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 Science: A Modeling and Case Studies Approach with Spreadsheets
- 作者: (美)弗雷德里克 S. 希利尔(Frederick S. Hillier) 马克 S. 希利尔(Mark S. Hillier)
- 译者: 梁樑 杨锋
- 丛书名: 国际经典原版教材.注解版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80990
- 上架时间:2014-10-13
- 出版日期:2014 年10月
- 开本:16开
- 页码:612
- 版次:4-1
-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 教材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 管理科学(专业)
教材 > 经济管理教材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 管理科学(专业)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数据、模型与决策:基于电子表格的建模和案例研究方法(英文版·原书第4版)》是一部以案例为导向的管理科学入门教材,主要涉及概率统计和运筹学等管理学科典型的方法论和科学工具,强调决策在商务和管理环境下的实际应用。与其他管理科学教材不同之处在于:本书不要求学生拥有深厚的数学功底,而是要求学生运用功能强大的Excel软件来完成模型的建立、求解最优化方案,因此非常适合MBA、管理学院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在职管理人员的学习和参考。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模型及其在Excel软件中的实现方法,以及各种专业的分析工具,并引入了大量实际案例,使学生可以轻松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为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译者
弗雷德里克S. 希利尔为斯坦福大学运营研究领域退休名誉教授。希利尔博士被世人熟知于其经典获奖著作《运营研究导论》,与已逝学者杰拉德J. 李贝曼(Gerald J. Lieberman)合著,该书已翻译成十多种语言发行,最新版为第9版。该书第6版荣获1995年兰彻斯特奖荣誉奖(本领域内最好的英语发行物),同时,希利尔本人凭借该书第8版获得2004年INFORMS论著奖。他另有作品包括:《基于风险的投资评估》《排队论表和图》《运筹学中的随机模型导论》以及《线性规划导论》。他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工业工程学士学位、运筹学和管理学博士学位。希利尔在高中和本科时多次获奖,涉及写作、数学、辩论以及音乐,本科毕业时其综合排名第一,并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获得三项国家奖学金(国家科学基金奖学金、Tau Beta Pi奖学金以及丹弗斯奖学金)。获得博士学位后,他进入斯坦福大学任教,在那里他于28岁获得了终身教职,32岁成为正教授。希利尔博士的研究领域涉及较广,包括整数规划、排队论及应用、统计质量控制和生产运营管理。他还在资本预算的研究上获过重要奖项。希利尔博士两次被选为专业社团的国家性会员,并担任很多重要的专业和学术期刊的编委。例如,他在管理科学研究会中担任副主席、发行委员会主席、《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期刊的副主编及一项国际会议的主席。目前他一直担任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出版部的“运筹与管理科学国际系列图书”创始编辑。同时,他还担任康奈尔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工业管理研究院、丹麦技术大学、新西兰坎特布里大学和剑桥大学JUDGE管理研究院的客座教职。
马克S. 希利尔(Mark S. Hillier)
