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从营销、运营、创业和微信电商4个角度总结微信
实操的策略、技巧、方法与禁忌,企业与微商必读
作为一个工具,微信的使用非常简单,但是从商业的角度来讲,要在微信上构建移动端的商业帝国却十分不易。所以,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关于微信的著作,甚至已经有些泛滥了,但好书极少。很多书都出自于那些所谓的“培训大师”之手,真正由行业的实践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写作而成的书相对较少。只有那些真正实操过的人,才能真正戳中广大读者(用户)的痛点,才能写出接地气、可操作的书。
难得的是,本书就是这样一本来源于实践的著作。作者不仅是微信公众号“微刊”的运营者(该账号在100天内聚集10万粉丝,最高日阅读人数超过100万,最大转发次数超过10万),而且还创办了“第一茶叶网”,通过微信等网络渠道销售茶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书针对公众号和朋友圈两大领域,围绕微信营销、运营、创业和微信电商4个话题,全方位且深度地总结了其中涉及的各种策略、方法、技巧和禁忌。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这是一本深度阐述和总结微信营销、运营、创业和微信电商策略、方法、技巧和禁忌的著作。它有两大显著特点:一个是所有内容均来自于实践,二是对微信的深度探索和总结。作者运营的公众号,100天内聚集10万粉丝,最高日阅读人数超过100万,最大转发次数超过10万,《深度微信:营销、运营、创业与微信电商》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于作者的亲身实践,接地气,而且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可借鉴!
《深度微信:营销、运营、创业与微信电商》包括微信营销、运营、创业和微信电商4大主题,涵盖公众号和朋友圈两大领域。
营销视角
公众号内容推广的5个技巧;公众号增粉的15种方法,粉丝维护的5个技巧,获取粉丝的8个“后悔”;朋友圈分享的9个技巧,朋友圈营销的6大策略;微信营销的6大禁忌。
运营视角
企业社交媒体矩阵构建;公众号2大定位方法、6大定位方向、11条取名技巧或学问;公众号内容组织、编辑、推送策略与技巧;朋友圈定位的2大策略和营销的6个技巧;运营团队的人才策略和团队管理;运营数据的分析方法。
创业角度
自媒体、自组织、第三方开发、微信营销、旅游、本地服务、移动电商等7大领域的创业思路、方法和案例;订阅号创业的4大风险。
电商角度
订阅号的电商策略和价值、微信小店的布局和全流程操作、微信电商引流的8个妙招、朋友圈的销售属性和卖货策略。
作译者
自媒体领域的实践派,微信公众号“微刊”的运营者,该账号在100天内聚集10万粉丝,最高日阅读人数超过100万,最大转发次数超过10万,在运营这个账号的过程中,对微信营销和运营有了非常系统和深刻的认识,也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在多家房地产、金融、图书、电器、鞋服、茶叶等相关企业担任策划实践者和顾问,自己还创办了“第一茶叶网”,通过微信等网络渠道推广和销售茶叶,在微信创业和电商方面也颇有心得和建树。这些经历为他写作本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很早就在媒体领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的经历横跨通讯社、报社、杂志社、传统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是国内少见的五栖资深媒体人。曾在原新华社、《中国财经报》、《市场瞭望》、《管理与财富》等媒体担任编辑、记者、主编与执行总编等职务;曾是国内20多家财经杂志的特约撰稿人、自由撰稿人;国内较早的区域经济学人,创办过“中金在线”。
目录
前言
第1章 企业应具备的社交媒体矩阵 ∥ 1
1.1 微博的营销天性与博客的“剩余价值” ∥ 2
1.2 QQ、QQ空间与QQ群,商务营销不可或缺 ∥ 5
1.3 朋友圈的销售功能与公众号的营销威力 ∥ 9
1.4 微群的定向营销与微群组的周边营销 ∥ 11
1.5 微视的视频营销与微网站的大数据营销 ∥ 12
1.6 微信与其他社交媒体的比较 ∥ 16
1.7 微信与其他社交媒体的营销整合 ∥ 21
第2章 微信的定位策略与技巧 ∥ 23
2.1 销售型朋友圈的2个定位技巧 ∥ 24
2.2 公众号主要功能与分类 ∥ 26
2.2.1 微信及公众号演变中走向功能分置 ∥ 26
2.2.2 微信及公众号的强大功能 ∥ 27
2.2.3 公众号的分类 ∥ 31
2.3 公众号的定位策略与方向 ∥ 33
2.3.1 谋定而后动:无定位,不微信 ∥ 33
2.3.2 公众号应遵循的2大定位法 ∥ 37
2.3.3 公众号的6大定位方向 ∥ 39
前言
五月,在十天的时间内,自北而南,国内已有三个传统媒体的老总因压力太大自杀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件事在国内舆论界引起一片哗然,大多数人都为这些兢兢业业的传统媒体老总们感到惋惜,因为他们都年富力强,他们在中国人传统的思想里都算是才子。
当然,他们的死,之于笔者更多的是一份“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无常之感,或早离苦海的先见之幸,因为笔者也是一个资深的媒体人,曾就职于国家通讯社、中央报纸及财经杂志。从小编到主篇、执行总编,一路走过,只是趁互联网在国内兴起的当儿,选择了互联网创业。
“原来让你觉得自己有一种本领,现在觉得自己是没用的。”这是一位自杀者的遗言。才子还是那个才子,为何现在觉得自己没用了呢?无他,“罪魁祸首”就是互联网!
