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Supply Chain Management:A Balanced Approach (3rd Edition)

内容简介
作译者
他近期忙于给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授运营和供应链管理的课程。他的文章已在多种杂志上发表,包括《物流商业周刊》(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运营管理杂志》(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杂志》(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运输杂志》(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生产与运营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Journal)、《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更多关于威斯纳的信息可以在他的个人网站上获得:http://faculty.unlv.edu/wisnerj.
陈加存(Keah-Choon Tan)是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运营管理教授。他在南阿拉巴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MBA学位,在密歇根州立大学获得生产与运营管理博士学位。他是供应链管理协会(ISM)注册采购经理,获得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APICS)生产与库存管理认证(CPIM)。他在供应链管理、质量与运营计划等领域的多家杂志和期刊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在进入学术界以前,他曾在一家专业医院从事管理工作,在多家制造企业从事财务审计工作。他曾任生产管理前任联合主席,在决策科学学院多个不同的委员会任职。他还是编辑、客座编辑并且在学术文献编辑部任职。他曾获得多项研究奖,包括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基金会卓越教学奖。
梁源强(G. Keong Leong)是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商学院管理系的教授和主任。他在马来西亚大学获工程学士学位,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获MBA和博士学位。他曾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任职,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任职于雷鸟国际管理学院。
他的文章出现在各类学术期刊中,包括《决策科学》(Decision Sciences)、《运营管理杂志》(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界面》(Interfaces)、《管理杂志》(Journal of Management)、《欧洲运筹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国际生产研究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他还和别人合著了三本书,其中包括《运营战略:聚焦竞争卓越》(Operations Strategy:Focusing Competitive Excellence)、《国际管理案例:关注新兴市场》(Cases in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A Focus on Emerging Markets)。他还被拉斯维加斯的亚洲商业研究所授予研究和教育奖,其中包括年度教育家奖。他曾经积极参与科学决策委员会的工作,做过《决策链》(Decision Line)的编辑、创新教育委员会的主席、博士生事务委员会主席、生产管理前任主席。另外,他还任职运营管理博士联盟副主席、职业发展讨论会主席以及管理学会运营管理部门主任。因管理成就,他已被收录到世界名人录、美国名人录、美国教育名人录中。
目录
作者简介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供应链管理:综述
第1章 供应链管理导论2
1.1 引言2
1.2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3
1.3 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6
1.4 美国供应链管理的起源7
1.5 供应链管理的基础10
1.6 供应链管理当前的发展趋势15
小结19
关键词20
讨论题20
网络练习题21
第二部分 供应链管理中的采购问题
第2章 采购管理24
2.1 引言25
译者序
目前,国内读者能看到的与供应链相关或者是以供应链为题目的国外译著很多,但大部分是侧重于供应链中的某个环节,如突出采购或突出成本管理。本书力图提供一个更全面均衡的观点,这可以从本书英文版的副标题——“均衡方法”(A Balanced Approach)中看出。企业的管理需要内外、上下的平衡,需要将供应链参与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在高速变化的现代商业背景之下,静态地独立考察供应链上的采购、运营和分销问题已显得不合时宜,现在更强调建立供应链管理的动态平衡系统。平衡发展表明了良好的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代表了综合各种因素的全方位思考和整合行动。香港最大的贸易公司利丰集团正是通过其出色的供应链平衡和整合能力发展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公司之一,其有效的客户管理、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内容在本书中均有涉及。本书希望能够帮助管理者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全面的思维来处理企业的竞争和发展问题,相信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自身企业的情况,一定会有许多启发和灵感。
本书有两大特色:
一是案例丰富。通过近90个案例和例题,读者可以对全球各行各业的企业都有所了解。另外,第3版中将案例分为三个栏目:供应链管理实践、电子商务和全球视角,更好地帮助读者深刻理解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和各环节要素在企业管理中所起的作用。难能可贵的是,其中不乏失败的案例,这些案例向读者提供了很好的反面教材,有助于企业反思自身问题和思考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可能性。
二是展示了供应链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这些发展趋势既包括管理理念的发展,也包括最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例如,本书第4章所提到的道德及可持续采购已经被星巴克、肯德基等跨国公司广泛应用。书中所推荐的各种管理软件和信息管理技术也反映了美国和欧洲先进企业的实践情况。这些发展趋势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有效的借鉴,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方向。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全书由本人指导翻译并负责审校,其中,第4~7章由丁雯婧翻译,第13、14章由罗玲利翻译,参加案例翻译和校对工作的还有田翼强、王菁华、雷霏、陈雅娜、闻大梅、刁宇、效俊央、孙峥和周亚颖,在此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刘学元
