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The Practical Drucker: Applying the Wisdom of the World’s Greatest Management Thinker
- 原出版社: AMACOM

编辑推荐
威廉.科恩是位非常能激励人心并且有魅力的学生,我和同事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至少与我们能教给他的一样多。——彼得.德鲁克
无数的商业领袖崭露头角,无数的商业领袖销声匿迹,只有德鲁克傲视群雄,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和“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
德鲁克分析管理实践和预见未来趋势的惊人能力,保证了他的影响绵绵不绝。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的实践》等一系列著作现在依然非常畅销。
德鲁克高度关注组织愿景和组织成员,并关注全球性力量对两者的影响。
德鲁克的全部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是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本书精选40种最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一条都针对现代商业挑战,并且用有趣的故事或案例进行讲解。定义德鲁克,必须关注:
采用四步关键法激励员工。
利用二八法则提高绩效并消减成本。
预见变化以保持竞争优势。
协调营销和推销。
为产品或服务制定正确的价格。
开展有效的市场调研,剔除无关紧要的数据。
消除利润最大化的风险的同时,追求利润。
确保商业活动体现社会责任。
制定最重要的领导力决策。
……
作为学生、学者和德鲁克的挚友,科恩博士逐条分析并说明了德鲁克这些永恒的教诲。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美国空军退役少将
美国西点军校工程学学士
芝加哥大学研究与开发管理MBA
美国武装部队工业学院杰出毕业生
克莱蒙特大学彼得·德鲁克一伊藤雅俊管理研究生院文学硕士与高级管理学博士
加州高级管理学院(CIAM)院长威廉·科恩博士是美国空军退役少将。他曾出版过50部著作,作品被译成23种语言,其中两部被《图书馆学刊》(Library Joumal)评选为“年度最佳商业图书”。作为一名教师,他获得过众多奖项。他是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杰出教授,曾被该校提名为全州杰出教授候选人;他是营销科学学会从全球 26位候选人中选出的四位市场营销学大师之一,2009年经彼得·德鲁克一伊藤雅俊管理研究生院推荐评为克莱蒙特大学杰出校友。科恩博士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高管博士项目的首批毕业生,曾在多家公司担任高管,并拥有自己的咨询公司——领导艺术学院。他每月都会在《德鲁克的教诲》(Lessons from Pefer Drucker)、《英雄领导力》(Heroic Leadership)和《领导实践》(The Journal of Leader Application)三份期刊上同时发表专栏文章,拥有20多万读者。他担任过多所学校的校长职务,并在任期内创建了体现导师彼得’德鲁克哲学思想的各种项目。加州高级管理学院(www.goclam.com)是科恩博士所有工作的巅峰之作,是改变全球管理的革命性教学项目。
目录
致中国读者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前言
第一部分 人
第1章 通用的商业伦理 // 2
第2章 德鲁克谈员工参与度 // 8
第3章 德鲁克最推崇的领导力著作 // 15
第4章 领导力的七宗罪 // 22
第5章 自我发展的三项基本原则 // 29
第6章 通过鼓舞人心来推动公司向前发展 // 35
第7章 最重要的领导力决定 // 41
第8章 德鲁克与英雄式领导力 // 47
第9章 人所共知者皆为谬误 // 53
第10章 威力来自诚信 // 59
第11章 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 66
第二部分 管理
第12章 好的管理者不担心失去工作 // 74
第13章 事半功倍亦有可能 // 80
前言
我的《跟德鲁克学管理》(A Class With Drucker)一书,最近刚刚翻译成西班牙语,在圣菲波哥大出版。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当然那是因为彼得·德鲁克在商业领域的真知灼见。在哥伦比亚,像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除了参加早上的演讲之外,我还和我的同事(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克莱蒙特大学彼得·德鲁克和伊藤雅俊管理学院的约瑟夫·马洽列洛教授)一起参加了小组讨论,讨论了德鲁克的教诲。在那个小组讨论会上,有一个高层管理者已经通读了我的这本书,他评论说,他曾经读过德鲁克写过的很多书,在他将德鲁克的书和我的书进行对比之后,他发现了一个不同之处,那就是读完了我的书后,他可以很容易地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德鲁克倡导的各种理念。我对他表示了感谢,并且指出他之所以有这种感觉,很可能是因为在将德鲁克著作的英文翻译成西班牙语时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当然,我也很高兴地接受了他的褒奖,而且准备一回家就将他的原话转告给我的妻子。
