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Methods in Behavioral Research,11th edition
- 作者: (美)保罗C.科兹比(Paul C.Cozby) 斯科特C.贝茨(Scott C. Bates)
- 译者: 张彤
- 丛书名: 美国名校学生最喜爱的心理学教材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68523
- 上架时间:2014-7-2
- 出版日期:2014 年7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65
- 版次:1-1
- 所属分类: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理论与研究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理学 > 心理学

【插图】

编辑推荐
由保罗C.科兹比、斯科特C.贝茨所*的《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原书**1版)》是行为研究方法***的系统教材,从如何理解行为到研究方法的选取,统计分析到论文的撰写,作者都详细地叙述:用实例讲解,精细到每个语句的表述及注意事项。为你的研究工作和学习提供非常详尽的参考。
本书适合普通高等院校心理学、社会学及教育学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使用。
内容简介
作译者
斯科特C.贝茨(Scott C. Bates)是犹他州立大学的副教授。他在惠特曼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在西华盛顿大学获得实验心理学理学硕士,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获得社会心理学哲学博士。他的研究兴趣和经历是丰富多彩的。他在许多领域中都进行过研究,例如,青少年问题行为与问题行为预防、高等教育中的教与学,以及室外空间中种植与看护植物的心理学结果。
目录
译者序
作者简介
前 言
第1章 科学地理解行为 1
1.1 研究方法的使用 1
1.2 科学方法 2
1.3 行为科学的目的 5
1.4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7
第2章 从哪里开始 12
2.1 假设与预测 12
2.2 我们研究谁:关于术语的注释 13
2.3 想法的来源 13
2.4 图书馆研究 16
2.5 研究论文的剖析 24
第3章 道德研究 27
3.1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27
3.2 贝尔蒙报告 28
3.3 评估风险与利益 28
3.4 知情同意 30
译者序
本书既是很好的方法论教科书,又是详尽的行为研究指导书。本书的一大特色是它以行为研究过程来组织行为研究方法知识:从一开始论述什么是科学的方法,为什么要用科学的方法,到研究问题的来源,如何进行研究,研究中要关注哪些问题,再到如何处理研究数据,如何撰写研究论文,最后是如何推广研究结果。按照研究过程,每个章节深入讨论了某方面的行为研究方法问题,并通过对概念、理论、方法、公式等的系统阐述,以及丰富的实例来加以说明,每章最后对学生提出的多种训练要求(包括:实践训练,阅读推荐的与该章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杂志论文并回答相关问题;循序渐进的知识训练,要求学生完成复习题和思考题),以及借助于网络提供的扩展训练,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从事行为研究所需要的各种知识,特别是,还能让学生遵循本书的体系结构,参照每一章的知识,一步一步地开始自己的最初研究。
在此应指出的是,本书对个案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和发展研究设计(包括横断法、纵向法和序列法)做了系统论述,还有对观察法也做了详细论述,而这些知识在一般的心理学教科书中介绍得相对较少,但它们在行为研究中,特别是对于一些个体行为或社会行为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这本书有许多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在研究想法的来源中,作者以心理学家Michael Lynn的小费研究故事告诉学生,当你看到周围的一些现象而产生一些想法时,不要停留下来,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去检验想法。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能够引起新的发现和重要的应用。又如,在介绍自然观察法时,作者介绍了Graham等人对酒吧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在这个研究中,观察者在118个不同酒吧中整整花费了1 300个夜晚对酒吧中的攻击性行为进行了观察和记录。这些数字同时也告诉学生要获得可靠、客观的行为数据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再如,关于研究取样的问题,最近我在评审一篇论文时看到学生这样写道:对某地区的高校大学生进行随机取样,抽取了20名被试。固然,随机取样对研究数据的客观性和无偏性非常重要,但我很难想象这个学生如何从具有五六所高校至少有10多万名大学生的地区中随机抽取20个被试。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概率与非概率取样方法,分析了非概率取样法的缺点。作者指出,非概率取样不能确保样本能准确地代表总体,但是它便宜和方便。作者还专门论述了使用方便样本(即用非概率取样法获取的样本)的理由,并强调了研究者应该用多重样本和多重方法来重复结果,然后,将许多研究的结果综合起来,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研究结果。作者的论述告诉学生什么是科学的诚信,有一些问题确实是研究中难以克服的,碰到这样的问题时,首先不应该以虚假的描述来掩盖问题的存在,而是以科学的方法积极地解决问题。还如,在研究结果的推广上,作者援引了乔治·米勒在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报告中说的话,“把心理学送出去”,“拿出我们对人类行为所知道的一切,让更多的人能够将它们应用于每日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心理学服务于社会,围绕着国家建设需求来展开我们的心理学研究,这对于每个心理学工作者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诸如以上这样的论述,在本书中比比皆是,所以我感到,这本书不仅介绍了行为研究方法的知识,还讲述了科学研究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精神、责任和素质。这种精神、责任和素质是值得广大学生学习和继承的。
