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领导力:朴槿惠的60年[图书]
基本信息
- 原书名:Leadership of Loneliness

【插图】

编辑推荐
一位观察朴槿惠10年之久的权威记者笔下鲜为人知的传奇女总统
排除亲信政治缔造了她的成就,也缔造了她的孤独
层层展现朴槿惠的“真实面孔”,以及她生命中的“光”和“影”
她的权力观、她对亲信的用兵之术等都要强于现有政治家不止一个层次。在人情搭桥、关系做网的韩国政界,像朴槿惠这样对关系视而不见的政治家恐怕寥寥无几。
她的领导力是命令,是政策,是国家的命运。从千荣植编著的《孤独的领导力(朴槿惠的60年)》中可以窥见一个真实的朴槿惠,同时也可以预测一下她想要打造一个怎样的韩国。
内容简介
作者看到了作为普通人的朴槿惠的孤独,也看到了作为政治人的朴槿惠身上的孤独。作者在书中始终坚持将普通人朴槿惠和政治人朴槿惠统一起来理解,而且还以把朴槿惠的个性所带来的肯定面与否定面放在一起考虑的态度思考问题。
对朴槿惠而言,原则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个人。她认为,人总是会离开的。她的“无心论”境界之高令人不得不叹服。这些都是她在特殊的成长背景下形成的属于自己的哲学。
《孤独的领导力(朴槿惠的60年)》把触角伸到过去,描绘出了朴槿惠的真实面孔。相比其他的各种记录,作者在本书中对朴槿惠的描述更加丰满,也更加让人信赖。
作译者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篇 孤独的人,朴槿惠
第1章 了解18年的隐遁生活,才能理解朴槿惠 / 3
结束隐遁生活,重返政坛 / 3
成为孤儿的少女家长 / 12
因炎凉世态被冻结的心 / 15
为了忘却痛苦,依赖了佛教 / 19
以苦难为伴,书写20年的日记 / 23
朴槿惠的眼泪 / 27
18年的心理状态 / 30
第2章 揭开面纱的“冰公主” / 33
朴槿惠结婚未遂事件 / 33
前方无异常,但是心已被刺穿 / 38
蒙着她的神秘面纱 / 42
喜欢喝酒的朴槿惠 / 45
朴素又不失优雅的生活 / 49
译者序
2012年12月当选为韩国第18任总统、2013年2月25日正式就任的朴槿惠,身上早已被贴上了很多鲜明的标签,作为韩国前总统朴正熙之女,她那跌宕起伏的人生和早已注定的政治宿命,也让她那紧握在手中的权力显得分外与众不同。
呈现在你面前的《孤独的领导力》这本书并不是朴槿惠的自传,而是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她10年之久的一位记者对她的评价。目前有关朴槿惠的不少著作业已引介到中国,而此书的作者坚信在自己尽可能不带任何偏见地分析朴槿惠的过程中,“将会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朴槿惠这位韩国女总统”,希望通过自己10年的记录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新总统各种不为人知的面貌。除了讲述朴槿惠的人生经历外,作为记者的千荣植也力求在其文字中作为一个“卓越的观察者”出现。因此这本书既有对朴槿惠生平事迹的客观描述,作者同时也引用了朴槿惠的个人日记及其著作,当然,还有基于作者个人经验之上的分析评述,这些评述不乏非当事人那置身事外的冷静。
正如这本书的名字一样,作者一直强调朴槿惠所面对的“孤独”以及由“孤独”所铸造而成的非凡领导力。“如同不了解中世纪的黑暗时期就无法理解欧洲的文艺复兴一样,不了解朴槿惠18年的隐遁生活,就无法理解今天的朴槿惠。现在她那温和的微笑背后,正是绝望岁月留下的一道道痕迹”。作者曾下大力气试图说明朴槿惠在自己人生中那难以想象的18年里经历过的痛苦与彷徨,肯定她今天所拥有的生活“深度”与那些年代的孤独有着紧密的关系,认为其“在15年的青瓦台生活中为自己的将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在18年的隐遁生活中找回了自我”。而对于此,正如中国媒体所熟知的那样,朴槿惠曾提到是中国哲学尤其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一书,在人生最困难的时期,使她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