沉思了良久之后,我开始试图去理解他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并不是说德鲁克的文笔不好,而恰恰相反,早在成为咨询师之前很久,德鲁克就已经开始为满足大众口味的杂志写稿了,而且是以此为生。也不是说德鲁克在写作时过于言简意赅了。事实上,不管是演讲还是著述,德鲁克都是非常具体、非常有针对性的。尽管德鲁克绝对是以应用为导向,而不是以理论为导向的,但是他确实更聚焦于做什么,而很少会涉及具体该如何做。
在他的咨询工作报告中,很显然,德鲁克更是不做任何具体的解释。曾经有一次他的一个客户跟我抱怨说,要真正理解德鲁克是非常困难的:“他完全不同于其他咨询师,他既不告诉我们究竟该做什么,也不告诉我们究竟该如何做。相反,他总是会问一些问题,并且认定应该由我们自己来找到答案。”他接着继续解释道:“最终,我们意识到,他的这种咨询技巧是极其有效的,而且,这种技巧背后隐藏着他的天才和智慧。他让我们自己去把握他的理念。在我们真正实际运用他的理念时,这种做法的好处更大。但是,一开始确实是很难马上见效的,而且,如果纯粹基于他的著述来做的话,有时候甚至会让人觉得更加无从下手。”
我在专业写作领域接到的第一个任务与我在空军中的导航专长有关。这个任务的初衷是为航空杂志撰稿,要提供清晰的指令,能够让不同国家的飞行员都读懂并且理解。写作方面的这一简单目标后来被我一直沿用到我关于商业、管理和战略方面的图书中。那就是更加重视“如何做”,因为关于“如何做”的讨论从来都比关于“做什么”的讨论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掌握。因此,不管最终结果如何,你在本书中也将发现对“如何做”的重视。
德鲁克对人和人在其中工作的组织机构都有着深刻的洞察,但是很多时候,这些洞察都体现为简单得带有某种欺骗性的真理和极其敏锐的预见。有很多概念,例如授权、外包、知识工作者的崛起、将员工视为企业资产、关注客户和营销有别于推销等,都是德鲁克最早提出来的,甚至在有些概念成为人人接受的真理之前几十年,他就已经提出来了。同样,他在好多年前就已经预见到了我们当今正在经历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挑战。
我在本书中所做的,无非是尽可能地挖掘德鲁克卷帙浩繁的著作,从中总结出40个最重要的概念和真理。这些概念和真理是解决真实世界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今日世界中构成有效管理和卓越领导力的根本所在。但是,我也将他的理念向前推进了一步:在本书中,我要解释清楚的,不仅是“推行他的理念需要做些什么”这个问题,而且还包括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具体如何来操作。如果本书中有任何错误或不当之处,那都是本人造成的。真正的天才只有一个,那就是德鲁克。
序言
教育创业与管理的人文艺术
一踏入美国加州高级管理学院简朴的办公室,我就被威廉·科恩博士领导的团队的奉献精神和坚定决心深深地触动了,他们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倡导并推广德鲁克的理念和教诲。对于这种奉献精神,我并不陌生,因为这使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自己2005年创建香港和内地联合大学时的情形。当时的物质条件十分有限,正是这种奉献精神让我们有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坚定决心和无畏勇气。
在我2013年6月第一次造访加州高级管理学院的时候,我正服务于光华慈善基金会(Bright China Foundation)以及之后创建的德鲁克管理学院集团(Drucker Academy Group(China))。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在伯克利攻读博士学位。自那时起,我就听说了德鲁克在克莱蒙特影响日渐深远的工作成就。但直到2012年年底,拜读了约瑟夫·马恰列洛(Joseph Maciariello)教授的新作《失落的管理艺术:德鲁克论现代管理与人文精神》(Drucker’s Lost Art of Management)后,我才突然明白,自己在伯克利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及此后30多年所有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德鲁克的思想和教学的演变发展正好契合。我对欧洲和中国思想文化史进行了对比研究,重点是德国现代史,我的博士论文研究了柏林魏玛共和国时期创建的第一个政治学院,该政治学院传承了马克斯·韦伯“科学政治”和“职业政治”的思想理念。此后,德鲁克事实上就一直是我研究和教学中的思想导师。最近,我回忆起1979年的一段思想历程。在西德科布伦茨(Koblenz)档案馆做完博士研究之后,我曾借鉴当代德国与欧洲的发展经验,思考过中国人民的未来问题。事实上,这正是2012年阅读马恰列洛教授著作时最能引起我共鸣的地方。“德鲁克谈到的失落的管理艺术(人文艺术)会不会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些学术思想问题的答案呢?德鲁克的管理艺术(人文艺术)的思想框架能否帮助解释中国的‘现代命运’呢?”
