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插图】

编辑推荐
这本书适合所有工作、生活中与淘宝产生联系的人阅读,不仅是电商、产品经理。
“好看”已经足够,它还超级写实,一桩桩、一幕幕,无数思路和过程值得借鉴。
一个好产品如何诞生,一个不够好的产品为何消亡,产品经理进步亟需补这一块。
买前建议先看看那些耳熟能详的推荐人的评语,如5条以上有共鸣,别再犹豫了。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产品经理发展到一定阶段,再要成长,光靠学习一些知识、技能已经不够,必须通过经典案例来学习,而本书,就提供了小到页面细节、大到平台架构的丰富案例。电商从业者,无法无视“淘宝”这个标杆的存在,本书可帮助大家做出更好的选择。愿意思考的人们,也可以从“淘宝”这个产品,或者说社会现象、经济现象里,找到每天都能体会到的那些变化的原因,从而想得更明白,活得更通透。
本书细数淘宝成立十年来经历的重大变化、核心产品的设计,以及背后的思考,深挖到淘宝信奉的价值逻辑。内容涵盖商品分类与管理;首页、List页等导购产品;搜索与导航;C2C、B2C、C2B等电商模式的演化;交易的前中后:如营销工具、购物车、订单、评价;旺旺;天猫、聚划算,等等。适合产品经理、电商从业者及所有愿意思考的读者阅读。
作译者
著有《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创建了网络翻译团队“七印 部落”,译有《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四步创业法》等书,乔布斯《遗失的访谈》等视频。曾在浙江大学开设《产品经理入门》选修课,并为企业提供《产品经理需求实战》的内训服务。
个人博客:iamsujie.com
新浪微博:weibo.com/iamsujie
目录
第1 章 引言:故事要开始了 1
初心:为啥会有这本书 2
本书的写作特色与局限 3
本书的主要结构 5
本书的产品定位 7
第2 章 从“商品”说起 9
01.一个买家的淘宝之旅 10
02.产品经理都是分类控 14
03.看似完美的类目+属性 17
04.解决问题,而不是做产品 20
05.谈感情,还是谈利益 23
第3 章 “淘宝”就是导购 27
06.“淘宝”的由来与首页 28
07.“导购”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32
08.被别人打败,不如被自己打败 35
09.向超市学习,前后台类目拆分 38
10.旧的新概念:SPU/SKU 及其他41
第4 章 “搜索”的启示 47
11.从通用搜索到淘宝搜索 48
前言
当我写下这行字的时候,是2013 年5 月10 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五,但对淘宝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在2003 年5 月10 日,她成立了。
十年,虽不长,但也不短,里面总有一些故事值得说。
初心:为啥会有这本书
别急,在开始淘宝产品的故事之前,我先说说自己的故事,2010 年4 月,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V1.0 出版的时间,也正好是我从阿里巴巴B2B 转岗到淘宝的日子,之后,我在天猫做了将近两年的产品,逐渐体会到各种痛苦和可惜,因为我在工作中发现,淘宝的产品中有太多精彩的案例,能给大家带来很多启发:
有太多犯过的错在反复出现,而每一次都有新人掉入同样的坑;
每一个傻×的设计都是有原因的,弄清楚以后,你都能如临现场一般,感受到当时的无奈;
每一个庞大的系统都是一步步长成的,其中每一个奇怪的规则,背后都有一个满是血泪的故事;
甚至每一个大家想到的“新产品”,都是几年前有人想过,甚至做过的。
……
但是,很多新来的产品经理,不知道也不理解。
很多做电子商务的同行,也在反复试错。
于是,我想把这些故事写出来。
产品经理的成长,案例教学是很好的办法,而最好的案例其实就在身边,举目望去,又有多少案例比整个淘宝更鲜活?淘宝的核心系统这么多年的积累,已经可以提供很多思路。很高兴,我发现淘宝最早的几位产品经理都还在阿里集团,但都已离开产品一线,我很担心再过三五年大家都不记得当初做过的事情了,或者不在阿里了,那就是整个淘宝产品记忆的丢失,是阿里的重大损失,甚至是电商行业、产品经理业界的遗憾。
说干就干,2012 年,我离开天猫转岗集团,为的是有更多的可支配时间。5 月,正式启动,当初的想法是书写一部“淘宝产品史”,完整地描述整个淘宝的产品架构,以及她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的。
本书的写作特色与局限
我从商品系统和交易系统切入,一开始比较顺利,因为自己相对熟悉,但渐渐地,我意识到如果一直是我自己来梳理每一块产品,那样效率太低了,所以,通过商品与交易沉淀下来的一些方法论,我开始探索群体写作的模式,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甚至牵头来做这个事情。于是,我组建了一个虚拟的“编辑部”,利用我自己出过一本书、组织翻译过一本书、参与策划过N 本书的经验,借鉴出版业的流程,加上互联网产品提供的一些工具,召集一帮人协作完成“淘宝产品史”,我给项目起了个名字——淘宝网事工作室。
通过这个名头,我在探索群体写作的模式,主要分成三步。
一,定流程。
二,分角色。其中又以牵头把控者、采集整理者、内容贡献者为关键角色。
媒体评论
平台级产品好像很难描述清楚,也很难成就某个英雄人物。往往是很多人、很多角色一起努力,互相磨合,共同取舍,打造了一个平台。克制欲望,成就别人往往是平台的基础,尤其是在成功之后。这本书就是在讲述这样一帮人,这样一些事……
韩都衣舍CEO 赵迎光
见证淘宝十年的人,也包括千万卖家。而卖家日夜接触的,恰恰是各种产品,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日常的工作。作为见证中国电商从蹒跚起步到冠绝全球整个历程的参与者,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受益良多,相信广大卖家也会和我一样!
