综合的技能,本书作者根据自己丰富的经验,以实际的案例结合工具应用,向读者展示了不同的性能测试技术和技巧,希望为同业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贺炘 测试时代 站长
北京慧灵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LoadRunner无疑是性能测试工具中的翘楚,掌握了此工具无疑会简化性能测试过程中的复杂工作,从技术层面上提升性能测试工作的效率,降低性能测试工作的难度。我此次有幸先拜读了于涌先生的书籍,本以为是一本以介绍LoadRunner为主的工具书,而于先生却以自己深厚的性能测试功底,从性能测试过程的各个角度出发,对各种类型的性能测试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诠释,并巧妙地结合LoadRunner的各个知识点来讲解如何去有效地实施性能测试。使得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工具的使用,更关键地是学习到了性能测试过程中的各种方法。这无疑是一本非常好的性能测试参考书籍!
——张斌 3aTesting社区创始人
书摘
第1章基本概念
1.1 性能测试的基本概念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软件的性能测试已经越来越受到软件开发商和用户的重视。例如一个网站初始定营,随着用户的逐步增长,软件的使用者可能会成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数量级的增长,如果不经过性能测试,通常软件系统都会崩溃掉,所以性能测试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什么是性能测试,它包括哪些测试内容?通常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引入性能测试呢?
1.1.1性能测试的概念及其分类
软件系统的性能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覆盖面非常广泛,对一个软件系统而言,包括执行效率、资源占用、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兼容性、可靠性、可扩展性等。性能测试是为描述测试对象与性能相关的特征并对其进行评价而实施和执行的一类测试。它主要通过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模拟多种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负载条件来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通常大家把负载测试、压力测试等统称为性能测试。
负载测试:通过逐步增加系统负载,测试系统性能的变化,并最终确定在满足系统的性能指标情况下,系统所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量。简而言之,负载测试是通过逐步加压的方式来确定系统的处理能力,确定系统能够承受的各项阀值。例如,逐步加压,从而得到“响应时问不超过10秒”,“服务器平均CPU利用率低于85%”等指标的阈值。
压力测试:通过逐步增加系统负载,测试系统性能的变化,并最终确定在什么负载条件下系统性能处于失效状态,并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压力测试是逐步增加负载,使系统某些资源达到饱和甚至失效的测试。
其他的性能测试分类为。
配置测试:主要是通过对被测试软件的软硬件配置的测试,找到系统各项资源的最优分配原则。
并发测试:测试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同一个应用、同一个模块或者数据记录时是否存在死锁或者其他性能问题,几乎所有的性能测试都会涉及一些并发测试。
容量测试:测试系统能够处理的最大会话能力,确定系统可处理同时在线的最大用户数,通常和数据库有关。
可靠性测试:通过给系统加载一定的业务压力(如CPU资源在70%~90%的使用率)的情况下,运行一段时间,检查系统是否稳定。因为运行时间较长,通常可以测试出系统是否有内存泄漏等问题。
失败测试:对于有冗余备份和负载均衡的系统,通过这样的测试来检验如果系统局部发生故障,用户是否能够继续使用系统,用户受到多大的影响。如几台机器做均衡负载,测试一台或几台机器垮掉后,系统能够承受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