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度量:量化用户体验的统计学方法
基本信息
- 原书名:Quantifying the User Experience:Practical Statistics for User Research
- 原出版社: Morgan Kaufmann
- 作者: Jeff Sauro,James R Lewis
- 丛书名: UI/UE系列丛书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59040
- 上架时间:2014-4-4
- 出版日期:2014 年4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70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图形图像、多媒体、网页制作 > UI/交互设计

【插图】

编辑推荐
Amazon五星级畅销书,资深用户体验专家、统计分析师、心理学专家10余年工作经验结晶,着眼于用户体验设计人员工作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推荐最佳解决方案
从科学的量化视角给从业者以思考,注重实战,每个知识点都辅之以设计精巧的案例,包含大量操作技巧和最佳实践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用户体验度量:量化用户体验的统计学方法》是使用统计学解决用户研究中常见问题的指南。它包含了你每天都要面对的常见问题,例如:当前的产品是否比竞争者的产品更易用?我们能确信70%的用户在第一次尝试时就完成任务吗?用户在网站上购买商品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本书详细阐述如何选择统计检验方法,以及在应用这些方法时如何为统计理论和最佳实践提供基础。
《用户体验度量:量化用户体验的统计学方法》聚焦于可应用于实际用户研究项目的方法,是作者实际工作经验、调查研究,以及对最新的统计学、心理学、人因工程学的文献资料研读的结晶。它不只是对传统统计学的复述,而是为当今从业者提供了全新和切题的解读。
为各种项目中可用性测试的统计问题提供操作指南,包括使用六西格玛的项目。
向从业者展示选择哪种检验方法,其适用的原因以及应用中的最佳实践,并为分析数据提供易于使用的Excel公式和网页形式的计算器。
向从业者推荐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相关人员沟通结论的一些方法。
作译者
Jeff发表过超过15篇同行评审的研究文章,他也是《Journal of Usability Studies》的编辑委员。另外,Jeff也是人机交互(Computer Human Interaction,CHI)和可用性专家协会大会(Usability Professionals Associations,UPA)的常任演讲者和讲师。
Jeff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设计和技术专业的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习统计概念。在斯坦福大学之前,他在锡拉丘兹大学获得了信息管理与技术专业以及电视广播电影专业的双学士学位。如今Jeff和他的妻子以及3个孩子生活在丹佛。
James R.(Jim)Lewis博士是一名资深的人因工程师(1981年起在IBM工作),现今主要从事语音应用的设计和评估,他也是《Practical Speech User Interface Design》一书的作者。他是认证的人因专家,获得了实验心理学(语言心理学)的博士学位和工程心理学硕士学位,另外也是音乐理论和作曲专业的音乐硕士。Jim是国际公认的可用性测试和测量方面的专家。他(受邀)撰写了《Handbook of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第3版和第4版的可用性测试章节,并在各种专家会议上演讲关于可用性测试和度量指标的内容。
Jim是IBM大师级的发明家,拥有77项美国专利局颁发的专利。他最近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和《Journal of Usability Studies》的编辑委员会工作,同时也在老龄化与技术增强研究与交互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and Education on Aging and Technology Enhancement,CREATE)的科学咨询委员会工作。他也是可用性专家协会(Usability Professionals Association,UPA)、人因和工效学会(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Society,HFES)、心理科学协会(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APS)和美国心理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的会员。另外,Jim还是跆拳道黑带5级和美国跆拳道协会(American Taekwondo Association,ATA)的认证导师。