马克S. 希利尔为弗雷德里克S. 希利尔教授之子,华盛顿大学Michael G. Foster商学院管理科学系定量方法的副教授。希利尔博士在Swarthmore学院被授予工程学士学位(专长计算机科学),在斯坦福大学被授予运筹学硕士和工业工程与工业管理博士学位。在本科求学时期,因为在工程班级排名第一而获得了McCabe奖学金,由于在数学上的工作荣获了Phi Beat Kappa奖学金,并创下了该校男子游泳队的纪录,同时获得了两项国家奖学金(国家自然基金和Phi Beat Kappa奖学金)。与此同时,他还为Hillier/Lieberman合著的教科书《运筹学导论》开发了一套综合性的辅导软件:OR Courseware。研究生阶段,他在斯坦福大学教授一门运筹学管理的博士层级讨论班,且因其博士论文而获得国家奖。在华盛顿大学,他讲授管理科学和电子表格建模的课程。凭借在MBA教授管理科学核心课程以及选修课程“电子表格建模”而获得了多项教学奖,同时因给本科生讲授运筹管理而获得了全校的教学奖。2007年他被学生评选为年度最受尊敬的教师而获颁PACCAR奖(为全国MBA教学提供最大奖金额度的奖项),同时他还获得了以Evert McCabe命名的教师奖。他的研究兴趣包含了零部件通用性、库存制造和生产系统设计。希利尔博士最近关于零部件通用性的论文获得了IIE Transaction期刊2000~2001年度最佳论文奖。
目录
出版说明
导读
作者简介
案例作者简介
序言
致谢
第1章 简介 1
1.1 管理科学的本质 2
1.2 一个阐述管理科学方法的例子:盈亏平衡分析 5
1.3 管理科学的影响 11
1.4 本书的特色 15
1.5 小结 17
术语表 18
本章管理科学课件的学习辅助 18
例题求解 18
习题 19
第2章 线性规划:基本概念 21
2.1 案例:Wyndor玻璃制造公司的产品组合优化问题 22
2.2 在电子表格上建立Wyndor公司问题的模型 24
前言
作为管理科学学科的学者,我时常思考,什么样的教材是本学科最好的入门级教材?我该带哪一本进入课堂?我的标准是:管理性、科学性和入门性。
管理性(management)意味着这样一本教材,必须和现实背景密切相关,应当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应当能够依托具体实例来讲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样一本教材必须包含充分的管理案例,这些案例分布于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必须是真实可信的。
科学性(science)意味着这样一本教材,必须提供规范的、稳定的问题解决模式和缜密的、准确的逻辑思维结构,这种问题解决模式和逻辑思维模式具有可重复性、可延展性。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样一本教材必须有本领域较完整的建模方法,建模方法应体现如何将管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求解,如何将管理问题的目标、约束、可行域、优化准则等纳入数学框架中去。
入门性(introduction)意味着这样一本教材,必须是简明易懂、容易上手、能够引发兴趣的。管理学科内,如果不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最终答案,学员将会很快丧失继续学习的兴趣。因此,提供简明的问题解决程序,忽视复杂的算法机理,是必要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样一本教材必须提供通用软件(如Excel)解决问题的程序,包含简单的程序编写技巧和可拓展的模板,能够保证学员在很短的学时就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令人欣喜的是,希利尔父子编写的本书,抓住了管理性、科学性和入门性三个要素,它的鲜明特色是:使用真实案例研究以展示管理性,包含完整严密的建模方法以展示科学性,运用电子表格以增强入门性。这本教材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迅速进入管理科学领域的交流和学习之中,激发相互的兴趣,并为教师调整内容和学生继续学习留有空间。
本书纸质版包含13章内容。
第1章是对管理科学的简介。读者应理解为什么管理科学是一门科学,这门科学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何种价值,以及应以何种心态来学习这门课程。
第2章介绍了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通过Wyndor玻璃制造公司的产品组合优化问题,引出了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以及简单的电子表格求解方式。读者应当留意如何将实际问题的每一个细节纳入数学规划之中,使得数学规划能够如实体现实际问题。