尽管我参加了一些心理学图书、人机工效学国际标准的翻译工作,并且在本书的翻译中我也尽力做到完美,但本书的翻译可能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
张彤
前言
我们增加和更新了实例,阐明了概念,并且删除了产生干扰和混淆的素材。我们继续通过从多角度描述整本书中的重要概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研究表明冗余信息能够帮助理解。我们还强调应该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研究行为。本书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在大部分章节中增加了例文,即要求学生查找和阅读的某篇当前的杂志论文,并且回答需要用该章中介绍的概念来回答的问题。
效度
第11版扩展和强调了行为研究的效度范畴。通过在正中突显内部、外部和构念效度的关键概念,我们希望促进学生理解这些基本观念。而且,效度现在成了贯穿全书的主旋律,这就像效度成了贯穿行为研究的主旋律一样。
组织
本书的组织总体上遵循计划和实施研究的顺序。第1章是关于认识和区分基础及应用研究的科学方法的概述;第2章讨论研究想法的来源及图书馆研究的重要性;第3章关注的是研究道德,这一章深入讨论道德问题,它们也是全书强调的重点;第4章介绍效度以及考察心理学的变量和对研究变量关系的实验法与非实验法的区分;第5章关注的是测量问题,包括信度与效度;第6章描述非实验研究方法,包括自然观察、案例研究和内容分析;第7章涉及取样及问卷和访谈设计;第8章、第9章论述设计和做实验的基本知识;第10章的重点是因素设计;第11章讨论对特殊应用的研究设计,包括个案实验设计、发展研究设计和准实验设计;第12章、第13章关注的是运用统计学来帮助学生理解研究结果,这些章节包含了效应大小和置信区间的内容;第14章讨论推广问题、元分析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本书还包含了关于撰写研究报告和进行统计分析的附录。附录A提供了当前美国心理学会(APA)风格的整个研究报告写作要求,并且提供了一篇实际发表的论文作为范例。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自己的研究和研究报告,附录B提供了公式和计算实例。附录C提供了有用的卡方、t值和F值。
灵活性
本书中的章节是相对独立的,这样可以使教师非常灵活地安排章节次序。比如,研究道德和调查研究方法的章节放在了本书的前面,但是,如果教师希望把这些内容放在课程的后面进行教学,他们能够很容易这样做。在大部分章节中若要删除部分教材内容,也是相对容易的。
特点
清晰。第11版仍保持了直接、清楚的写作优点。为了提高理解性,概念是从不同角度加以描述的。
令人信服的实例。经过良好选择的研究实例帮助学生解释具有挑战性的概念和复杂的研究设计。
例文。对于大多数章节,我们从专业文献中选择了用有意义的方法证实和说明该章中概念的论文。每一篇论文都提供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参与性的以及与学生有关的实例作为章节结束的重磅练习。每个例文都包含了APA风格的已发表的实验研究论文的参考文献,以及对该研究的简要介绍和总结。3~5个关键讨论问题让学生从该章的角度体验应用性的、以批判思维为导向的和总结性的学习。(注:在第2章、第12章和第13章中未包含例文,这是因为评审人员建议:对于这些章节,大多数教师喜欢自己设计教学活动。)
灵活性。教师能容易地自定章节顺序,从而与自己的教学大纲相匹配。
对作出决策的重视。通过区分各种各样的研究设计来帮助学生理解在什么时候应该用哪种设计。
强健的教学法。以学习目标为每一章的开始,复习题和思考题提供给学生的练习将帮助他们理解教材内容。正文中用黑体字表示关键术语,每章末尾列出了这些关键术语。
媒体评论
在行为科学中,常常难以精确地知道使用的是顺序量表还是等距量表。然而,因为等距量表比顺序量表允许使用更精致复杂的统计处理,所以,假设变量是用等距量表测量的,常常是有用的。当然,如果测量是名次排列(例如,根据人气、学生在班中的排名),那么,显然用的是顺序量表。
比率量表(ratio scale)变量既有相等的间距,又有指示不存在被测量变量的绝对零点。时间、重量、长度及其他物理度量都是比率量表的最好例子。等距与比率量表的变量在概念上是不同的;然而,分析以这样的变量获得的数据所用的统计程序是一样的。等距与比率量表的重要意义是数据能够用平均数或算术平均数汇总起来。它可提供一个反映了变量的平均量的数字例如,“竞赛获胜人的平均心境为5.1”,或者“完成减少体重项目的人的平均体重为187.7磅”。
……
书摘
在行为科学中,常常难以精确地知道使用的是顺序量表还是等距量表。然而,因为等距量表比顺序量表允许使用更精致复杂的统计处理,所以,假设变量是用等距量表测量的,常常是有用的。当然,如果测量是名次排列(例如,根据人气、学生在班中的排名),那么,显然用的是顺序量表。
比率量表(ratio scale)变量既有相等的间距,又有指示不存在被测量变量的绝对零点。时间、重量、长度及其他物理度量都是比率量表的最好例子。等距与比率量表的变量在概念上是不同的;然而,分析以这样的变量获得的数据所用的统计程序是一样的。等距与比率量表的重要意义是数据能够用平均数或算术平均数汇总起来。它可提供一个反映了变量的平均量的数字例如,“竞赛获胜人的平均心境为5.1”,或者“完成减少体重项目的人的平均体重为187.7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