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Information is Beautiful
- 原出版社: Collins
- 作者: (英)David Mccandless (大卫.麦克坎德莱斯)
- 译者: 盛卿 温思玮 叶超 曹鑫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30172
- 上架时间:2014-6-17
- 出版日期:2014 年5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44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电子商务与计算机文化 > 综合
【插图】

编辑推荐
《信息之美(修订版)》内容涉及流行、网络、思想、自然、科学、健康、食物、权利、生命、影视、媒体、音乐,是互联网时代最具创意的一本书。本修订版更新了原版中三分之一的内容,值得推荐。
由信息设计专业团队“图研所”翻译,吕敬人教授、刘振生教授、王捷老师联合推荐。
全方位展现信息之美,它将枯燥、抽象的信息变成通俗、有趣、便于理解的图形语言。
《信息之美(修订版)》还是一本优秀的视觉化图集,是信息设计、版式设计、色彩设计和图形设计的创意参考书。
内容简介
作译者
译者简介
盛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硕士。就读期间参与创建了图研所,毕业后任教于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初时是单纯地被新鲜的漂亮信息形式所吸引,而在随后的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中进一步体会到信息可视化的魅力和价值,现阶段致力于将信息可视化融入学生的基础素质培养、专业能力训练的同时,也将信息可视化的思维和手段运用于专利知识提取和重用的学术研究中。希望本书能让国内的读者更好地领略信息之美。
温思玮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硕士。就读期间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建了图研所,开始的契机是从产品的设计表达中体验到信息展示的魅力,毕业后一直关注并致力于信息可视化传播与实践。偶然获得机会参与了本书的翻译工作,能为信息可视化在国内的空白添上淡淡的一笔欣喜异常,希望这本书能帮助国内虽然寥寥无几但正迅速增加的关注信息可视化的朋友们。
叶超,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硕士,师从于吕敬人教授。研究生期间从事对信息图表参数化设计与视觉表达的研究,并不断致力于此课题的实践应用。设计作品《北京奥运场馆交通旅游图》获得包括2009年第24届国际制图大会(ICC)地图展览“城市类地图”金奖等国内外奖项。热爱信息视觉化设计,并相信西方科学理性的信息建筑与东方浑圆感性的视觉思维的结合将成为未来设计的探索重心。
曹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硕士,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专业博士在读,现任教于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专业。对艺术设计背后的视觉认知体验问题具有浓厚兴趣,坚信“视觉语言”的破解将会通过设计推动人类社会的前进。信息之美的本质不在于图形之美本身,而在于通过信息设计挖掘和分析出来的“达芬奇密码”,无论是专业设计师还是爱好者,用信息设计之眼看问题,这个世界将大不同。
目录
流行
十亿美元图表008
国际上的独一无二018
每个人都应该读的书026
流行色030
有趣的色彩032
简单图表Ⅰ058
比贝肯更好140
你有多聪明159
好消息172
不朽174
红色vs蓝色180
简单图表Ⅱ190
美国最流行的女孩名204
美国最流行的男孩名206
网络
一台机器088
Google解析130
条目之争154
译者序
信息图形化(Info Graphics)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而是自古至今一直广泛应用于地图、插图、数据分析等领域之中的一种视觉传达方式。人们将复杂或者难以描述的内容或规律,通过视觉的方式呈现出来,用视觉语言加以说明,让这些难懂的信息变得易读、易懂,从而使人们能够对信息的内容、结构和内在规律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因此,借助信息图形化这个手段,人们使信息变得更加“有用”。还是回到之前的问题上:这本书中,信息为什么是“美”的呢?
