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全书原为上、中、下三卷,共54篇,主要以宋代李迅、伍起予、曾孚先等人的《集验背疽方》、《外科新书》等书为基础整理而成。后经明、薛已详加校注并附载沾验病案,增补录一卷,共为四卷。卷上选录前贤有关痈疽的病因、病机、诊断、治法及方药的论述;卷中阐述痈疽的形证顺逆、护理及禁忌;卷下讨论了痈疽的变证、治法及后期;附录论述疮疡隐括关键处治之法。
目录
卷 上
疗发背痈疽灸法用药第一
痈疽备论第二
痈疽灸法论第三
骑竹马灸法第四
论隔蒜灸得效第五
背疽肿漫寻头灸法第六
蒜饼施用分其轻重第七
灸法要论第八
痈疽灼艾痛痒论第九
脑疽灸法第十
痈疽既灸服药护脏腑论第十一
马益卿先生痈疽论第十二
痈疽叙论第十三
《素问》良用要论第十四
《千金》良用备要方论第十五
别脉辨证论第十六
痈疽脉症第十七
治痈疽用药大纲第十八
序言
全书原为上、中、下三卷,共54篇,主要以宋代李迅、伍起予、曾孚先等人的《集验背疽方》、《外科新书》等书为基础整理而成。后经明、薛已详加校注并附载沾验病案,增补录一卷,共为四卷。卷上选录前贤有关痈疽的病因、病机、诊断、治法及方药的论述;卷中阐述痈疽的形证顺逆、护理及禁忌;卷下讨论了痈疽的变证、治法及后期;附录论述疮疡隐括关键处治之法。
全书重点叙述了痈疽发背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灸法用药及预后。作者认为,外科痈疽并非完全是局部的病变,而主要是由于阴阳不调、脏腑不和所致,同时与天时、饮食、情志、体质及脏腑气血等也有密切关系。对痈疽的内外、阴阳善恶、生死、预后的辨析,发前人之所未发,对后世的临床实践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作者非常重视整体和内外结合治疗,认为外施针灸以泻毒气固然重要,内服丸散汤液以宣脏腑亦不可缺。内治应根据络络虚实,因证施治,决不可拘泥于热毒内攻之说而专用寒凉克划之剂。在内治诸法中,十分强调补养脾胃气血,以滋化源。本书是宋以前外科经验的总结,其所论精辟、详尽,又结合陈氏本人的丰富临床经验,加之薛己的注释和医案审证,内容丰富,为外科临床的重要参考书。
现有明嘉靖二十七年戊申(1548)刻本、明万历檇李陆鹤刻本、明刻本、1920年北京自强书局石印本、民国上海大成书局石印本和《薛氏医案》本等,此次整理以明版本为底本,以《薛氏医案》本为参校本。
系列图书推荐
同类热销商品
神经科学原理(套装上下册)(英文版·原书第5版)
- ¥299.00
- ¥149.50