2013年9月
武汉珞珈山
前言
本书的目的在于让读者思考供应链管理是如何影响企业的所有部门和流程及其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并展示了企业的管理者如何应用本书讨论的方法来提高企业竞争地位。商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就读MBA的学生,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管理者都可以从阅读本书、应用本书的方法中受益。
我们在第3版补充了许多新的知识,希望您能感觉到有趣且实用。本书也更加强调环境的可持续性。此外,第3版还包含新的供应链管理实例、电子商务案例、全球视角案例,以及新增的或附加的章末讨论题及练习题等。其他关于第3版的具体补充和变动如下。
网址为:http://www.cengagebrain.com,内容为英文。
为配合本书的实用性,我们还专门开设了一个网站,集中展示了几十个分散在本书各章的案例。案例中的大多数公司和情境都是真实的,小部分是虚构的,且这些案例有不同的难度和长度。网站上还有一个有关供应链管理的视频导览,以及各个视频的YouTube网址。另外,课程讲义的幻灯片也可供下载。但网站的部分内容是受到保护的,仅对教师开放,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案例教学注意事项、各章节末的练习题答案以及一个测试题库。在本书附录A中安排有一个关于啤酒游戏的讨论,并附有库存记录单,以使教师可与学生共同玩这个游戏。最后,本书也适当地安排了一些定性和定量的问题、网络练习题等,分散在本书的大多数章节里。
本书的第一部分是关于供应链管理的综述。这里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以帮助学生了解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还对一些核心概念进行了讨论,如牛鞭效应、供应商关系管理、预测和需求管理、企业资源计划、运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另外,本版在原版的基础上添加了一节有关供应链管理当前发展趋势的新内容。
第二部分介绍了供应链管理中的采购问题。这个极为重要的部分涵盖三章内容,从对采购管理的介绍,到供应商关系管理,再到道德和可持续采购。在这些章节中,你可以找到关于政府采购、全球采购、电子采购、软件应用程序、供应商开发和绿色采购的内容。
第三部分介绍了供应链管理中的运营问题,共由四章组成。这部分内容涉及从预测、资源计划和库存管理,到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其中新内容包括更加强调协同计划、预测和补货(CPFR),对分销需求计划(DRP)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讨论,以及最新的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项目。
第四部分介绍了供应链管理中的分销问题,也包含四章内容。第9章首先回顾了美国国内和国际物流,并增加了包括绿色运输、全球物流安全和逆向物流等新内容。然后讨论了客户关系管理、全球选址策略分析以及服务响应物流。这部分新的内容还包括对新的应用软件程序的讨论、客户关系管理的趋势、全球经济下的选址趋势以及云计算服务等。
第五部分是最后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整合问题和供应链的绩效测评。本书多次谈到合作和整合,因此第五部分将全书所有内容聚焦,首先详细讨论整合问题,随后介绍传统的和世界领先的绩效测评体系,将所有部分黏合在一起。这部分新增的内容包括供应链风险管理以及广义的绩效评估模型。
本书汇集了有关供应链管理的诸多有趣问题,希望读者喜欢并从中受益,也欢迎大家提出批评和建议,以便我们今后能持续改进。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直接与以下任一作者联系:
Joel D. Wisner: joel.wisner@unlv.edu;(主要联系人)
Keah-Choon Tan: kctan@unlv.nevada.edu;
G. Keong Leong: keong.leong@unlv.edu。
书摘
所有公司都是一系列组织链条中的一员,它们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甚至绝大多数企业同时身处许多供应链之中),确定无疑的是并非所有的供应链都是以一种真正协作的方式进行管理。在许多行业中,公司仍旧独立运作(尤其是小型企业).管理者很容易陷入误区,仅仅关注直接顾客、日常运营、销售业绩和利润指标。毕竟,管理者每日面临顾客的抱怨、员工的培训、供应商的延迟供货、债权人催偿付款、设备的修理等一系列的繁忙事务,他们又怎会有足够时间去建立和维系供应链关系呢?尤其是在最近的经济不景气环境之下,企业或许只是苦苦挣扎在生存的边缘。
尽管如此,许多企业仍旧渡过了经济困境,并从供应链管理中尝到了价值增值的甜头。那些有大系统存货、供应商数量庞大、产品线复杂、消费者价值大且购买预算多的企业从供应链管理中获利最大。对这些企业而言,即便是适度的供应链管理的成功也意味着更低的采购和存货成本、更高的产品质量和更好的客户服务——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扩大销售。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针对制造企业的年度调查,美国制造业原材料采购成本已从2000年的2.2万亿美元攀升至2008年的3.2万亿美元。其中,燃料采购一项就超过了630亿美元,攀升的燃料价格导致该项支出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0%。’显而易见,对采用有效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其采购、库存和运输成本的节省将会非常可观。事实上,据密歇根州立大学发布的“2009年全球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有约2乃的接受调查的企业内部存在某种“正式的”供应链管理团队,它们的权限覆盖了采购、供货和绩效考核。此外,接受调查的企业中约有70%的企业表示它们的供应链管理有助于节约成本或提高收益。还有一些企业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的供应链管理顾问公司来帮助企业更快、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如今,它们仍然雇用第四方物流提供商(fOunh—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4PL9指被雇来管理企业的整个物流及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公司),但它们也已经大幅提升了其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技能。
管理者必须意识到,供应链的管理完全可以从小事做起。例如,开始只是围绕一个主要供应商;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完善系统,使其包括更多的供应链伙伴,如其他重要的供应商、主要客户和物流服务等;最后,供应链管理的活动可以涵盖其二级供应商和客户。为什么这些整合活动如此重要呢?正如之前所提到的,当公司及其顾客和供应商都非常清楚地了解彼此未来的计划且愿意一起合作时,其计划的实施过程就变得更容易和更有效果,更能达成节约成本、提高质量和提升服务等目的。例1-1提供了一个虚构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