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制造系列: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修订版)》介绍了互换性和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实用为目的,在保留第二版“内容精炼、深入浅出、重在应用”等特色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修订:全部采用最新国家标准。内容涉及表面粗糙度、量规设计、优先数系等多个章节;对各章节的内容和习题进行了调整和优化;突出常见几何量公差的选用、标注和误差检测,并补充了一些工程实际应用的例子。
内容简介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修订版)》介绍了互换性和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实用为目的,在保留第二版“内容精炼、深入浅出、重在应用”等特色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修订:全部采用最新国家标准,内容涉及表面粗糙度、量规设计、优先数系等多个章节;对各章节的内容和习题进行了调整和优化;突出常见几何量公差的选用、标注和误差检测,并补充了一些工程实际应用的例子。
全书共分十二章,包括绪论、测量技术基础、光滑圆柱体结合的互换性及其检测、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光滑极限量规设计、滚动轴承的互换性、键和矩形花键的互换性及其检测、圆锥结合的互换性及其检测、普通螺纹连接的互换性及其检测、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及其检测、尺寸链等。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修订版)》适用于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各类教育,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导读
第一节 几何精度设计与互换性
第二节 标准化与优先数系
第三节 本课程的任务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 测量技术基础
导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长度基准与量值传递
第三节 计量器具
第四节 测量方法
第五节 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 光滑圆柱体结合的互换性及其检测
导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第三节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的构成
前言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高等学校机械类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之一。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自2002年第一版出版发行以来,至今已出版了两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受到不少兄弟院校的关注。此次修订,为充分吸取大家的宝贵意见,总结经验,不断紧跟本学科的发展,从形式到内容对教材作了进一步的优化,使之更具有应用性、技能型教育的特色。
本次修订的主要方面是:
1.在保持第二版教材特色的基础上,理论部分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精简了一些理论性较强和目前应用较少而难度又较大的内容,增加了实用性的内容。
2.全部采用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并侧重于对新标准的理解与应用。更新的内容涉及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章等。尤其是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中有关标注的内容变化较大,并影响到许多相关章节。
3.注重各章节的应用举例,本次修订选用了较多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例子。
4.为了达到“少而精”的效果,对某些章节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更新,如删除了原来的第十三章。对各章的习题也进行了充实和更新。
5.本书各章既有联系,又在内容上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整体的系统性,同一章内容中的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分节编写,以适应不同专业的教学需要。
6.书末附有最新的互换性基础标准主要目录,供读者参考。
本次修订、编写工作由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高晓康(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八章、第十章)和南京工程学院陈于萍(第四章、第七章、第九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共同完成。
上海同济大学齐从谦教授和南京工程学院金禧德教授在百忙中审阅了本书,他们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作者在此深表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与疏漏,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