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Critical Thinking:Tools for Taking Charge of Your Learning and Your Life,3rd Edition
- 原出版社: Prentice Hall
- 作者: (美)理查德.保罗(Richard Paul) 琳达.埃尔德(Linda Elder)
- 译者: 侯玉波 姜佟琳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22358
- 上架时间:2013-5-15
- 出版日期:2013 年5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89
- 版次:1-1
-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 哲学 > 哲学知识读物


【插图】

编辑推荐
风靡美国50年的思维方法。
美国的“批判性思维国家高层理事会”主席、国际公认的批判性思维权威大师 保罗力作
耶鲁、牛津、斯坦福等世界名校最重视的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教育不会教你的批判性思维方法
打开心智,提早具备未来创新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强大的理性思维工具,助你厘清自我,看透世界!
大脑的3个基本功能
构成思维的8种元素
评估思维的9个标准
提问的3种问题类型
优化学习的18种策略
合理决策的4个关键点
2种自我中心的思维
客观呈现的3种形式
3种类型的思考者
44种赢取辩论的诡计
策略性思维的11个核心理念
内容简介
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都是潜意识的。而在你没有意识到自身思维过程的情况下,要想改变思维的质量是不可能的。
这就像大部分悲观的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是悲观的一样,他们以消极悲观的方式来思考自我和生命经验,总是千方百计地让自己不高兴。我们都是自己非理性思维方式的受害者,它妨碍我们对机会的觉察和把握,使我们不能专注于最有意义的事情,妨害我们的人际关系,使我们坠入痛苦的深渊。
如果思维方式是一个人幸福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为何不去发现和学习那些幸福成功人士的思维技巧呢?本书将会呈现那些成功思考者的思维方式,并提供学习和练习它的方法。
批判性思维不是远离生活的抽象名词,掌握它,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思维方式,成为一名更加出色、明智的思考者和解惑者,把握职业生涯和人生,乃至把握自己的各种情绪,逐渐不被他人所左右,从而最终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作译者
侯玉波,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心理学会理事、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及北京大学—香港青年协会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
目录
译者序
前 言
绪 论 1
最新的批判性思维概念 1
作为一个思考者,你的技能如何 2
良好的思维方式需要付出努力 4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6
成为自己思维的批判者 7
建立新的思维方式 8
培养对自己推理能力和识别事物能力的信心 8
第1章 成为公正的思考者 11
批判性思维的强弱 11
公正性需要什么 14
认识思维特质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24
小结 26
第2章 你处于批判性思维前四个阶段的哪个阶段 27
阶段1 鲁莽的思考者 28
阶段2 质疑的思考者 29
阶段3 初始的思考者 30
译者序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用17章的篇幅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从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意义到如何成为一个批判性思考者以及一个好的批判性思考者应该是什么样的等问题。作者在第1章里首先阐述了公正性的含义,并把它看成是批判性思维的正确走向。第2章分析了批判性思维的不同阶段,看看你是处于哪个阶段的思考者是进一步思维训练的基础。第3章从自我理解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做到思维公正。第4章则详细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组成。第5章给批判性思维确立了标准。第6章从提问的角度阐述了批判性思维如何通过训练而养成。第7章阐述了批判性思维学习中要掌握的内容。第8章讲了优秀思考者的学习过程。第9章则是对学习的评估。第10~13章进一步阐述了批判性思维在一些特殊领域的培养和应用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决策、自身非理性的克服、媒体和宣教偏见以及心理谬误的问题。第14章从道德的要求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问题。随后的第15章和第16章则从策略性角度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第17章则对如何成为一名高级的批判性思考者做了总结。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批判性思维是如何培养和建立起来的。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的最大特点是实践性强,每一种观念或观点都有方法的支持,也就是说,只要你遵照作者提供的方法,你一定能够把自己训练成为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思考者。与布鲁克.诺埃尔.摩尔和理查德.帕克所撰写的同类书籍《批判性思维: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相比,这《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所提供的方法操作性更强。批判性思维作为心理学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相信这《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能对我们每个人训练自己的思维有所帮助。
感谢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研究生参与了这《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的初译,他们是郭晓明、蔡雯欣、陈书怡、李昕琳、姜佟琳、孙晓琪以及华南师范大学的董梦辰同学。也感谢《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的策划编辑李欣玮及责任编辑赵艳君,她们从选题到统稿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全书由我校稿审定,由于时间关系和译者的水平有限,难免会有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侯玉波