早在PC时代,传统报媒就已开始在走下坡路了,而当中国社会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成为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入口(用户人数近7亿),人人都成了低头一族,生活中或碎片化的或没碎片的时间几乎都被微信占据时,传统媒体将继续式微,已无人怀疑。
在这个自媒体的时代,没有好的舞台,“才子”也好,英雄也罢,必将殒落,不同的只是方式:或像笔者这样激流勇退,或像前面说到的老总们那般被逼到乌江自刎……不一而足。
自媒体的主舞台在哪里?它不在140字的PC端微博这艘旧“渡轮”上,而是在1组8个主题的手机微信新“动车”里!
笔者在2012年的早些时候就用上了微信,不算早,但也应算是一个潮人了—相对于笔者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然而,笔者真正把微信当做媒体来研究还是在2013年,在微信5.0之后。因为那时的微信公众号分为订阅号与服务号,很多订阅号已不在朋友圈里提醒或搔扰笔者了,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因为笔者知道,像新浪微博被阿里巴巴介入后,把“私信”当系统通知用,把“广告”当内容来推……不懂得用户体验的各种“耍流氓”,这样的平台最终都会被用户摒弃,至少不会再红火。
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微信公众平台在未来几年内,都会是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最佳营销平台;同时,微信公众平台在未来几年内,都会是新出道的有志青年、传统媒体人的最佳创业平台;在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失去微信,就将失去未来!失微信者,失天下!
于是,早前,笔者就让一批做企业的亲友去注册微信公众号。当然,笔者也注册了一个,只是当时没去运营,因为那时候,笔者正在构思一个伟大的移动互联网项目,热情的VC们也在跟进商洽中,根本没有闲暇。
进入2014年以来,早前忙的项目让别人负责运营了,笔者又回到了有点小闲暇的守业生活状态。这时,笔者问起先前注册微信公众号的朋友们:公众号粉丝多少了,现影响力有几何?而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没能玩得动!
这就像给笔者以当头一棒。因为笔者知道,在2013年这一年里,微信营销如火如荼,有太多的微信草根大号崛起,亲友们怎么会玩不动呢?在为他们没有把握住千载难逢的微信订阅号自媒体的机会而感到惋惜的同时,笔者在2014年3月中旬,注册并玩起了微信订阅号,也就是本书中作为写作基础的“微刊”。
就如标题“且写,且运营”一样,笔者走上了一边运营微信订阅号一边写书的、知行合一的、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的“微信营销、运营、创业与电商”写作之路。
本书没有像同类书籍那样简单地罗列与拼凑他人微信公众号做案例,也没有把微信营销简单地等同于微信推广与增粉,而更多的是在新的形势下,在微信成熟的环境下,以“微刊”自身推广运营中的点滴细节、具体过程为立足点,以账号、内容的定位与规划,以素材组织、编辑的策略与技巧,以内容推广、营销的精深与创新,以粉丝分析、数据的挖掘与指导,以账号竞争、突围的策略与谋变为抓手,还原一个真实的“微信营销、运营、创业与电商”的、中国版的《粉雄救兵》微信公众号营销真人秀。
如果说美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粉雄救兵》是拯救那些在时尚、生活方面一塌糊涂的男人的话,那么笔者实践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微刊”,一开始就有为拯救在微信营销、创业方面落于人后的朋友的成分。当然,为了证明微信营销正当时,证明在成熟的环境下,先前的微信营销方法将不再可行,以及自己对媒体、移动自媒体与生俱来的爱好与兴趣,于是笔者就自告奋勇也去当回“粉雄救兵”。
当然,随着“微刊”运营得风生水起,推己及人、推朋及人的想法又闪现在笔者的脑海中:把自己对微信公众号营销、运营与创业的经验告诉给更多的微信君,让大家与自己一道茁壮成长,让大家与微信公众平台一起健康成长!