本人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命运多舛、人生如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感叹总是会在不经意间迸发出来。朴槿惠的经历不仅仅是现实版《公主复仇记》的上演,更是激发人们勇于面对孤独、享受痛苦、在孤独中思索、在痛苦中前行的成长励志小说。面对父母遇刺身亡的打击时,她没有沉沦、没有过分沉溺在悲痛中而对未来有所厌倦和惧怕;面对兄妹之间出现的疏离和隔膜,她没有一蹶不振、没有因为亲情的丧失而失去自己的阵营;硝烟弥漫的政坛不胜枚举的迫害与阴谋没有让她止步政界,反而越挫越勇,最终成为韩国的第一位女总统。她在美国国务院用英文演讲,和美国总统奥巴马散步交流可以不带译员;她能用流利的汉语应对中国媒体的采访,在清华大学演讲时使用非常地道的“中国式幽默”来处理现场出现的技术小故障;她不仅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英语和汉语,还能讲法语和西班牙语;她喜欢伊丽莎白一世和撒切尔夫人,跟德国总理默克尔关系莫逆;她认为领导力应该像指南针、宗教、黏合剂,她所追求的领导力是孤独的,因为“领导人凭借不屈的意志,需要做的都是别人说不行、不可能的事情,也正是因为事情本身都很困难,都很难得到理解,所以才会更加辛苦”。
朴槿惠在一次演讲中曾提到“要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就一起走”。这位失去父母、无儿无女、把自己的一生嫁给韩国的61岁女性,将怎样面对自己生命中的孤独,让孤独的领导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功效?在“为了国家甘愿牺牲自己”的领导力哲学的指引下,在执掌整个韩国的过程中将如何挑选自己的团队,用兵之道会如何?政界对此又如何评论?诸如此类的问题,作者也在本书中给予了自己的答案。
孤独是一个人的盛宴,是一个人心灵的高度自省;爱生活的人们,必懂得在生活中如何与孤独作战;而由孤独铸造、与孤独同行的政界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冰与火完美相融的盛宴。
千日
2013年12月于北京和平里
前言
当选为韩国第18任总统的朴槿惠,我认识她已有10年之久,她的名字在我的生活中也曾经消失过一阵子。我以驻华盛顿记者的身份在美国度过了3年,2012年7月回到韩国之后,我与朴槿惠再续因缘。
在我第一天去公司上班的7月10日,朴槿惠称要以新国家党总统候选人身份参加总统竞选。我怕打扰她,第二天才给她去电告知自己已经回国。在宣布参加竞选的第二天,朴槿惠看起来依旧那么忙碌。就这样,我再次以政治部记者的身份旁观了她5个月参与总统竞选的过程。
我突然想起与她初次见面的2003年。那时的她还很腼腆,虽然缺少政治家的风范,但却胸怀鸿鹄大志,那年的她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远航。当时,我很好奇她那隐藏在腼腆和微笑背面的真实世界。
在人们心目中永远是“朴正熙女儿”的她,于2004年成为大国家党代表之后,亲身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她坚定的选择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冲击。
当时,在一家出版社的提议下,我开始探究起朴槿惠这个人物。那是一段人们对独自踏入政坛的朴槿惠持有高度好奇的时期。经过两年的探究,我出版了名为《我没有向往过独身》的朴槿惠探究书籍,那本书的主要侧重点体现在对朴槿惠的心理分析上。
朴槿惠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政治家。从现有政治家的角度来看,她是一个难以理解的人。因而一直以来她都被人们视为“不懂人情世故的公主”。
不过,了解她这个人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她实际上是一个深藏不露的人。她的权力观、她对亲信的用兵之术等都要强于现有政治家不止一个层次。在人情搭桥、关系做网的韩国政界,像朴槿惠这样对关系视而不见的政治家恐怕寥寥无几。
对朴槿惠而言,原则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个人。她认为,人总是会离开的。她的“无心论”境界之高令人不得不叹服。这些都是她在特殊的成长背景下形成的属于自己的哲学。
