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卷 上
元气存亡论
躯壳经络脏腑论
表里上下论
阴阳升降论
治病必分经络脏腑论
治病不必分经络脏腑论
肾藏精论
一脏一腑先绝论
君火相火论
诊脉决死生论
症脉轻重论
脉症与病相反论
中风论
臌膈论
寒热虚实真假论
内伤外感论
病情传变论
病同人异论
序言
全书2卷,93篇,分经络脏腑、脉象、病证、方药、治法、书论、古今等7门。“经络脏腑门”论述经络脏腑之生理、病理,以及元气存亡、阴阳升降、君火相火等;“脉门”论述脉证之轻重、诊脉决死生等;“病门”论述病因病机、内伤外感、寒热虚实真假,以及中风、亡阴亡阳、吐血、咳嗽、胎产诸病等;“方药门”论述药性专长、药性古今变迁、用药如用兵,以及方剂配伍、古方、单方、禁方等;“治法门”论治病诸法、治法要点等,尤重运气与人体关系;“书论门”涉及对古代医书如《难经》、《伤寒》、《金匮》、《脉经》、《千金》、《外台》等的评论,并阐述了妇、疡、幼、痘、兽医、祝由各科的特点;“古今门”主要评述古今医家。
本书充分反映了徐氏对祖国医学理、法、方、药的见解。学术上,极力推崇《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言必本于圣经,治必遵乎古法”,而对后世医家多有诋毁;诊断上,重视四诊合参,反对单凭脉断病,详于辨证,主张于病同人异、兼证、兼病之别,亡阴亡阳之分,最宜详审;治病主张不能单用汤剂,单方、验方、针、砭、按摩等法均应相宜使用。其论有理有据,说理精凿,尽管学术观点难免有失偏颇之处,但其学识和临床经验,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主要版本有清乾隆二十二年丁丑半松斋初刻本、《四库全书》本和日嘉永五年(1852)博采药宝刻本,此次整理以清乾隆二十二年半松斋初刻本为底本。
系列图书推荐
同类热销商品
神经科学原理(套装上下册)(英文版·原书第5版)
- ¥299.00
- ¥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