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全书增加成本控制分析、时间价值应用、融资策略与融资风险分析等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财务分析体系。
内容简介
目录
前言
教学建议
第1章财务分析概论1
1.1财务分析的动因与作用2
1.1.1财务分析的主体及分析动因2
1.1.2财务分析的作用4
1.2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5
1.2.1财务分析内容的分类5
1.2.2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6
1.3财务分析的基本理念7
1.3.1时间价值8
1.3.2机会成本15
1.3.3风险观念16
1.3.4成本效益理念22
1.4财务分析的主要信息来源22
1.4.1企业财务报告23
1.4.2招股说明书24
1.4.3上市公告书26
1.4.4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26
前言
本教材就是基于教学与培训中的这一显著问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现实需要,在教材内容的组合与解释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完全针对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现实要求进行内容的精心编排,突出体现了如下特色。
一是理论上的基础实用性。与其他同类教材开篇直接介绍报表分析不同,本教材首先阐述财务分析所应具备的基本价值理论,并借助于具体的现实案例引出一些备受企业及个人关注的财务分析内容,如资金的合理调配、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日常控制要素及其对企业的现实影响、不同支付方式的机会成本等。本书并不一味追求理论上的高深莫测,而是从发生在身边的常见案例入手,进行提炼说明,以使读者容易接受,易于理解,便于学以致用。
二是在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方面更加侧重于对报表的解读过程,特别是强调了在阅读报表中应重点留意的一些最有可能被调整或存在数据粉饰空间的项目,以及对这些项目数据的财务调整可能造成的理解上的偏差。此外,本教材在报表阅读与评价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近些年日益受到重视的有关财务失败与财务预警分析方面的基本内容,这在同一层次的教材中是很少涉及的。
三是突出了内容上的完整性与综合性。本书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对公司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分析的基本内容,还增加了广义财务分析中所不可或缺的,也是备受企业重视的关于成本控制分析、时间价值应用、融资策略与融资风险分析、资产经营与资本运营分析,以及盈余分红因素的影响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构成了一个相对综合的、完整的财务分析体系。
本书每一章开篇都穿插了尽可能新的、恰当的引例,并在每一章结束时也列举了相应的典型案例和分析提示。一方面在于引起读者对相关问题的关注与兴趣;另一方面也希望读者学过之后,能利用相关知识与技巧对所引案例作进一步的分析,以真正巩固与提高财务分析的实际应用能力。
考虑到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的变化,以及《公司法》、《企业所得税法》的修订、证监会关于资本市场以及上市公司监管等方面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规范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借此教材修订之机, 我们着重做了两方面的修改与完善:一是针对新经济环境下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出现的新问题,对报表阅读与理解分析的内容作了必要的修订;二是根据金融与资本市场的新变化、新规则等对企业融资及资产与资本运营等内容也作了一定的补充调整。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学习财务分析的教材或参考书,也适合作为工商管理人员的相关培训教材或企业相关经营管理人员解读财务报表、进行财务与经营分析的参考书籍。当然,经济活动是千变万化的,一本教材很难覆盖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由于我们阅历有限、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和仍需探讨的问题,还请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本次修订由鲁爱民担任主编,负责对全书进行修改、总纂和定稿。参加本次教材修订的人员有鲁爱民、张华良、朱春敏、李花等人。此外,虞晓芬教授、施放教授、池仁勇教授、李正卫教授、浙江工业大学会计学科全体教师,以及温相合、李时英、崔志鹏等企业高管都为本书的修订提供了帮助和建议;浙江工业大学以及经贸管理学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等也为本书的修订和出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此本人代表本书所有编者对各位表示深深的谢意。
谢谢你们!
鲁爱民
2014年11月于杭州
书摘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该表反映了构成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报表披露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它不仅包括所有者权益总量的增减变动,还包括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具体项目如股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等各部分的增减变动信息,提供了有关企业所有者权益构成的变动情况,特别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信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综合收益。
(5)会计报表附注:这是财务会计报告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所列示项目的进一步文字描述和明细解释,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的、或会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但对企业或报表使用者的分析判断具有一定影响的内容和项目的补充完善和详细说明。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会计报表附注一般应包括如下文字信息:
1)企业基本情况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2)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3)重要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说明(包括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和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下一会计期间很可能导致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出现重大调整的会计估计的确定依据等),以及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说明;
4)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重要项目做的进一步解释说明;
5)对或有事项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说明;
6)对关联方关系及关联方交易等事项的说明等。
此外,企业在会计期间发生的“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余额及其调节情况和所得税影响,涉及重要资产的转让、出售,终止经营的损益与所得税费用,以及重大的投资、融资活动,会计期间利润的实现和分配情况,以及其他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也都应该按照规定及时披露。1.4.2招股说明书
招股说明书是股份有限公司在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时,按照规定向社会公众公开有关发行信息的书面文件。根据我国证监会2006年5月修改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中的规定,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必须制作招股说明书,供社会公众了解公司发起人和即将发行股份的有关事宜。招股说明书一般应包含如下内容:
(1)封面、书脊、扉页、目录、释义。这部分主要说明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人、保荐人、主承销商的基本情况;公司拟发行股票的类型、股数、预计发行日期、申请上市的证券交易所;发行人董事会的声明与解释等,
(2)概览。简要介绍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情况,发行人的主要财务数据与财务指标,本次即将发行情况及募股资金的主要用途等。
(3)本次发行概况。包括发行股票的种类、股数,发行量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每股发行价,市盈率与市净率,预测净利润及发行后的每股盈利,发行前后的每股净资产,本次股票的发行方式与发行对象及承销方式,本次发行预计募集的资金总额和实收募股资金以及发行费用的概算等;以及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服务机构、收款银行等主体的基本情况。此外,在发行概况中还会同时披露发行公告刊登的日期、询价日期、定价公告日期、申购期、预交款期、预计股票上市日期等。
(4)风险因素。与发行人相关的所有重大的不确定性因素,特别是发行人在业务、市场营销、内部控制、资产价值与成本费用的波动幅度、技术、财务(含资金流量)、募股资金投向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存在的潜在困难、障碍、或有损失等;以及对所披露风险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已采取或准备采取的风险对策或措施等。这部分尤其应该引起分析者的注意,因为它可能是未来公司经营活动面临的首要问题,也可能是导致公司日后业绩滑坡的内在原因。
(5)发行人的基本情况介绍。除发行人的基本概况之外,这部分主要应该关注的是发行人改制重组的相关情况,股本结构及股本变动(含前十大股东情况),以及关联方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6)业务与技术。这部分也是分析者特别应该注意的内容。根据规定,发行人应披露公司所处行业的基本情况及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如政策法规、技术与行业竞争等);公司业务范围与主营业务,主要资产、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控制情况;公司主要客户与供应商的必要信息;特许经营权、核心生产技术及研发情况等。这些方面的资料所揭示的内容有可能影响或决定着公司未来的竞争实力、发展潜力和盈利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