于是,就有了本书。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是笔者在注册“微刊”时,勉励那些之前没把微信订阅号做好的朋友的话。在这里,同时也与读者共勉。因为在微信用户增量几近饱和的环境下,在微信公众号规则已出现大改变的形势下,微信营销方法再不与时俱进,微信营销作品再不推陈出新,那么再早注册的微信公众号都有可能被后浪拍在沙滩上,被遗忘在手机的一角。事实上,这种微信公众号新旧淘汰的大幕也已拉开,没为受众提供上好内容者,现在多如逆水行舟。从这个意义上说,微信没有营销,只有为受众提供受欢迎的服务。
自2014年年初以来,全国范围内传统媒体老总自杀的新闻不断爆出,其实何止上面的三例,那只是十天这个时间段的典型。传统媒体老总自杀的原因有多种,也有各自的客观性,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些才子在人生的关键点上,选择的是抱残守缺,而不是与时俱进,顺势而为。
亲爱的读者,那您呢?您认识到微信的价值了吗?您把握住微信这个机会了吗?笔者提醒您,要是已经失去了淘宝与天猫的机会,这次您可不能再失去微信及附在其平台上的企业营销、移动电商、客户服务等诸多机会了。
书摘
1.朋友圈里的销售
虽然朋友圈与公众号为微信当中不同的功能模块,但其在营销应用上,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却差別很大。
以微信之父张小龙最初的设想,朋友圖自然是一个熟人与熟人、朋友与朋友之间的交际圈子。不过,什么事在中国一旦流行起来,大凡都会剑走偏锋,常常都会被歪嘴和尚给念走样了。微博如是,微信亦如是。对企业或营销人员来说,而今的微信朋友圈俨然就是一个十足的生意圈,是一个微信号主拥兵自重的商品买卖大摊子:卖各种包包、各种表,各种化妆品、各种材料。尽管腾讯方对此是一千个不乐意,给出一万个限制措施,然而,在今天微信的各大营销型朋友圈里,“马照跑,舞照跳,各种叫卖,涛声依旧”。
2.公众号营销
当然,与营销型朋友圈不同的是微信公众号,特別是订阅号,其商业价值被越来越多真正的营销人士所看好。
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笔者形容朋友圈上的商业作用用的是“销售”这个词,而在公众号上却采用“营销”两字。尽管两者仅一字之差,然而意义却千差万别。销售是一种战术层面的,是基于眼前利益的一种商业活动。而营销则不同,首先营销是包括销售在内的一种商业活动,其次它是一种战略性的,谋的不只是一时,而更多的是长远或百年。
所以现在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都投入了极大的人力与财力于微信公众号上。故笔者建议:在服务号上做移动电商,做客户服务工作;在订阅号上布局企业文宣、品牌推广、产品销售与目标客户的圈地。当然,正因为是营销,是战略性的布局,是企业对未来的期许与希冀,所以一切效果都变得细水长流起来。不过,如果你的订阅号定位精准,运营科学,在大家都不是很在乎的今天,把自己产品或服务的目标客户尽量圈进自己的微信平台上,那某一天通过厚积薄发,其给企业带来的商业价值,那可不是卖一点货、挣几许蝇头小利可比拟的。
就拿笔者三个月前才运营的“微刊”来说,就算笔者现在已经开始写本书了,但是每天针对“微刊”的选稿与编辑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
同类热销商品
商战
- ¥49.00
- ¥33.32
- 逆向投资策略[图书]
- 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
- 税务游戏的经营规则:做懂..
- 经营者的财务金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