第3章是线性规划的建模方法和应用,这是全书的重点内容,全面讲述了资源配置问题、成本利润最优问题、产品组合问题、运输问题、指派问题等几类经典的管理学问题,读者应在学习中思考,为什么这些不同的问题能够用相同的数学规划方法进行求解,以明确数学规划的应用范畴。
第4章是关于利用电子表格建模的艺术。这一章不仅包含了基本的电子表格使用方法,还向读者介绍了如何写出最好的电子表格程序,即使单独学习这一章,也足以使电子表格的使用能力获得显著提高。
第5章介绍了线性规划中的What-If分析,假定某些系数的变化会对最终结果产生何种影响,以分析整个问题的灵敏性和鲁棒性。读者应理解What-If分析在未来实践应用或者学术研究中的意义。
第6章是网络优化问题,通过介绍最短路、最大流和最小成本最大流问题,掌握如何利用电子表格来解决图论中的经典问题。读者应理解交通、工程、事务流程、社会关系等诸多领域的问题都能够用图论来求解。
第7章是0-1整数规划问题。这一章将前述各章的数量决策问题,转向是否决策问题。读者可以从数量决策的视角来理解是否决策。此外,读者还应当深入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决策逻辑,应当用何种0-1整数规划来研究。
第8章是非线性规划。读者应当理解,为什么非线性规划的求解是困难的,是否有技巧将非线性规划转化为线性规划来进行求解。对于学时有限的课程而言,这一章往往视为选学或自学内容。
第9章是决策分析。在这一章,读者应当理解决策属性、决策信息、效用等基本概念,并掌握决策树、灵敏度分析等研究范式。从本章开始,数学规划部分结束,进入了新的领域,所以读者还应当理解决策问题和数学规划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第10章是预测。在本章,读者应当了解时间序列分析和因果分析两种方法的使用,关键应掌握这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前提条件。此外,读者还必须理解主观判断在预测中的作用和影响力。
第11章是排队模型。本章对于一般读者具有挑战性,因为它考虑了随机变量的影响。读者应理解在服务经济时代排队模型的重要性,应理解哪些问题可转化为排队问题,如何快速得到排队模型的解。
第12章和13章介绍了计算机模拟仿真的方法。这两章往往是选学内容,供有余力、有兴趣的学员自学。读者应理解,在何种情形下以及为什么需要使用计算机模拟仿真。基本的操作技巧和几种简单的方法需要掌握。
在随书附带的CD中,还有六章内容,分别是:第14章,线性规划的解决方案概念;第15章,运输和指派问题;第16章,工程管理中的PERT/CPT模型;第17章,目标规划;第18章,需求已知条件下的库存管理;第19章,未知需求条件下的库存管理。这些内容已经超出了入门级学员的要求,比较适合中高级学员层次。
序言
我们第4版的目标一直致力于加强前三版。合著作者马克S. 希利尔因在华盛顿大学使用前三版教材教授电子表格建模与管理科学课程而多次荣获教学奖,这些经历给我们当前第4版带来了很多改进,同时我们也参考吸收了很多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小心翼翼地提升前几版的质量,同时又保留该书的特色思路。
该书的特色思路就在于紧密遵循着1996年INFORMS商学院教学工作组的建议报告,该报告包括如下要旨:
显而易见,在当前环境下,该课程(管理科学导论)的特点必须要有重大改变。人们对课程中的算法没有足够的耐心。相反,该课程的真正需求是关注商业环境,包括重大的非数学问题、运用电子表格、更加强调模型的计算和评估而非模型构建。而这样一门课程就需要全新的教科书。
本书就是为了这样一种课程而设计的。
为符合工作组的建议,我们认为现代管理科学导论教材应具备三个元素,即如本书中副标题所总结的那样,包括:运用电子表格、建模方法以及案例研究方法。
运用电子表格
显然,作为管理科学的当代教学方法是应用电子表格作为该课程的主要媒介。无论是商学院学生还是管理者如今都在使用电子表格,所以电子表格可以提供一个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现代电子表格软件,包括本书中用到的微软Excel都可以被用来处理实际管理科学问题。对教学层次的模型来说(也包括许多现实可操作的模型),电子表格在计算管理科学模型方面是一个比传统算法解决方案更好的方法。这意味着曾在传统管理科学课程和教科书中风行一时的代数方法如今可以落幕了。
