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9.00
- POD价:¥59.00
- 评分:
(已有0条评价)
- 电子书:美元复兴十年?or 中国痛苦十年?(正文黑白印刷)[按需印刷]
- 促销活动:
- 我要买:
- ·如此书原封面缺失,印刷将采用出版社授权的新封面;
- ·如电子文件出现问题,可能延长印制周期,我们将提前与您沟通
基本信息

【插图】

编辑推荐
索罗斯为首的对冲基金已经虎视眈眈
继美国欧洲之后,中国会爆发金融危机吗
内容简介
作译者
2010年年初领导创办中华元国际金融智库,现已成为国开行、农行、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中粮、中铝、中钢、美的、苏宁等战略顾问。
著有《黄金保卫中国》《反热钱战争》《你可以是菩萨》等专著。
目录
自序
繁荣到危机,转变在人心
导论 中国为何痛苦十年 1
中国金融危机预兆频频
第四轮救市仍能脱险吗
人民币升值存在隐患
四万亿救市之殇
错失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机遇
为欧债危机再作出牺牲
中国钱撑起美国救市半壁江山
美国再造核心竞争力
中国经济平衡越来越勉强
城镇化和土地流转前路漫漫
楼市“硬泡沫”会遭遇“硬做空”吗
中国硬伤:石油危机和粮食危机
埃及内乱使美国和以色列无后顾之忧
做空中国的机制已经基本到位
人民币可能遭遇汇兑危机
中国五大昂贵系统不可持续
序言
从乐观到悲观的时间是4年。
2008年10月底,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中国世界工厂陷入休克状态时,不少人悲观惊恐。笔者却相当平静乐观,平静是因为这场危机本来就在预测之中——2005年年底笔者就预测了美国金融危机;2007年年初预测了中国奥运后的股灾;2008年4月预测了中国世界工厂休克。乐观是因为美国金融危机实际是过度虚拟金融的危机,美国金融业价值向下低估,与此同时,中国制造的价值向上重估,中美战略天平第一次向中国倾斜,中国国际地位将显著提高。
当时,笔者建议,借此战略机遇,中国应当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推出创业版大力扶持高新科技、新能源、环保和循环经济;扶持产业龙头企业;金融业中下层向民间开放;建立社会保障体制以扩大内需……倘若如此,中国经济社会将迈上一个新台阶,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
遗憾的是,在一场铺天盖地的救市行动后,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国际主义大戏后,这些建议要么被冷落,要么被扭曲。中国放弃了一次痛苦的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而人为刺激延长了5年的经济繁荣,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5年来,中国民力被严重透支,数十万亿元人民币的民间财富被严重透支,中国国力被严重透支,上万亿美元的国民财富被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国民享用。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家的财务杠杆——负债率不断提高,如今已经位居全球前列。与此同时,美国经过痛苦的去杠杆后,不断再造竞争力,如今已恢复了全球无可争议的领跑者地位。
一个国家就像一个人,当一个人不断地被兴奋剂激发和透支身体的最后潜能,身体势必越来越虚弱,乃至病重,甚至病危。对一个国家来讲,就是危机、危难和危亡。在2010年10月的时候,笔者就判断中国经济未来难免探大底,这个底比2008年深,比1997年深。2013年年初,笔者进一步判断:中国经济金融危机已经在所难免。
作出这个判断的理性依据是,笔者领导创办的中华元国际金融智库从2011年开始,历时两年,对中国和美国的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战略的平衡已经由向中国倾斜转为向美国倾斜,而倘若中国发生危机,美国肯定会落井下石。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也的确按照我们担心的方向恶化。
从繁荣到危机的转变,表面上是国力和民力被透支,本质上是这个国家一些掌握权力和资源的精英自私而贪婪,当他们丧失了信仰,道德和责任难免被弃如敝屣,只追求物质享受,只为个人、家庭和既得利益集团谋福利,势必牺牲国家和公众的正当权益。在当今全世界最大的资产泡沫——中国楼市泡沫背后,是“80后”“90后”的亿万房奴,是他们被断送的青春和被毁灭的希望!
危机其实可以是转机。要想使中国实现真正的经济结构调整,需要所有的繁华虚荣均破灭,所有的自欺欺人都破产,物质享受的“海市蜃楼”彻底幻灭,国人都必须面对赤裸裸的痛苦现实,只能靠重建信仰找到精神自我救赎之路。
中国人过去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未来或许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张庭宾
媒体评论
——上海东方传媒集团副总裁、《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中国与世界未来宏观大势的准确预判,已经成为企业家正确决策的基础,企业在全球化竞争时代的重要能力。张庭宾曾在2001年预测中国迎来世界工厂机遇,2006年初预测美国金融危机,如今他又以此书论证了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探大底和美元复兴的趋势,值得企业家重视。
——福耀集团董事长、中国知名慈善家曹德旺
庭宾团队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的严峻预测,对一些习惯于繁荣增长的企业家来说,有些耸人听闻。但他们把握了未来演变的清晰逻辑,进行了两年多的严谨论证,就不能一笑置之了。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创始人、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刘东华
本书前瞻性地揭示了未来十年中美经济发展趋势,尤其是对新兴市场面临的危机模式做了深度剖析,提出了中国如何摆脱危机的真知灼见,很具操作性。
——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那些为人类的不幸充满哀伤并且敢于呐喊的人,他的灵魂是最高尚的。庭宾就是这个时代的一位忧伤而智慧的呐喊者。内心的忧伤源于爱,对未来的警示和呐喊则源于责任。也许,只有当危机降临,呐喊者的血与泪,睿智和果敢,才能被这个时代理解并深深铭记。
——知名财经评论家时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