2004年,对于自己缺乏与人接触这一风格,她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使被骂,也要遵守原则。”这确实是了不起的胆识和刚毅。我认为,这种果断的性格正是她经历一路坎坷之后,最终使自己登上总统之位的力量。
朴槿惠是一个非常重视民意的人。为了多见一位市场商人,她甚至拒绝过记者招待会。她每时每刻都在思考“国民怎样看待自己”这一问题。
在总统竞选结束之后的某一天,我偶然遇到学古斋社长禹灿奎,与他谈起了朴槿惠。几天之后,禹社长跟我提议一起出一本关于朴槿惠的书,提议以之前的研究内容为基础,用崭新的方式介绍朴槿惠。
当选总统之前的朴槿惠和当选后的朴槿惠有着本质的不同。在成为总统之前,一切都是实验。她的领导力是实验性的,她的行为举止也是实验性的。
然而,成为总统之后的她则完全不同。她的领导力是命令、是政策、是韩国的命运。她的身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既然曾对她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我认为有必要告诉人们“韩国的新任总统是这样的人”。这本书不是朴槿惠的自传,而是一旁观察她10年之久的一位记者对她的评价。
本书将会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朴槿惠这位韩国女总统。生活孤独的朴槿惠,其政治作风是排斥亲信政治的。在她孤独的领导力中,同时存在“光”和“影”两个方面。
在华盛顿的2011年秋天,史蒂夫·乔布斯的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连续采访了韩国的特派记者们。《时代》周刊主编出身的他,通过采访乔布斯身边的人物这一方式撰写了《乔布斯传》,这一点在当时曾一度引起过热议。这与通过采访和口述,以听写形式写传记的方式完全不同。个人认为,通过这种方式撰写的传记定会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再现一个真实的主人公。
笔者希望本书能够成为一本参考书,帮助读者理解韩国的第一位女总统,同时也尽可能不带任何偏见地去分析朴槿惠。
虽然笔者有些担心因为采访的不够充分导致部分事实被扭曲,但也同时希望10年的记录能够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新总统的各种不为人知的面貌。
借此机会,向鼓励出书的禹灿奎社长表示感谢。学古斋之前出版过前任总统卢武铉的图书,我想对不带任何偏见重新审视新一代领导人的禹社长的出版热情给予高度评价。
序言
此书作者千荣植,可以说是一位最长时间观察政治家朴槿惠的记者。
如今,韩国第一位女总统朴槿惠已尽人皆知,但她仍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神秘一面。
作为总统的女儿,朴槿惠在权力的顶点度过了幼年时期。失去父母之后她离开青瓦台,经历过一段艰苦岁月后选择了从政。总之,在韩国政界,几乎没有任何一位政治家比朴槿惠的人生历程更为坎坷和艰辛。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会如此。
正因为这些,朴槿惠开始从政之后,给人们留下了一种与其他政治家截然不同、无法轻易接近的印象。
此书作者利用心理分析法,将政治家朴槿惠叙述得既生动有趣,又极具说服力。他把适当的趣闻逸事和证言作为贯穿本书的红线,生动地分析了成为人类判断和行为基础的各种心理状态。
不仅如此,作者还通过广泛的调查,记录了唯有作者自己知道的女总统的各种逸事,这也在极大的程度上帮助读者了解作为政治家的朴槿惠鲜为人知的一面。
21年来,作者奋斗在社会部、经济部、政治部等多个领域,而在政治部长期工作的记者生涯使作者培养了对人的非凡洞察力,这也是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
记者要成为国民的“眼睛”和“耳朵”,就要帮助国民做出正确的判断。尤其对那些能够对国家起到重大影响的政治家,则需要更加客观、慎重的视角。在完成此书的过程中,作者轻重拿捏自如,既不沉重也不轻飘。