目录
译者序
致谢
作者介绍
第1章 导论11.1 简介1
1.2 本书的组织结构1
1.3 如何使用本书2
1.3.1 应该使用何种检验2
1.3.2 我需要多大的样本量5
1.3.3 你不必手动计算6
1.4 本章要点7
1.5 本章思考题7
1.6 参考资料8
第2章 量化用户研究9
2.1 什么是用户研究9
2.2 用户研究的数据9
2.3 可用性测试10
2.3.1 样本量10
2.3.2 代表性和随机性10
2.3.3 数据收集12
译者序
时下用户体验的概念甚为时兴,相关书籍俯拾即是,但作为一名从业者,想找到一本真正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资料却十分困难。看到此书时我们甚为惊喜:作者为业界资深专家,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书中的讨论重点着眼于用户体验设计人员工作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由此,我们欣然接下了本书的翻译任务,也希望将其介绍给国内更多关注用户体验的朋友。
译者小团队有5名成员,皆为腾讯公司的用户体验从业者。团队成员来自上海、深圳、成都三地,部分成员虽是同事但之前少有机会合作,都因此书结缘而走到一起。译者团队有用户研究人员,也有设计师,从业经验最长6年,最短两年。其中两名成员还是腾讯公司用户体验与设计部“CDC翻客”团队的主力成员。
写书难,译书亦不简单。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工作之余的时间少得可怜,加之本书涉及众多统计概念和推导分析,极大地增加了翻译工作的难度。各位译者迎难而上,牺牲了周末、年假、工作中的休息时间,持续4个月进行翻译、交叉校对、讨论、统稿,最终完成本书翻译工作。其中辛苦只有自知。凭借团队成员的知识背景、工作经验和辛勤付出,相信我们为读者提供的是一份有诚意的高质量译本。
在此我们也向团队成员互表感激,感谢大家在这4个月中的付出和精诚合作。同时感谢鼓励我们的家人、团队领导和同事们。
由于时间有限,工作难免有纰漏之处,期待读者们提出反馈,帮助我们修正。我们的邮箱地址:Quantify.team@QQ.com。
以下是团队成员的翻译感言,排序不分先后。
殷文婧:翻译本书,感触最深的是作者面对问题的坚持精神和实证方法。我认为这正是自己对这本书和作者的敬佩之处,也是业界对用户研究从业者的“专业”给予认可和尊重之源。
徐沙:从事用户体验相关工作以来,我不断对自己原有学术的“科学方法体系”进行调整。类似可用性测试这类方法,如何科学衡量结果,一直困扰着我们。“科学的一个本质特征是发展新的创意以及将新老想法进行实证测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采用可用性测试进行评估,但往往忽视了对结果的评估,导致可用性测试变成了信息搜集而不能直接帮助决策。当然评估的标准不限于本书,本书的价值在于从科学的量化视角给从业者以思考,本书推荐的很多问卷也可以在实践中尝试使用。
杨晨燕:用户研究从业者在研究过程中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和挑战:“测试多少样本足以揭示问题?”“小样本用户研究结果能说明总体情况吗?”本书针对用户研究中的这些实践性问题,全面深入地梳理了作者及国际上其他最前沿的研究结果,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推荐了最佳解决办法,特别是在可用性测试和测量方面。对用户研究从业者或关注用户体验的人来说,相信本书能够带给大家帮助和启发。
隋馨缘:在平日的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资源紧缺的问题:时间资源、样本资源、财务预算。你甚至会怀疑在多大程度上对自己的结论有信心。统计学能够帮助你评估,在你能承受的误差范围之内需要多少资源。也能让你审视自己的资源,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来帮助你做出决策。
陶伯仲:作为设计师,我们一直倡导“以用户需求出发”来做设计,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时间、资源上的限制只能在没有用户测试数据的情况下自己拍板。由于对“需要多少样本?”“结果可不可信?”等问题心里没底,普通设计师想要自己搜集用户信息时还是举步维艰。本书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不同情况下可用性测试中的数据搜集方法和衡量方式,对于想用心做用户喜欢的产品的设计师来说,是一本不可错过的指南和工作手册。最后,还想对翻译过程中一起辛苦熬夜的同事和家人说一声:“谢谢!辛苦了!”
