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大衰退:33年房市变迁大推演[图书]
- 定价:¥39.00
- 校园优惠价:¥69.00 (177折) (马上了解)
- 评分:
(已有0条评价)
- 电子书:房市大衰退:33年房市变迁大推演[图书]
- 促销活动:
- 我要买:
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1、不务虚,分析真实市场;
2、系统性房地产市场数据;
3、百张图表,一图胜千言;
4、35年房地产市场编年史;
5、独创艾氏立体分析框架;
6、较为专业,但力求可读。
房价会暴跌50%吗?房价还要跌多久?城镇化还是房价推手吗?买房还需要抢吗?90后要不要买房?为什么2015年很关键?房价跌了怎么办?
作者将集中解答这些问题,部分文章已发表,曾连续三个周五占据四大门户财经频道头条或点击第一。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资深财经媒体人,现任第一财经日报《财商》中心副主任。
自幼书法启蒙,好读文史哲。希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力求知行合一。经济学科班出身,习惯专题式阅读,模块化研究。自诩一个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历史趋势的观察者和参与者。同时深信教育是社会进步之本,是一名JA志愿者。
八载财经媒体生涯,兴趣初在资本市场,擅长财务分析,2007年~2009年间挖掘了诸多问题上市公司,跟踪研究华闻系、明天系、新湖系等资本系。2009年起重新关注宏观经济,后拓展至全球宏观,重点关注美日央行,及房地产市场。
2010年起,主持发布第一财经日报《财商》金融投资阅读榜,2013年起兼任中资海派“iHappy 投资者”系列图书编审委员会委员,百度阅读签约作者。
2011年起在第一财经日报开辟“宏观观察”专栏, 2014年起在一财网开辟“图解宏观”专栏,同时在新浪财经、今日头条亦有专栏。
著有:《谁的A股?》、《“杀人”游戏投资学》、散文集《世事繁杂,我们简单》(百度阅读),与张庭宾先生合著有畅销书《中国富人为何变穷》。
目录
序言
阅读提示
第一篇 供需大剪刀
第一章 逆天的供给 / 2
第一节 中国到底有多少房子 / 2
第二节 房子真的不用再抢啦! / 7
第三节 中国在建住宅至少够卖5年 / 11
第四节 待开发面积可卖3个月 / 13
第五节 3 600万套保障房已实际执行82% / 14
第六节 北京自住房:冲击50%的供应 / 18
第二章 转折的需求 / 19
第一节 “刚需”:一个经典的谬误 / 19
第二节 被错误比较的住房自有率 / 23
第三节 从人口金字塔看房地产需求 / 27
第四节 “90后”到底要不要买房 / 30
第五节 危险的信号:2015年购房适龄人口达峰值 / 32
第六节 验证美日房地产泡沫的神器 / 36
第七节 大争锋:正在减速与透支的城镇化 / 38
第八节 房价与收入:“对不起,拖后腿了” / 42
前言
怪圈·庸俗·谬误·动物精神
——我们该如何分析房地产市场?
\t只有经验这位人民最好的老师,最终会揭示出我们的错误。
——〔法〕古斯塔夫·勒庞(1841—1931),群体心理学创始人
\t一只蚂蚁,爬上一个圆环,无休止地爬行,发现怎么也爬不出这个圆环。这是为什么?因为这只圆环只有一面,而且起点也是终点。
这怎么可能?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存在两面性,为什么这个圆环只有一面,难道不在地球上?