然而,随着对电子表格新一轮热情的兴起,可能会出现过度极端的风险。电子表格并不是唯一的执行管理科学分析工作的工具。偶尔适度的使用代数和图表分析方法仍然有一席之地,如果我们在适当的时机里没有去发展学生在这两方面的技能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一种伤害。另外,本书并不是一本大量关注电子表格机理的电子表参考书。电子表格是一种贯穿到底的方法,而不是自身的目标。
建模方法
本书第二个元素:建模方法。模型公式是管理科学方法论的核心。因此,我们着重强调了模型公式的艺术、模型的角色以及对模型结果的分析。我们主要(并不是全部)使用电子表格式而非代数方法来构建和展现模型。
有些教师在代数模型构建方面(又被INFORMS工作组称作建模)有着多年的模型教学经验。部分教师觉得学生应该用这种方法来建模,而后简单地使用Excel,利用Excel求解工具对模型进行求解。我们并不赞同这种方式。我们的经验(同时还有其他大量学者报道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多数商学院学生觉得直接使用电子表格来完成建模工作会更加自然舒适。更进一步地,使用最好的电子表格技术(如本书中所展现的那样)来建模往往会比代数建模在相当程度上更具效率和透明度。另一个好处是:电子表格模型包含了所有代数模型能表达的关系,并且我们也会以这种形式来总结模型。
本书(以及同时期其他几本教材)另一个突破之处在于:可以无形中忽略用以求解模型的算法。我们觉得并没有什么理由需要典型的商学院学生来学习被计算机执行的算法细节。受管理科学课程只有一个学期课时的时间限制,还有大量重要的内容需要学习。因此,本书的重点就放在了那些我们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上。在这个目录上就是电子表格里的建模管理问题的艺术。
构建电子表格模型是一个现实问题,通常包括了比电子表格设计以及数据录入等更多的问题。因此我们一步步地来完成这一工作:先理解非结构化问题,字面上对问题进行结构化,接着收集数据,以数字形式表达数据间的关系,而后再规划出电子表格模型。结构化方法强调模型中的典型元素(数据、待定决策、约束以及绩效评价)和用于每个元素的电子表格单元的不同类型。总之,本书重点在于建模而不是电子表格工作机理。
案例研究方法
然而,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用电子表格公式的形式来展现一系列简单案例的话,所有这一切仍会显得很空洞。而这就体现出了本书的第三个关键元素:案例研究方法。除了例子之外,本书每一章节其实都会包含一两个案例研究,以配合实际应用的整个过程。在有些例子中,整个章节都是围绕一个案例分析展开的。通过将学生引入这个故事中,我们设计了一个个案例分析,以便将章节中的技术映射到现实生活中,而这样一个案例背景就可以生动地描述辅助管理决策制定与技术之间的关联。这种讲故事式的、以案例为中心的方法可以使得教材更具愉悦性和激励性,同时也传递出了在应用管理科学时,对现实的考虑是关键因素。
很欣慰的是,我们已经收到众多评论家对前三版作品的反馈,尤其是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欣赏。即使如此,该方法在其他管理科学教材中甚少使用,我们感觉到培养学生在管理科学各个方面的实际应用显得十分重要。有些评论家强调了在某些案例研究中所使用的对话、情景方法的有效性。尽管非传统,可这种方法确实提供了一个方式来描述在管理科学帮助下的管理决策制定过程,同时它也使得人们可以预先感知管理世界中的一些核心概念。
除第1章外,每一章节最后都带有跟随问题的成熟案例。这些案例通常会继续采用讲述故事式的方法,这样它们可以被指派成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大部分案例是由两个极具天赋的案例作家联合编写的,分别是Karl Schmedders(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的教职工)和Molly Stephens(安达信咨询公司前管理科学顾问)。作者也补充了一些案例,包括许多简短的案例。除此之外,Western Ontario大学Ivey商学院(世界第二大案例教学制造商)从他们的案例库中特地挑选了符合本书章节的案例。这些案例在Ivey网站(cases.ivey.uwo.ca/case)上为本书指定的区域分段可供查询使用,同时这一网址也在每一章节最后有所呈现。
当然,本书不是第一本包含以上三个特征之一的管理科学教材,但我们相信,本书是将这三个特征完全融入的唯一的一本教材。
其他特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