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全书未分卷次,首列总论,次以治要,终以经络图注、内景图说、脉学提要、杂证揭要、药品大略。其症分为头、项、眼、鼻、面、耳、口、舌、喉、肩、臑、臂、手、腋、背、腰、胸乳、内痈、前阴、股、胫、怪症等30部363症,后附胡俊心、吴锦堂先生之外科医案。
目录
疮疡论
治疮疡要诀
膏散丹方
头项部
脑疽 对口
天柱疽
百脉疽
鳝拱疽
百会疽
夭疽 锐毒
火痰毒
大头瘟
耳后发
油风毒
白屑风
白秃疮
肥疮
结喉痈
夹喉痈
序言
全书未分卷次,首列总论,次以治要,终以经络图注、内景图说、脉学提要、杂证揭要、药品大略。其症分为头、项、眼、鼻、面、耳、口、舌、喉、肩、臑、臂、手、腋、背、腰、胸乳、内痈、前阴、股、胫、怪症等30部363症,后附胡俊心、吴锦堂先生之外科医案。
邹氏认为外科书籍卷帙浩繁,真诠隐晦,遂博采群书,删繁就简,分门别类,将师授之心法,既效之秘方,撰成此书。书中所论,提纲契领,重点突出。其认为,“疮疡之症,虽发于表,而病根则在里”,强调疮疡的辨证论治。对各种疮疡病症的症状、治法、方药描述俱全,层次清晰,且尤对阴证、阳证的鉴别诊断阐述详细。在对疮疡的诊治过程中,重视问诊,强调辨明阴阳之证、脉之虚实,然后根据脉证选方用药,这些见解对临床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现存清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刻本、清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皖江竹溪主人刻本、清光绪二年丙子(1876)苏州得见斋刻本和1955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此次整理以1955年上海中医书局本为底本。
系列图书推荐
同类热销商品
神经科学原理(套装上下册)(英文版·原书第5版)
- ¥299.00
- ¥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