它在地球,在自然界,也在人类社会,更不是魔术。来,我们动手试一试,把一张窄纸条扭转180°,再把两头粘接起来,是不是只有一面?如果看不出,就想象出一只虫子或者用手指沿着纸条面爬行,是不是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
初始看似很神奇,但动手又发现很简单,这是150多年前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绞尽脑汁苦无果,却在玉米地中灵光一闪的发现,因而被称为“莫比乌斯怪圈”。
\t房价的莫比乌斯怪圈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就犹如一个莫比乌斯怪圈,当我从房价上涨这一起点去探究中国房地产市场35年来的运行轨迹,以及试图研判未来趋势之时,惊讶地发现终点在于房价上涨。
房价上涨的原因在于房价上涨,这就好比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荒诞,但无论从现实中观察,还是从模型检验中推论,这个结论并不算离经叛道。资产价格的轨迹,既类似于布朗运动,也犹如在混沌世界中,但中国的房价起点和终点竟是如此的心心相印。
从1978年理论启蒙,到试点改革,到转轨市场,再到全盘改革,中国房地产市场用35年时间跨越了西方上百年的历史,最终演变成张五常先生所言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钢做的泡沫”。
在这个钢一般的泡沫之后,掩藏着一个莫比乌斯怪圈。烧饼没有出锅,不会有人买;买者没有钱,摊主可以不卖;烧饼没人买,价格就不会涨;烧饼几日卖不掉也就会变坏……这些在房地产市场都不存在。
作为兼具商品、资产二重属性的房地产,房价的形成机制是复杂的,在所谓的刚需推动之下,房价一路上涨,完全无视所谓的刚需是否满足有效需求的前提条件,而投资和投机性的需求又推波助澜,只要房价涨得越快,投资和投机性需要就会产生一个乐观的预期,进而进一步拉升房价。
也就是说,在房价上涨和投资以及投机性需求之间存在一个莫比乌斯怪圈:房价上涨—预期房价上涨—房价涨得越快—投机需求增加—房价上涨。在这个循环之中,房价上涨既是自身上涨的原因,又是自身上涨的结果,起点也是终点,好比电影《盗梦空间》中那个加速的陀螺,进入一层又一层梦境。
这个自我加速的房价上涨陀螺,还受到外部的冲击进而加速,随着房价的上涨,地产商加速拿地,土地招拍挂让地方政府尝到了甜头,继而膨胀成土地财政,因而有意控制供地,于是地价开始上涨,而当上涨的地价建成商品住宅,又推动了房价上涨。于是,房价上涨—地产商抢地—预期土地升值—地价上涨—房价上涨,外部的冲击加速了房价上涨这一陀螺。
当内部和外部相结合之时,这个房价上涨的陀螺就成为:房价上涨—预期房价上涨—房价涨得越快—投机需求增加—地产商抢地—预期土地升值—地价上涨—房价上涨。而这一陀螺加速运动的结果就是房地产泡沫最终形成。
\t庸俗与框架
在房价的莫比乌斯怪圈形成过程中,舆论上多空萌生。初期,市场上的群众未经泡沫的启蒙,多空双方势均力敌,甚至空头更占优势。但这个钢一般的泡沫异乎寻常的坚硬,于是在一次次空头舆论领袖撞得头破血流之时,空方的群众纷纷缴械,转向多方的阵营。
序言
——我们该如何分析房地产市场?
只有经验这位人民最好的老师,最终会揭示出我们的错误。
——〔法〕古斯塔夫·勒庞(1841—1931),群体心理学创始人
一只蚂蚁,爬上一个圆环,无休止地爬行,发现怎么也爬不出这个圆环。这是为什么?因为这只圆环只有一面,而且起点也是终点。
这怎么可能?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存在两面性,为什么这个圆环只有一面,难道不在地球上?