同样,作为长时间从事记者工作的我来说,与朴槿惠也有过近距离接触,对她也算颇有了解,而通过这本书,我又发现了许多之前不曾了解的一面。我真诚地希望读者们能够通过此书了解朴槿惠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当然,能够同时预测一下政治家朴槿惠想要打造怎样一种韩国未来则更好不过。
李相逸(新国家党国会议员)
推荐序二
千荣植是我的挚友,也是我在新闻界的同事。“史官的问题意识”和“记者的现实感觉”,这二者在他身上同时兼备。记者在过去的职位相当于史官,记者所写报道起到的作用与编纂历史的基础资料——“史草”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史官立足事实,按照人们听到的、观察到的事物进行记录。同样,记者也是按照看到的、采访到的内容进行撰写报道。
千荣植是一位出众的记者。21年来,他在传媒行业担任过政治部、经济部、社会部各大领域要职,此外还担任过驻华盛顿记者,进行过多次独家报道。所谓出众的记者,即指“卓越的观察者”,指能够在许许多多事实当中一眼看穿其核心与本质,并将二者用简短的文章表达出来的人。在大学攻读的历史专业,对他提高自己的记者资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从2003年2月开始,千荣植担任起对新国家党的前身,即对大国家党的采访一职。之前他一直都与我一同采访民主党,所以能够不偏不倚地评价大国家党。
他的记者手册里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对大国家党和大国家党议员们的观察记录。无论是大国家党在大选中遭遇失败,抑或是遭到弹劾而灰心丧气,千荣植都对此进行过细心的观察和详细的记录。当然,其中也记录了2004年第17届总统大选之际朴槿惠代表为挽救陷入危机的大国家党搭建帐篷的情形。
千荣植把触角伸到过去,描绘出了朴槿惠的“真实面容”。诚然,有些人可能会对他的观点持有不同的意见,但比起其他的各种记录,作者在这本书中对朴槿惠这位新晋女总统的描述更加丰满,也更加值得信赖,这一切都毫不逊色于对韩国第18任总统朴槿惠的亲身采访。
林石圭(Hankyoreh报纸,政治部部长)
媒体评论
——朴槿惠
书摘
诚然,对朴槿惠来说,新的生活绝非一帆风顺。她更像是一个被自己的王国遗弃的公主。朴槿惠曾说过“自己在父亲死后生活跌至了谷底”。亲信的背叛、贪婪的权欲,这似乎就是她在青瓦台所目睹的一切。这种背叛感越来越深,她感觉到自己仿佛已孤身处于一望无际的荒野之中。
1997年,人选大国家党的朴槿惠再一次步人政坛。1979年所经历的人生痛苦一直持续到1997年才得以摆脱:1997年这一年,正是她人生的转折点。
这期间的18年,对朴槿惠而言简直是暗无天日、比死亡还要难捱的艰难岁月。在这段郁积难释的时期,她患上了抑郁症。
“谁都不知道,那段日子我过得有多么艰辛!”朴槿惠今天的心理状态、行为举止、品格、世界观以及人生哲学观都产生于那18年当中泪水与叛离感、虚无感交织的丛林之中。正是那段隐者般远离世界的空白期,造就了今天这样一个崭新的朴槿惠。精神科专家们曾说过:叛离感与虚无感正是受到巨大打击的抑郁症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如果用精神心理学衡量的话,朴槿惠是抑郁症患者,但这并不是一种病态意义上的抑郁症,只不过是“朴槿惠抑郁症状”而已。朴槿惠两次大隐于世,又两次深受抑郁症及精神痛苦的无穷困扰。
她第一次隐遁时,正是父亲朴正熙去世后的10年,即1979~1989年。虽然当时朴槿惠深受父亲被枪杀的影响,心灵重创使她险些一蹶不振,但在1982年,她便开始通过担任育英基金会理事长一职一步步融人这个世界。在经历过3年的空白期后,她慢慢尝试着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甚至妥协。
自1989年起,朴槿惠一直忙于“朴正熙、陆英修纪念会”,忙于自己父母的追悼活动。朴槿惠看到人们对父亲朴正熙的政绩怨声载道,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一现象。她跟自己说,这是“一座必须要跨越的山”。在她的内心深处,一直都担心自己会再一次受到创伤,所以她在积极致力于组织父母追悼活动的同时,也非常积极地寻找摆脱抑郁症的途径。
……
同类热销商品
赵曙明:我的人生感悟与管理观
- ¥38.00
- ¥19.00
- 左右为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