2013年3月20日
于北京大学静园3院
前言
认真思考生活中能够引发你强烈情感的事情,然后分析在这些事情中,是怎样的思维方式引起了你这样强烈的情感。举个例子说,假如上大学使你感到无比兴奋,这可能是源于你对大学的美好预期。而如果你不愿意去上课,这可能是因为你认为上课很无聊,或者可能是学习内容太难。
同样的,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够理想,这也很可能是你的思维方式导致的。在生活中,积极的思维方式带来积极的心理感受,相反,消极的思维方式带来消极的心理感受。
当你认为大学生活必定是充满了快乐、友谊,受到同学的尊重和喜爱时,你的生活也会充满同样的欢乐和激情。而当你认为原本设想的一切美好都没有实现、你对这耿耿于怀的时候,你会深感失望甚至沮丧(这主要取决于你对经验解释的消极程度)。
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都是潜意识的。这就像大部分悲观的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是悲观的一样,他们绝不会承认他们自己以消极悲观的方式来思考自我和自己的生命经验,并且总是千方百计地让自己不高兴。
而要想在人们没有意识到自身思维过程的情况下改变思维是不可能的。当思维在潜意识中运作时,我们无法察觉到思维的存在,从而也就不会想去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少数人能够认识到思维方式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能够对其进行控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自己思维方式的受害者,我们惯常的思维方式常常对我们有害无益。我们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潜意识中的思维方式成为我们生活中问题的来源:它妨碍我们对机会的觉察和把握,使我们不能专注于最有意义的事情;妨害我们的人际关系,使我们坠入痛苦的深渊。
我们如何界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呢?决定一名大学生是否优秀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他们的思维方式。从事学术研究时思维质量高,研究质量就会相应地提高;阅读的时候思维方式活跃,读书就会卓有成效;写作的时候思维质量高,写出的文字自然经读耐读。总的来讲,如果一名学生研究做得不错,阅读和写作也优秀,那么这名学生就是优秀的。当然,导师也会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导师做得好,有的做得差一些,但是即使最好的导师也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思考、阅读和写作。如果一名学生缺少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的必要思维技能,他就不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就不会在大学中获得成功。
本书探讨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果思维方式是一个人幸福、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为何不去发现和学习那些幸福、成功人士的思维技巧呢?你或许不能精通所有的思维技巧,但是学到任何一种思维技巧,你都会获益匪浅。
本书将会呈现那些成功思考者所使用的思维方法,并且提供学习和练习这些思维方式的方法。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和学习,你将会成为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批判性思考者。但最终决定你的思维方式能否改善的关键还是你自身提高的意愿。下面是成功思考者的一些特征:
优秀的思考者总是在思考他们的思维过程。优秀的思考者认为思维并不是自动的。他们不认为优秀的思维方式是天生的,他们关注自己的思维过程,不断地对其进行反省和调整。
优秀的思考者都有明确的目标。优秀的思考者从不盲目,他们知道自己的目标所在。他们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拥有明确的目标并知道这些目标之间的优先顺序。他们不断地检查和调整自己的行动使其服从于目标。
优秀的思考者使用一些思维“工具”来提升他们思维的质量。优秀的思考者知道如何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维方式、如何检查思维方式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他们知道如何专注于与目的相关的问题上。优秀的思考者知道如何全方位深度地看待问题,使思维方式更加具有逻辑性。
优秀的思考者能够将他们的思维与感受、需求相分离。优秀的思考者清楚想法自身不能转化为现实。他们知道人们会不理性地感到愤怒、害怕或者是缺乏安全感,但他们不会允许无端的情感左右他们的决策。他们能洞察自己的心思,这使得他们可以审查自身思维运作的过程,从而可以仔细地控制思维过程(见第1章)。
优秀的思考者常常分解、剖析事情。优秀的思考者常常“分析”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不相信心智可以自动对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学习分析思维方式这个方法,这需要我们了解(思维组成部分的)相关知识和进行(精确控制这些思维组成部分的)练习(见第2章)。
优秀的思考者经常评估自己的思维方式—找出他们思维方式的优缺点。优秀的思考者不相信心智会对自己自动地进行评估。他们认识到心智对自己的评估方法有天生的缺陷。人们必须有意识地学习评估思维方式的方法,这也需要(关于思维普遍标准的)知识和(执行这些标准的)练习。
本书作为一个整体,将会向我们展示对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正确思考的思维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中、生活中和职业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如果你能认真学习这些方法和技巧,并练习使用它们,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最终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新版的特点
新!对于原版中一些过于前端的章节,我们很多老师在授课时都没能把它纳入自己的课程中,因此我们将这些章节删除掉了。本书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在一个学期或者两个学期内授完。
新!新版中修正了书中的很多图表,并且添加了一些新的图表,这些图表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地理解书中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