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序言
全书10卷,分89门。其中卷一至卷八为内科时证、杂证,卷九为妇科,卷十为幼科。内容以病为纲,体现了叶氏治病辨证细致,善于抓住主证的特点,立法处方精当,用药灵活而有法度。本书不仅总结了叶氏的临床经验,更重要的是在理论和实践中有新的创见,为中医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中风门中,其既采丹溪的湿痰生风说,又尊东垣的气虚生风说和河间的火盛生风说,在缪仲淳内风暗动的启发下,提出肝阳化风的理论,采取滋补肝肾之阴法,兼用潜镇、清泄、平熄法;对脾肾学说也有新的贡献,提出“胃阴虚说”,对胃阴虚证者主张以清养甘濡而润之品治之,弥补了李东垣《脾胃论》惟重益气升阳之不足;对内伤虚劳证,善用血肉有情之品治疗;对久瘀伤络之证,善用虫类通络。此书被后世称为临证医案之范本,吴鞠通《温病条辨》亦深受其影响,所创名方桑菊饮、银翘散、清营汤、清宫汤即从本书化裁而来。
现存清乾隆三十一年丙戌(1766)刻本、清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卫生堂刻本、清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崇德书院刻本、清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卫生堂重刻本、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苏州经锄堂刻本、清光绪年间多种版本、1919年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和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等,此次整理以清乾隆三十一年丙戌刻本为底本,以清代道光甲辰经锄堂刻本为参校本。
系列图书推荐
同类热销商品
神经科学原理(套装上下册)(英文版·原书第5版)
- ¥299.00
- ¥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