传统的信息图形化,通常是将已有的整理好的内容或者规律进行可视化,也就是说,其要呈现的核心内容和观点都是预先设定好的,作者所要表达的和观众所理解的应该是相似的或者一致的(即信息图形化所传达的结果是比较明确的),这个时候,我们面对这些信息可视化图,就像在看一本说明书或者指导手册,它有用,却不一定“美”。
但是,本书的作者独辟蹊径,将一些收集到的比较凌乱的数据,通过信息图形化的手段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只有关注的对象,却没有预设的观点。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相对更加“自然”的结果,没有说教,也不做作,每一个观众都可以对这些信息图表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论,甚至可以进行怀疑。
在本书中,作者有时像一个好奇的小孩,向这些信息提问。例如,“哪本经典名著更受欢迎”、“谁读的书最多”、“造成离婚最多和最少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有时则像一个典型的怀疑论者,使这本书有点像信息图形化版的“流言终结者”(美国探索频道的著名节目)。例如,“全球变暖是人类的过错,还是自然趋势”、“到底是先天还是后天造就了我们”。作者有时甚至是一个哲学家,通过信息图形化来探究一些精神或者宇宙层面的神秘问题。例如,“神创论和进化论的发展谱系是怎样的”、“为什么很多经典理论都是由3 个部分构成的稳定系统”、“各种宇宙创世说的思维图形是什么样子的”。读完这本书,我们应该会说“喔,原来是这样”、“哦,怎么会是这样”或者“真的会是这样吗”。我想,正是因为作者将信息图形化的过程中,让信息超越了“实用性”这个层面,才使我们能够体会这些信息中蕴含的妙趣横生之美。
此外,如果我们抛开其内在之美,只欣赏本书在对信息进行图形化时所采用的种种版式设计、色彩设计和图形设计等视觉元素,本书也不失为一本优秀的平面图形设计图集。因此,这本“奇书”内容虽“奇”,却非常“有用”,它让我们学会用一种新的视觉研究的方式去看待抽象的或者晦涩难懂的信息。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得到灵感和启发,体会其中的“信息之美”。
最后,要特别感谢北京邮电大学的李敬天在本书的翻译与排版工作中的突出贡献,感谢他在整个过程中所体现的卓越品质和精湛技能!还要感谢其他参与翻译和排版工作的伙伴,他们是林亦思、张惠乔、孙丹洋、孙磊、徐婷婷、张弛、戴劲、王鑫然、郭倩雯等,感谢他们在整个过程中付出的热情与严谨!
前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正处在一个视觉世界中。每天、每小时,甚至可能是每分钟,我们都要通过网络寻找和吸收信息。我们沉浸于其中,或许我们已经迷失于其中。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优良的、色彩斑斓的、充满希望并且有用的图表来为我们导航,即一本当今的信息导航图册。
但是,一本由极简文本构成的图表、地图和表格,能够兼具吸引力和可读性吗?还会有趣吗?你能在图表里讲笑话吗?能这样做吗?
于是,我通过新旧两种方式尝试对各种信息和想法进行视觉化的实验。我探索了那些一直以来令我感到好奇和无知的事物——那些我一直试图解答的问题。我避免使用直白的真相和枯燥的统计数据。相反,我把重点放在对信息而言更有意义的事实、背景及相互联系上。
没错,这本书就是如此。它将各种各样的事实与观点用视觉的方式相互联系起来。你可以把它看作一本信息视觉化图集,或者一系列试图将信息美化、视觉化的实验。一起来欣赏它吧!
David McCandless
媒体评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系 教授 刘振生
“信息设计”是国内并未被业界重视、尚处于起步阶段的领域。这是一门需要严谨理性分析和缜密逻辑推理的学科,是信息可视化交流的复合体系。它使反复枯燥的信息变成通俗、有趣、易懂并便于受众理解与交流的语言。此书是设计界、媒界、电子或传统载体业内人士非常值得一阅的启蒙读物。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系 教授 吕敬人
信息匮乏到信息过载伴随着网络媒介的主体化迅速完成了进化过程,随之而来的“看不尽”的信息与“看不见”的关系,促使信息可视化成为了视觉设计在当前语境下最需发展的议题。而作为工具的信息可视化工程也在各种应用中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信息之美》作为信息图形可视化设计最早期的专业书籍之一,非常值得推荐。
——中央美术学院 讲师 王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