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可供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等各专业五年制、七年制和研究生学生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教学和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篇 基本实验操作及常用仪器使用
第1章 生物化学常用研究技术
第2章 分子生物学常用研究技术
第3章 基本实验操作
第4章 常用仪器使用
第5章 实验室规则及安全防护
第6章 如何撰写实验报告
第二篇 经典验证性实验
第1章 蛋白质定量实验
实验一 双缩脲法测定血清蛋白质含量
实验二 Folin一酚试剂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三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四 考马斯亮蓝结合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五 BCA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第2章 层析实验
实验六 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
实验七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血红蛋白与鱼精蛋白
实验八 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混合氨基酸
书摘
所有的层析系统都由两个相组成,即固定相和流动相。固定相或者是固体物质或者是固定于固体物质上的某些成分,而流动相指的是可以流动的物质,既可以是水或各种有机溶媒及其混合物,也可以是各种气体。待分离的混合物进入层析系统时,混合物各组分随着流动相通过固定相,由于混合物各组分的理化性质存在差异,与两相的相互作用(吸附、溶解、结合等)的能力不同,导致它们在两相中的分配比不同。各组分随着流动相不断向前移动,实现在两相中的再分配。与固定相相互作用力较弱的组分,随流动相移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向前移动的速度较快,优先流出层析系统。反之,与固定相相互作用力较强的组分,向前移动的速度较慢,流出层析系统的时间晚。然后分别收集代表各单一组分的流出液,实现组分分离。
(二)层析技术分类与应用
按照层析的分离相状态分类,可以分为气相层析、液相层析和超临界层析。气相层析是以气体为流动相的层析方法,根据固定相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气-固层析和气-液层析。前者是指载体表面含有许多吸附基团的固体吸附介质,后者是指载体表面涂有一层液体分子制成的介质。液相层析是以液体为流动相的层析方法,同样可根据固定相的性质不同把液相层析分为液-固层析和液-液层析。超临界层析是以流体为流动相的层析方式,它是利用流动相溶剂分子的气态和液态临界点的条件下进行分离的,这种分离方法更具专一性。
按照层析操作形式分类,可以分为柱层析、薄层层析、纸层析、薄膜层析等。例如,薄层层析是在玻璃板上涂布一层支持剂,待分离样品点在薄层板一端,然后让推动剂从上流过,从而使各组分得到分离的物理方法。薄层层析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改变薄层厚度,既可作分析鉴定,又能作少量制备。配合薄层扫描仪,可同时做到定性定量分析,在生物化学、植物化学等领域是一类广泛应用的物质分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