派代商学院联合创始人 李冰
截止到目前,整个淘宝(含天猫)交易额占据国内网络零售市场的大半江山,同样历经十年发展的淘宝网也是国内电商网站的领先者。个人推荐阅读《淘宝产品十年事》,了解其背后的成长历程和产品故事,听听淘宝人对其“幕后真相”的“揭露”,这对于电商领域的产品、研发、运营人员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 阿里研究中心主任 梁春晓
十年淘宝产品事,一部物种进化史。经过十年磨砺,淘宝产品从当初的棵棵小草生长、涌现和延展为如今的茂茂森林,蔚为大观。其间过程可歌可泣,可赞可叹,可圈可点,无疑是所有致力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创新者的巨大知识财富,至为难得,至为可贵。
《淘宝技术这十年》作者,前淘宝技术大学校长 子柳
做产品如生孩子:苏杰的第一本书向产品经理讲述了“怀胎十月”的前后过程;这一本书则会告诉大家,那些有了出息的“孩子”是怎么养大的。转瞬十年,淘宝有幸做好了几个产品,其中故事颇多传奇,我读起来都不胜唏嘘。现在这些能够公开出来跟业界分享,确是一件好事。
《我看电商》作者,淘宝商城创始总经理 黄若
很多时候,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讨论、反复、纠结,远远比最后展示的成品更有趣、更富于启发。
本书作者从他亲历和访谈的角度,介绍了淘宝、淘宝商城、旺旺,以及聚划算等平台产品孵化过程的许多细节和思考,十分富于借鉴意义。很多时候当一个电商产品开发出来,或者当一个商务流程推广开来后,人们容易觉得习以为常,殊不知每一项创新的背后,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彷徨、曲折甚至弯路,这些恰恰是最有价值的“营养素”。
推荐电商界同仁读一下这本书。
淘宝首批产品经理之一,一淘网站负责人,资深总监 浅雪
回首淘宝这十年,一路摸索过来。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买卖双方的信任问题;商业规则既要发展,也要平衡,还得防作弊;海量数据的加工处理与应用。也经历了非常多的意外惊喜:信用等级从钻石到皇冠再到金冠;因交易量太大引发的超卖。这一路,有成功,有失败,有泪水,有欢乐。能跟淘宝的亲们一起成长,是我这辈子最快乐的事情;有上亿的用户使用自己耕耘的产品,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淘宝,永远爱你。
阿芙CTO 廖文杰
听苏杰滔滔道来淘宝十年产品事,其实是产品经理们这十年从产品角度、用户需求角度不断自我否定,不断微小改进迭代,用心血浇灌出来的产品和产品经理个人的成长史。回头一看,哦,原来做产品都要深入细节,沉下心来,都要过一段苦逼的岁月,在过程中提升技法和“武功”,没有太多捷径可走。
艾瑞市场咨询(iResearch)总裁 杨伟庆
淘宝十年,可供记录和回味的不可谓不多,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产品首当其冲。作者以产品经理的身份和视角很好地完成了这一记载。纵观业界十年,淘宝的产品故事能带给我们的启发极其珍贵,要创造自己的奇迹,眼里看着这本《事》,心中琢磨这本事!
作者其它作品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45.00
- ¥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