2013年6月和2014年3月两次访问加州高级管理学院时,所有诸如此类的问题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科恩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如何创造性地构建超越物质条件限制的高管教育事业的愿景。2005年,我在中国创办新型联合大学时,就曾面对更为艰难的挑战: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用不到1 000万港币的资金创建一所新的大学。正是加州高级管理学院生动展现的这种创业精神,唤起了我很多难忘的记忆。
正是因为这种创业精神,使我谦恭地读完了科恩的《德鲁克论领导力》一书。从他的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德鲁克的价值观是如何深植于科恩的思想体系之中的,当然这也能从他在加州高级管理学院的开创性工作中深切体会到。如果领导意味着责任与使命,那么科恩就已经在生动形象并令人信服地践行着这一理念。如果领导是分享与构建价值观、使命和愿景的过程,那么受过军事训练洗礼的科恩以其坚定自信的教育创业精神,已经向我们展现了他接受挑战的意愿和决心。如果领导需要肩负组织营销及价值观传承,需要对战略与战术方面施加影响并进行说服,那么科恩已经带领加州高级管理学院,开创了突破制度障碍和社会经济惯性的创新之路。
德鲁克创建了管理实践与学习研究体系。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这一体系的每个层次与角落。通过阐述德鲁克丰富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著作,科恩为其正在创建的、独特的德鲁克高管教育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世界如何通过科恩的这些著述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学习德鲁克的思想遗产,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大问题。而最令人鼓舞的是,中国的德鲁克读者群体现在可以庆幸自己有机会阅读科恩已经译成中文的作品了。科恩以明确有效的方式成功地创建了自己的团队,他的著作也非常简朴直率、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促进他成长的军事领导文化。
在中国,像我这样的德鲁克读者仍要牢记的最根本问题是,中国的管理实践和学习群体应该如何从科恩这些已经译成中文的著作中学习德鲁克的思想呢?中国主流文化传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科恩与我们分享的观点见解一定能够帮助中国读者理解,如何以符合社会生态规律的方式实现德鲁克的管理理念。这种理念强调个人价值观、尊严及对社会的责任如何通过符合道德标准的、适当的管理实践来加以落实。我们知道,毕竟人性是有局限的,只有通过把自己从“自我中心”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才能突破这种限制。这是德鲁克的“管理人文艺术”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德鲁克比任何人都更早地进入了管理的后现代阶段。他把历史看作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明确有效地贯彻落实符合道德标准的、建设性的管理价值观。科恩的著作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细致地理解这个过程。他在教育创业方面的努力让我们相信,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落实并完成这个过程。
最后,作为一介平民的我,要向科恩这位学术界备受敬重的军事领袖致以卑微但真诚的敬意。
德鲁克管理学院集团董事局副主席
郭少棠(爱德蒙)教授
推荐序二
我必须得承认,当我听说科恩的新书名叫《德鲁克思想的管理实践》(The Practical Drucker的直译)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嗯,他更应该找一个来自政府‘繁文缛节部’的官员来为他的这本书写序。”
归根结底,在我内心深处,德鲁克和实践本就是一对同义词。将一本书命名为《德鲁克思想的管理实践》,就好比说此人是“高大的巨人”,如同将一幢100层高的大楼说成是“高高的摩天大厦”一样。
事实上,德鲁克是如此关注实用性,以至于他经常被管理学术界视为异类,并被嗤之以鼻。尽管在他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他先后在四所高等学府(莎拉劳伦斯学院、贝宁顿学院、纽约大学和克莱蒙特大学)教过书,但是,德鲁克从未真正融入这么多同事的圈子里。他身边的人似乎更孜孜以求于在由同侪评审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并且争抢文章被他人引用的机会,而德鲁克呢,则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改变真实的世界。
“让自己在别人眼里变得高深莫测,已经成了学术界的所谓美德”,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德鲁克就曾经发出过类似的抱怨。相应地,他还说过:“对于晦涩难懂以及盲目的狂妄自大,我都深恶痛绝。”正是这样一种自省的特质在时刻警示着他,“要尽可能地用便于大家应用的形式”来表述其思想。
他几乎很少使用脚注,他也从不使用那些所谓的回归分析和图表。身为众多大型公司和非营利组织机构的咨询师,他总是不断地强调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必要性。“你没必要告诉我,说我们开了一个极为精彩的研讨会,”他总是说,“你只要告诉我,下周一你是不是会采取不同于以往的行动,就可以了。”
德鲁克当然并不全然排斥理论,只是在他看来,理论只有在能够帮助人们找到可以解决当下急迫问题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时,才算得上真正管用。“研究当然是需要的,而且确实也有必要,”他说道,“但是,大家可以去看一下18世纪晚期开始发展起来的现代医学院。医学院的关注重心并不是发表学术论文,而恰恰是治疗病人以及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同样,他坚信,“商业教育工作者也应该走出象牙塔,成为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带来实在结果的实践者”。
这一根本性洞察——所有关于管理和领导力的著述,如果不是扎根于日常的组织生活中的实践和尝试,都将是毫无价值可言的——一直是德鲁克所有著述的核心所在。这也正是其众多同行之所以将事情拖向后退而不是推向前进的原因所在。
“知识分子和学者们总是倾向于坚信理念在先,理念引导出新的现实,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和心理方面的现实,”德鲁克写道,“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是这并不是常规,而恰恰是特例。真正的规律是,理论从不先于实践而存在。理论的真正作用在于对那些已经得到验证的实践进行结构化和文本化。理论扮演的角色是将那些孤立的‘非典型的’具体实践,从特例转化为‘原则’和‘系统’,从而变成通过教和学能够掌握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变成能够被普遍应用的东西。”
媒体评论
——彼得·德鲁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