它在地球,在自然界,也在人类社会,更不是魔术。来,我们动手试一试,把一张窄纸条扭转180°,再把两头粘接起来,是不是只有一面?如果看不出,就想象出一只虫子或者用手指沿着纸条面爬行,是不是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
初始看似很神奇,但动手又发现很简单,这是150多年前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绞尽脑汁苦无果,却在玉米地中灵光一闪的发现,因而被称为“莫比乌斯怪圈”,如图0-1所示。
图0-1莫比乌斯怪圈
房价的莫比乌斯怪圈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就犹如一个莫比乌斯怪圈,当我从房价上涨这一起点去探究中国房地产市场35年来的运行轨迹,以及试图研判未来趋势之时,惊讶地发现终点在于房价上涨。
房价上涨的原因在于房价上涨,这就好比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荒诞,但无论从现实中观察,还是从模型检验中推论,这个结论并不算离经叛道。资产价格的轨迹,既类似于布朗运动,也犹如在混沌世界中,但中国的房价起点和终点竟是如此的心心相印。
从1978年理论启蒙,到试点改革,到转轨市场,再到全盘改革,中国房地产市场用35年时间跨越了西方上百年的历史,最终演变成张五常先生所言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钢做的泡沫”。
在这个钢一般的泡沫之后,掩藏着一个莫比乌斯怪圈。烧饼没有出锅,不会有人买;买者没有钱,摊主可以不卖;烧饼没人买,价格就不会涨;烧饼几日卖不掉也就会变坏……这些在房地产市场都不存在。
作为兼具商品、资产二重属性的房地产,房价的形成机制是复杂的,在所谓的刚需推动之下,房价一路上涨,完全无视所谓的刚需是否满足有效需求的前提条件,而投资和投机性的需求又推波助澜,只要房价涨得越快,投资和投机性需要就会产生一个乐观的预期,进而进一步拉升房价。
也就是说,在房价上涨和投资以及投机性需求之间存在一个莫比乌斯怪圈:房价上涨—预期房价上涨—房价涨得越快—投机需求增加—房价上涨。在这个循环之中,房价上涨既是自身上涨的原因,又是自身上涨的结果,起点也是终点,好比电影《盗梦空间》中那个加速的陀螺,进入一层又一层梦境。
这个自我加速的房价上涨陀螺,还受到外部的冲击进而加速,随着房价的上涨,地产商加速拿地,土地招拍挂让地方政府尝到了甜头,继而膨胀成土地财政,因而有意控制供地,于是地价开始上涨,而当上涨的地价建成商品住宅,又推动了房价上涨。于是,房价上涨—地产商抢地—预期土地升值—地价上涨—房价上涨,外部的冲击加速了房价上涨这一陀螺。
当内部和外部相结合之时,这个房价上涨的陀螺就成为:房价上涨—预期房价上涨—房价涨得越快—投机需求增加—地产商抢地—预期土地升值—地价上涨—房价上涨。而这一陀螺加速运动的结果就是房地产泡沫最终形成,如图0-2所示。
图0-2中国房价的莫比乌斯怪圈
庸俗与框架
媒体评论
作为资深财经媒体人,艾经纬先生关注房地产市场不奇怪,难得的是这本书有框架、有逻辑、有数据,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轨迹。作者对住房供应、刚性需求、自有率、空置率、城镇化、土地财政等热点问题有独到的视角和解构,其房市大衰退的观点和背后的推理值得所有关心中国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人士借鉴和参考。——彭文生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这是泡沫吗?房价调整会有多剧烈?艾经纬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虚幻中梳理事实,并清晰地提出他的预测:18个月的房价调整已然开始。无论你赞同与否,这本书值得一读,其中的数据计算和围绕房价的争论非常令人耳目一新。——王志浩(Stephen Green) 渣打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经济中,房事最大,本书提供让人耳目一新而专业的见解,值得推荐!—— 邵宇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作者以房地产市场大数据为基石,从35年来的市场政策和价格变迁中研判未来的房价走势,用相对通俗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呈现出来,推荐一读!——秦朔 上海文广集团副总编辑、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疯狂楼市是中国第一热门话题,观点也可谓尖锐对立,有些专家几乎成仇。那么,众说纷纭之中谁更可信呢?我认为有三条标准:1、独立立场;2、系统分析框架和严谨逻辑推导;3,扎实的数据。艾经纬此书兼具这三个特征,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他是媒体人,具有可信的公共立场;此前也未一路预言房地产崩盘,不存在唱空到底的必要。因此态度更客观,成果更具参考价值。——张庭宾 中华元智库创办人、《中国富人为何变穷》作者
作者长期跟踪中国房地产市场,观点鲜明,数据翔实,推荐阅读!——王健 美国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兼政策顾问
本书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分析出发,围绕30多年的房价变化推演房地产周期,进而分析房地产泡沫的机理和不稳定因素。框架很清晰,结论很明了。——管清友 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