前言
首先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编辑和我们亲爱的同事周莜将此书介绍给我们,同时也带给了我们一次书籍翻译的经历。
时下用户体验的概念甚为时兴,相关书籍俯拾即是,但作为一名从业者,想找到一本真正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资料却十分困难。看到此书时我们甚为惊喜:作者为业界资深专家,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书中的讨论重点着眼于用户体验设计人员工作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由此,我们欣然接下了本书的翻译任务,也希望将其介绍给国内更多关注用户体验的朋友。
译者小团队有5名成员,皆为腾讯公司的用户体验从业者。团队成员来自上海、深圳、成都三地,部分成员虽是同事但之前少有机会合作,都因此书结缘而走到一起。译者团队有用户研究人员,也有设计师,从业经验最长6年,最短两年。其中两名成员还是腾讯公司用户体验与设计部“CDC翻客”团队的主力成员。
写书难,译书亦不简单。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工作之余的时间少得可怜,加之本书涉及众多统计概念和推导分析,极大地增加了翻译工作的难度。各位译者迎难而上,牺牲了周末、年假、工作中的休息时间,持续4个月进行翻译、交叉校对、讨论、统稿,最终完成本书翻译工作。其中辛苦只有自知。凭借团队成员的知识背景、工作经验和辛勤付出,相信我们为读者提供的是一份有诚意的高质量译本。
在此我们也向团队成员互表感激,感谢大家在这4个月中的付出和精诚合作。同时感谢鼓励我们的家人、团队领导和同事们。
由于时间有限,工作难免有纰漏之处,期待读者们提出反馈,帮助我们修正。
媒体评论
—— Joe Dumas,用户体验顾问,《Practical Guide to Usability Testing》作者
书摘
1.1简介
统计是很多用户体验行业设计师和研究员最不愿考虑的事情。实际上,之所以很多从业人员认为这个行业有吸引力,正是因为他们认为可以很大程度避免接触没有人情味的数字。他们认为,如果可用性和设计是定性的活动,就可以安全跳过公式和数字。
虽然设计和一些可用性活动确实是定性的,但是好坏设计的效果可以容易地通过转换量、完成率、完成时间、感知的满意度、推荐值和销售量来量化。越来越多的可用性从业者和用户研究人员期望量化这项工作的收益。如果他们不这么做,其他人将去做——遗憾的是,其他人可能会错误地使用度量标准或方法。
1.2本书的组织结构
本书为那些测量人与界面交互时的行为与态度的读者设计。本书不涉及可能被发现有部分用处的抽象数学理论。相反,本书关乎用户研究项目实施、分析、汇报时所遇最常见疑虑和问题的分析。总体上,这些活动分成三个领域:
1)汇总数据及计算误差幅度(第3章)。
2)与基准比较(第4章)或组间比较(第5章)时判定是否存在统计显著的差异。
3)找到适合研究的样本量(第6章和第7章)。
我们还提供:
·综述量化用户研究常用方法的背景章节(第2章)及很多基础统计概念的快速介绍/回顾(附录)。
·对标准化可用性问卷的广泛讨论(第8章)。
·对持久的统计争论的讨论,用户研究者应该了解这些争论并能够为他们的分析进行有力辩护(第9章)。
·更多用户研究相关的统计学信息指引的相关章节(第10章)。
每一章结尾附有该章要点和参考资料。大部分章节还包含一套思考题和答案,以便你检查对内容的理解。
1.3如何使用本书
尽管用户研究高学历从业者比例很高——拥有博士学位的大约占10%(UPA,2011)。但对于大部分社会科学背景的人,统计学只是他们必修的唯一量化课程。对很多人来说,统计是一门知道应该掌握,但又经常勾起有关高中数学、差劲的老师、抽象和难题的不好回忆的科目。
虽然我们想去除学习和使用统计学的痛苦,但公式、数学和一些抽象的概念仍然是无法避开的。也有一些读者想了解统计学是如何起作用的,我们为这样的读者提供了数学分析过程。如果对计算机制不是特别感兴趣,那么可以跳过公式,更多关注如何应用这些程序。
熟悉统计程序和公式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我们使用的一些公式和学校统计课程上教的不一样。一部分是由于它们来自统计学最近的成果(特别是处理二进制数据方面)。另外一部分是因为我们选择了对实际的用户研究项目最佳的程序,聚焦于针对你可能遇到的数据类型和样本量最有效的程序。
基于在行业会议和公司讲授课程的诸多经验,我们知道本书读者的统计学背景会有很大的差异。一些读者可能从来没有学习过统计课程,而另一些则可能在研究院学习过几门课程。因此,我们已尽可能地在每章节出现概念时,通过很多案例围绕其进行相应讨论,而且这些案例使用的数据都来自真实的用户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